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审阴阳 (第2/2页)
大凡能到此处的,都是罪业较轻,且新死不久的,甚至有些干脆就是阳寿未尽的生魂…… 很多都是还有救的,够的上下地狱的罪魂实在不多。 “如何,这阴司判官,不好做吧?” 身侧一陈姓判官停笔笑问道: “道友如今可算是见到了,这阴司也没甚神秘之处。” “一时新鲜,过后就觉得无趣。” “大善大恶,也不入此殿,这里只收罪孽较轻,或是阳寿未尽的生人与那亡人有纠葛事……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这陈判官叹道: “也是因为这事很无趣,我们都期盼着能再世为人。” 苏浅雨问道: “阴司不好吗?做神不比做人好?” 正说话间,苏浅雨注意到自家桌前不知何时有人送了一盏凉茶。 揭开盖子,就着凉水喝了几口,苦涩难言,末了茶水入喉时又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茶香。 “道友有所不知,这阴世实不如阳世。” “阳世有日月,阴世则无;阳世景物甚多,阴世风貌却大有不如。” “这些则罢了,余在此历任六十年,不曾见阎罗,也不曾见帝君并一干上神。” 陈判官对他大诉苦水: “你有所不知啊,道友。” “阴世是广大无边的,类似我等这边阴司,也不知有多少处。” “每日无非是审理些罪鬼,这些最贵狡辩抵赖者极多,少有不赖的,更有那受迫害而死的,往往纠缠不休,更是麻烦。” “每日劳烦这些,时日久了,难免厌倦。” 苏浅雨又有疑惑,问道: “为何不曾见大修行人来此?” 陈判官摇头道: “阴司所辖,皆业中人,多是庸碌且无大善大恶者,大修行人自有去处。” “或是立等天界,不由冥府经过,或是冥册无名,无可审判也。” “若是升天稍缓,尚须由冥府经过者,纵使我等冥官,也当避位迎之;其魄渐行渐高,如登云梯,及近庭案,则高齐屋脊矣。” “若是这等辈人,点名一到,随登天界,亦是无可拘束。” 苏浅雨再问: “阴司为何要我等生人暂摄冥官?用阳世人履行冥差?” “因富贵中人,福分甚大,其宅邸常有众神守护,其左右随侍给使之人,又多有年盛气壮,阳气旺盛者,寻常鬼役不能近其病榻。” “譬如军营,武将病死营中四周警卫森严,枪炮如林,营中士兵多是少年,气血阳刚,如入蒸笼,鬼役不能近前。” “如是种种,须得用生魂之,方能到案。” 原来如此……难怪有生人走无常。 转念,苏浅雨又问: “鬼有消灭吗?” “有!” “余所见之故鬼,远至千年,再往久远处,绝不会有。” “盖因年代久远,鬼形早已消灭,魂入别道,鬼道仅六道其一(鬼形亦是鬼身,此身亦有寿限)。” “除非成仙成佛,不能脱此轮回。” “不过鬼形与病殁死时相同,不因年月变得苍老。” 说到这里,陈判官来了兴致: “阴世许多地方与阳世相似但大体上不如阳世。” “阴世亦有买卖,阳世人所烧纸钱,可以在阴世买卖菜蔬,购物饮食。” “亦有街市商店,与阳世小店等同,却无有大商场大店铺之类,不如阳世繁华。” “鬼物饱餐一顿,可以数日不食,却不必一日三餐。” “阳世人供养鬼神之饮食,鬼神非真食用,仅仅闻其气,摄其气以用。” “若是夏日之时,两碗饮食,一碗供奉,一碗不供,则供奉鬼神之食物,必先腐败,由此可知鬼神已摄用其气。” “……不过阴世饮食用度,还是不及阳世华美。” “与阳世相同,阴世也有卧具床榻,却无睡眠,仅仅瞑目休息,等同水面,不必睡足七八时辰。” “阴世亦有昼夜,只是没有日月星辰,常年阴云密布,不及阳世明朗” “亦有四季,只是夏日不及阳世之热,冬季却更加严寒。” “……总之,阴世亦有婚姻嫁娶之事,有生育之事,亦有饮食习惯,一一类似阳世,总体而言,都大不如阳世。” “阳世较之阴世,胜出许多,各种差别,一一说来,说上三日三夜也是说之不尽……大略来说,做人比做鬼好,生在阳世比住在阴世好。” “我有一比喻,如将阳世比喻盛世王朝,那阴世便是偏远之地,穷苦山坳,种种不繁华处,恶劣处,瘴气多生,地处恶劣。” “因而,鬼道实不如人道多矣。” 陈判官说到这里,叹道: “我等冥官,投胎为人,较之寻常鬼物为易,然而即便如此,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得到机会。” “人少而鬼多,不敷分配,且需所投之家,与鬼原有因缘,方得前往……生前交友广阔者,相识者众,投胎自然容易,若是生前少与人交往,则机缘难凑,沉沦鬼趣,需得等候有缘者才能受生。” “人身得来不易,世人不知,以为轻易,殊不知为一名额不知前世等了多久。” “阴世诸鬼甚苦,较之阳世贫人也有所不如,所以鬼物都想为人,余身为冥官,虽不难过,但亦想生为人身。” “世人不知,人身何其难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