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仙缘_第十一章大愿超脱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大愿超脱门 (第1/1页)

    苏浅雨一时看得入神。

    不知不觉间,周围天地变幻。

    眼前是空荡荡,难以描述的一片虚空。

    其色彩非凡间能得,也不在rou眼所能辨别之中。

    上下四方,尽是无边无涯的虚空。

    飘飘荡荡,苏浅雨心下无思无识,只是跟随着一点牵引,漫无目的地向着一处移动。

    渐渐能辨光华,眼前浮现清澈光明之土。

    此土形似大陆,悬于虚空,周遭有大光明笼罩。

    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牵引,苏浅雨顿时好似倦鸟投林一般,迅速投向其中。

    最后,好似一滴水一般,融入到光明的海洋。

    无量光华,瞬间淹没了身心。

    整个心,顷刻轻柔下来了。

    原本许许多多迷惑,一扫而空。

    “这是我宿世功德,所成就的道场。”

    当下大悟,过去世修证的境界尽数恢复,好似全然不曾失去过一般。

    心意一动,光明在空中,凝聚出身形来,正是十七八岁的青少年形象。

    脑后挂着一弯月轮,接近十三四日的月亮,周身左近,隐隐有天音奏响。

    苏浅雨缓缓踏上这片土地。

    脚下土地一片澄澈,尽是琉璃成就。

    中央有白银,黄金,白玉乃至于翡翠等珍宝铺成都地砖。

    步行几步,就见道喷泉。

    自地下涌出泉水,汇聚成池,周围的石台尽是用玉石砌成,庄严华美的雕塑纹饰妆点其中。

    上前捧起一把水,入口清冽,水质柔软轻快,丝丝滋养形神的纯净力量,沁入心脾。

    驻足片刻,周遭高大的行道树上,树叶哗哗作响。

    种种宝石质地都树叶碰撞间,叮铃当啷,演奏者清净的仙乐。

    再往远处,能见到种种宫殿,楼阁,亭台,都笼罩着光晕。

    地面平坦没有起伏,一眼望不到边际。

    空中有着凭空悬挂的瀑布,流动着的水好似光的海洋。

    未名的香气,清香淡雅,弥漫在整个天地之间。

    “愿以我功德,平等施一切;我与彼众生,皆能成佛道。”

    轻柔的声音,回荡在天地之间,回荡在耳畔,回荡在心间。

    苏浅雨驻足聆听。

    “这是我的声音,是我过去曾经发下的愿。”

    “设我成道时,当效法过去现在一切成就者,造一净土世界……净土之中,自地已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是净土大愿。

    苏浅雨过去所立,为度化众生而发菩提心,不得不如此发愿。

    众生无穷无尽,其数无量无边,如何能度之?

    唯有自辟净土世界,才能渡尽众生。

    一切诸佛,都有佛刹净土,接引十方世界一切有缘者,免于轮回之苦。

    唯有如此,才算算得上真正的度众生。

    没有这个净土,谈何度尽众生?

    “所以……要想成佛,首先得积累资粮,以功德庄严净土,不如是不能渡尽众生。”

    一切极善净土,道场世界都必须自功德生出。

    半点掺不了假。

    有一分功德,就有一分净土。

    无边功德,才有无边净土。

    “我成道时,若有众生,知晓我名,持诵经典,瞻礼忆念,发愿远离苦难、不净世界,欲超离轮回,不入恶趣者,欲修无上大道者……我悉接引,令离地狱,娑婆等诸苦地,入我道场……是人即时得受法喜,**不起,身心轻安……非如是,我不得成道!”

    字字句句,斩钉截铁,带着坚定而不移的意志,回荡在天地间。

    如果不能满愿,不能度人,不能如愿望内容中那样一一实现,那么,我,苏浅雨宁可不成道。

    斩钉截铁,绝不动摇。

    “快了,快了,庄严道场,金玉铺地,妙香天音,都有了……身心轻安,能在天光中得,但凡接引过来,即刻能得。”

    每时每刻,苏浅雨都能感受到丝丝变化。

    自他自身如如真性之中,有源源不断的功德清光,凭空生出,汇入这方道场之中。

    功德非比其他,是自家自性之中生出,不假外求。

    可以做到凭空造物,无中生有,开辟世界……

    其中玄妙之处,远非凡夫所能想象。

    也唯有这等功德,才是自有永有,可以庄严净土。

    “这就是最后一劫了,我当在这一世,了结过往因果,而后彻底脱离轮回,不再复入。”

    “唯有化身驻留净土,继续度化众生,而我法身,将循道而去,去探索道的尽头……”

    佛陀所谓涅槃,如烛火灭去,而火入何方?

    实则便是彻底解脱轮回,法身证入不可思议境地,穷究大道根源而去。

    所遗留的,不过是因大愿而成的报身或者化身。

    如蝉遗蜕,其身解脱而去。

    凡夫不能解,以为死。

    其实已脱离此世生死,超脱一切而去。

    这便是苏浅雨一直以来追求的“去处”。

    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了断一切因果,干干净净地,才能走得掉。

    为此,必须发愿渡尽众生。

    因为,无量劫中,因蔓不断,与苏浅雨有过宿缘,做过亲人、朋友、师长、同辈、仇敌的众生,其数量也是无穷无尽难以计数的。

    如果要一一度化,那需要的时日恐怕再等宇宙生灭亿万次也难。

    因为旧业未了,又添新债。

    业上加业,业力更重。

    如此只会牵扯不断,究竟难以解脱。

    所以,一日不成道,就不能度尽一切有缘众生。

    只有成道者,自家能成就一方无边道场,才能渡尽这些有缘分的众生。

    渡尽一切与己有缘的众生,令其都有所成就,至少远离堕落之苦,才能干干净净地,将一切都摆脱,超脱此世大道。

    仙佛神圣,没有不从这个门径而能得究竟超脱的。

    所以说,天下无二道,又说仙佛一体……即说这个道理,谁都不能避免,无论是哪家哪派,但凡想追求无上大道,穷极真理,便必然如此。

    释迦摩尼佛如是,释迦摩尼佛之前,过去诸多古佛如是……

    三清圣祖,诸天上帝……无不如是,都要了断这些牵挂,才能超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