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第1/3页)
大唐不良人卷一少年游侠客第九十四章黄河水悠悠。 远处山头,有人向山谷眺望。 “不能太近了,会被大能发现的。” “一品异人,真的这么厉害吗?” “一品确实厉害,但是……他还有弱点……” 一袭黑衣的矩子坐在悬崖边上,两腿空悬在外。 外面就是氲氤浮云。 下面是万丈悬崖。 这个举动,真让人担心,他会不会一下子跌落下去。 “矩子,你是?” “暂且不用担心,能把苏大为支开洛阳,我们的计划就算成了一半。” 矩子的年纪并不太大。 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隐见一条划过眉心的刀疤。 他的头发也不如唐人束成发髻。 而是削成一寸长的短发。 非僧非道,十分古怪。 他伸出被晒得黝黑的手,拾起几枚石子,在岩石上随手落子,如同下棋般。 “按历史,李治活不了几年了,但是多了苏大为这个变数,有他在朝,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只有将此人弄出去……所以计划最难的一步,便是如何将苏大为诱出洛阳。” 矩子黝黑的脸庞上,刀疤微微扭动。 眼中闪过饶有兴致的光芒:“其实只要想明白问题,便自然有解决之道。” 身后人试探着问:“聂苏?” “对,昔年他能为聂苏,抛下大军,只身前往吐蕃,如今便能为聂苏抛下一切。所以我便设计,让密宗的人做我的‘手套’。” 身后的人听得有些糊涂,不过又似有些明白,思索着道:“如果苏大为此时再返回洛阳,那我们的计划……” “韩韬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你明白吗?苏大为的性格……是不会变的。” “苏大为的性格。” 被唤韩韬的墨者,一时沉默。 揣摩人的性情,针对对方的性格弱点,这是战国鬼谷子最拿手的办法。 所谓纵横捭阖,揣摩飞 其实墨家,又何尝不是洞察人心人性。 但此事来容易。 如何洞悉人性? 一般人也就罢了,那九五至尊,朝中贵人,还有当世一品大能的心性,是那么好洞察的吗? 这种问题,光是想想就觉得可怕啊。 “韩韬啊,人性是不会变的,不论他是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只要是人,就有所求,有**,便有弱点。 针对弱点,便可无往而不利。” 矩子一手撑着悬崖边的岩石,一手随意用石子做棋,在岩上摆放着。 两腿在云雾中踢动,一派天真之态。 若不识他的人,远远望到,只会以为这是少年心性。 率性纯朴。 只有亲耳听到他的话,才会知道,此人有洞悉人心的魔力。 出的话,直戳人性最深处。 令人不寒而栗。 韩韬只知道,自从跟了矩子,在这个男人面前,就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好像他那双眼睛,能洞悉世间一切。 “对苏大为来,他是孤独的、隐忍的,也是骄傲的,他可为了一个承诺,守护大唐十八载,同样也会为了心爱之人,不管不顾,任意妄为。 你道为何?” “为何?”韩韬下意识问。 “那自然是因为,他的性格里,便有这些矛盾。既坚韧,又隐忍,既冷静,又冷酷。但强和弱,是一体两面,纵然是一品大能苏大为,骤然得志,也难免骄纵膨胀。 昔年初开灵成为异人,在寺中救李治时,便口出狂言。 险些招来杀身之祸。 待征西突厥,亲手擒住沙钵罗可汗,他便为聂苏,而抛下一切。 又一次暴露出他得志骄狂之态。 如今他为聂苏,再次抛下一切,且成功成为一品真仙。 内心膨胀骄傲,自不待言。” 矩子幽幽一笑,黑色的眼瞳中,仿佛有鬼火在跳动。 “到这个时候,谁劝他都没用,有一股力量在内心驱赶着他,不断向前。” “那是什么力量?” 矩子神秘一笑,却不直接回答。 而是望向天边浮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韩韬一时默然。 好在他早已熟悉矩子话风格,知道矩子不想的事,谁问也没用。 “你方才问我,苏大为如果回洛阳会怎样,我料他的性格,是绝不会回头,至少在解决聂苏的问题之前,不会回去。 而纵然他回洛阳,以如今一品真仙的力量,也足以打破洛阳平衡。 李治焉能不疑他? 朝廷,他是回不去了。” 这番话里,似乎透露了极多信息。 然而韩韬细想,又不得要领。 正想追问,却见矩子终于把双脚从悬崖边上收了回来。 这个动作令韩韬心下松了口气。 方才真担心矩子会不会跌下悬崖。 若他真掉下去,那长安、洛阳那么大的摊子,那个大计划,便全都要夭折了。 “婉儿听受了点伤?” “是。” “沙门被苏大为杀了这么多大能,恐怕二十年内,都无法恢复元气,嘿,咱们也该回洛阳主持大局了。” “是。” 两人沿着山路慢慢下山,身形渐行渐远,消失在云雾之中。 …… 黄河之水,自西向东。 乃是从吐蕃雪山,由终年积雪化成涓涓细流,汇聚而来。 雪山之水,化为四圣河。 分别是狮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和马泉河。 其中孔雀河,便是黄河源头。 据传发自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下的卡日曲河谷和约古宗列盆地,分南北二源。 当地海拔在四千六百米左右。 吐谷浑。 苏大为与聂苏沿着黄河源流,溯源而上。 来到这里,已经是第二年春。 乃大唐总章二年。 “阿兄,再往前就进入吐蕃地界了,阿兄你在看什么?” 聂苏向苏大为投去好奇的目光。 在小苏的眼里,阿兄沿着河道边走边看,目光投注于河中,似乎在观察水文。 “小苏,你看到这座庙了吗?” 苏大为指向河边一座石庙。 那是以巨大石头堆砌而成。 这边的河滩不似中原,大概因为地形缘故,白天被阳光炙烤,夜里又气温急降,大石都崩裂为小石头。 被河水冲刷成光洁溜溜的鹅蛋石。 苏大为甚至还在其中发现不少河田玉的籽玉。 不过他对这些倒是没什么兴趣。 目光一扫,看到不少大石旁,有大大小小的石头依次叠放起来,如同祭礼。 在后世好像称之为玛尼堆。 聂苏被那石庙吸引,上前看了看。 庙上写着古篆,她却不认识那些字。 “是禹王庙。” 苏大为道:“我知道这是哪里了。” 他当然清楚。 这吐谷浑,是他昔年征吐蕃的必经之路,又怎会不识。 只是这禹王庙,当时行军匆忙,却未及探访。 这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