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人身难得 (第1/1页)
“出行有风雨随身,这龙孙怕是已近蛟龙了。” 郑振明不无歆羡地叹道: “不愧是龙君子嗣里的佼佼者,不过八百载就走到了这一步。” “一千五百载内就能试着跨越龙门,蜕龙身,得正果,真是让人羡慕不来。” 此世蛟龙,与人间地仙等同。 蛟龙高于蛟,有龙形,与真龙其形无异,唯缺一点真意。 实则这一点真意即天地之别。 也是地仙与天仙的差别。 龙族要想过这一步,按部就班磨日子,只要不是太怠惰,总是能在寿尽之前,有多次尝试机会。 人身修行,实不如龙族顺畅,寿命也远不及这类神圣。 地仙虽然长生驻世,但常有种种刀兵火劫,以及一千三百年一次天劫击打。 随着时日推移,劫难会日渐转重。 相较之下,就远不及龙神逍遥。 得天独厚,非常人可比。 “六道轮转,人身难得,得人身如掌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 “何必羡慕龙身?人身已然难能可贵。” “无论佛法、道法、儒法,多为人身而创,就连龙君也要来人间求学。” “今日你羡慕龙身,却不知龙君也羡慕你生来九窍,出自人身,又生在中土之国,能得善法,开慧修行。” “人身得道,较之龙身更速,更猛,不需要苦等上千年。” 苏浅雨继续开示道: “我们现在得到这个闻法之人身,就像已经拉到半山腰的大铜球一样,只需要再努力的用一把力气,就可以解脱。” “人身难得,中土难生,一失人身,万劫难复。” “所以今生一定要努力修行,争取不堕落到三恶道,最好是今生即了断生死。” 郑振明正容再拜道: “除生死之外无大事,请尊者为我讲解大道正法。” 苏浅雨轻轻颔首。 当即默然寂静,面容庄严肃穆,脑后渐渐升起明亮的光晕。 光晕越来越亮,渐渐靠近,显现出宫殿、楼阁、胜景,都是光明无暇。 “这是我的净土。” 大音声自空中响起,有一个白衣秀士身影,对面端坐在白玉高台上,含笑而视。 郑振明观其面容,依稀有四五分与苏浅雨相似,却给他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苏浅雨毕竟是降生在人身,多了许多烟火气。 这对面的身影,却浑然出尘,不在此世。 光芒渐渐充满了室内。 此时,净土已经与此处重叠,真正的界限仅仅只差最后半步。 白衣苏浅雨的身影,已经靠近到极近之处,与真正对面并无二致。 这白衣的苏浅雨,笑着点头: “我这净土,以我往昔在因地中,曾发的大誓愿力成就,至于今日,已诞生三劫,距离究竟圆满,只差最后一劫。” “入我这净土,须与我曾有夙世因缘,或修持我所传经典,或念诵我的名字,或修十善业之善人临终发愿修行·········你与我往昔曾有缘法,这一世又修有善业,可以入我净土。” “入我这净土,道业必不退转,时刻能听闻正法,并且没有人世种种不净、障碍,可以自在修行,直到成就证得初果。” “你虽然修的是道法,但也可以过来,很快就能证最上乘天仙大道。” 苏浅雨的净土,不及阿弥陀佛的净土,但依旧具备了净土世界的基本标准。 净土是为度化一切众生,由证果者在因地发广大本愿力所成就者。 释迦牟尼佛的示现成道,伟大的本愿就是在于净化人间,期将娑婆秽土转化为清净国土。 净土与秽土的区别,在于其中的人民善恶业力差别。 郑振明面有犹豫之色,苏浅雨再劝: “你在人间修行,纵然有如今鬼仙的道行,但想成人仙,还有几大关要磨,许多冤孽要化解,中间一个不好,就可能前功尽弃,况且你本身持戒又做的不是很好,难免三途有份。” “就算一时侥幸过关,成了人仙,也不过一百五十岁天年可享,除非修成地仙,才能长生,可那时阴阳磋磨,又要生出许多劫数,一次遭劫毁身,就耽误许多光阴。” “这又是何必?我这净土无有种种劫数,适宜居住。” 地仙居住人间,每隔约一千三百年就有一次天劫。 此天劫不是天界降下,而是地仙自身招来。 盖因混沌开辟以来,清气升而浊气降,遂渐分化为三界虚空。 地仙已初证纯阳之神,解脱生死,却不肯飞升,停驻于人间,自然搅动阴阳,清浊二气不协,久之种种劫数酝酿而生。 这就是地仙劫数的由来。 除非躲入洞天福地,或者干脆飞升天界,不然这劫数就是没完没了。 这也是许多地仙最终在人间销声匿迹的根本原因。 现在,就有这么一个机会,给他选了。 “我于人世,尚有挂念。” 郑振明想了想,最后还有摇头拒绝: “我曾发愿要修桥补路,利益大众,做善行满三千数,现在才做了大半。” “事情没做完,我是不会走的。” 光芒顿时一消,室内重归昏暗,只有烛光摇曳。 苏浅雨平淡道: “随你本愿,我并无不可,只要念我的名,随时都可以接引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