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620让华夏人自豪,让全世界震惊 (第2/2页)
和个火柴盒一样。 不过,和这些一眼便可得知的对比相比,斯嘉丽眼中的快,才是她们深有体会的地方。 国外做工程时,一小段公路修个一年多,在正常不过了。 但同样的工程放在华夏,国外还在打桩呢,我们就已经开始铺电缆了。 要知道,就连日后那个私人发火箭的马斯克都在推特上对华夏的建设速度称赞不已,而美国私企承包工程的扯皮行为,更是被他diss了一通。 当然了,令姐妹俩感触最深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水、电、道路、通信’的目标。 而这个目标,若是换在北美,就是无法接入电的地区,自备发电机了。 斯嘉丽并不敢确定,江月是否在忽悠自己,但从对方回答时的语气来判断,这种可能性,非常的低。 但正是因为没有吹嘘的意思,所以她,就更加的吃惊了。 因为在她的眼里,基建和钱,其实是画等号的。 你要是想建的快,那就得往里面砸钱。 “那,那你们知道,弄完这一切后,总共要花多少钱吗?” 斯嘉丽擤了擤鼻子,语气有些飘忽。 然而,她刚问出口,这个问题的答案,便被江火,脱口而出。 因为零六年回来之时,她就问过那些人这个问题。 “大概,四百多亿吧” “美金。” what? 四百多亿美金? 为了举办一个奥运会,烧掉四百多亿美金? 突如其来的数字,宛若一柄重锤,砸在了斯嘉丽的脑袋上。 将其锤的是头晕眼花。 到目前为止,美国总共举办了四次奥运会,但没有哪一次,会烧掉这么多的钱。 四百多亿美金到底有多少? 之前斯嘉丽并不知道。 但现在,她却可以量化了。 二女的身家,在乘以四,那就是眼前变化的,总价值。 事情真的有斯嘉丽想的这么简单么? 当然不是。 似乎是瞧见了斯嘉丽脸上的震惊,又或者说是感受到了对方的情绪变化,坐在车内的江月单手托腮,用眼角余光,扫视着这座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城市。 “四百多亿,其实并不是光用在奥运上的。” “所有的基建,都是为了发展而考虑的。” “交通、道路、设施,这些都是能够重复利用的东西。” “我们只不过是借着奥运这个契机,一次性将其拉扯了起来罢了。” 斯嘉丽想的没错,变化,需要钱来支持。 但这些钱,全都被用在了刀刃上。 不是花四百亿建几个场馆,也不是花四百亿建一片房子。 无论是地铁、高铁这些大件,还是坐落周边的小件污水处理厂,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改变:地铁不是为了迎接外国人建的,而是为了承担城市客运工作而修的;高铁不是为了给外国人坐的,而是为了连接各个城市,打通都市经济链而造的;污水处理厂也不是给外国人看的,而是坚持生态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重要理念。 四百多亿就为奥运? 这个看法就有些偏颇了。 奥运,不过是一个大型的国际形象公关的渠道罢了。 真正用这些东西的人,还不是我们自己吗? 眼前的一切,的确是为了世界而改变,但又何尝不是为了自己,而改变呢? 奥运,不过是一个推动改变的契机罢了。 正是因为能够办好这种国际性的赛事,发展,才有了更大的信心。 这就好比唱歌,唱得好不上台,在家孤芳自赏,那别人永远都不知道,你很牛哔;这就好比拍戏,拥有天赋却不攀升,那别人,又如何知道你的实力? 奥运,不过是个发声渠道罢了。 给我们看,给世界看。 在奥运之前,腾讯商谈海外业务时,得告诉对方,我们有多少用户,但奥运之后,这一切都不用说了,因为别人,已经亲眼瞧见了。 作为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它必须大cao大办。 它要让华夏人自豪,让全世界震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