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分赃不均 (第1/2页)
“娘啊!我跟段嫂子过来之前可是看到了段嫂子亲手往那喜袋里放了三两银子,娘!咱家再难,您也别糊涂,快拿出来给奶吧,我那谢媒钱也不要了,就当是教敬奶的。” 沈红娘一面劝着,一面给刘氏使眼色。 刘氏看到沈红娘给她使的眼色,但她不甘心,凭什么这老婆子什么也没干,就白白得了三两银子,她昨晚摔伤的额头,现在还火辣辣的疼呢,今日又被沈岚娘吓得尿了裤子,脸都丢光了,她凭什么还要给这老婆子那么多银子! “就算是三两又怎样?我们大房也养了那贱丫头两三个月,你们看着我这额头,还是去向那贱种要笋子回来给娘吃,被那贱种打的,再看我们铁木现在还一身伤的躺床上呢?这治伤吃药不要银子吗?凭什么我一点都拿不到?” “你!你这贱人!为了一点银子,你敢跟我老婆子这样叫板,好啊!好!果然是不孝的,再不交出来,看我不叫老大休了你!” 方氏说得理直气壮,谁知沈大海接口道: “娘!刘氏说得对,铁木还躺床上呢,红娘能接上这门亲事,定也花了不少钱送礼,娘就别跟他们娘几个一般见识了。” 刘氏看到沈大海给她撑腰,立马就硬气了起来。 方氏却气得面色铁青,“老大!你这是不孝!为了一两银子,你就这样跟娘说话!你们大房占着老三家的田地,还不知足吗?你四弟现在还没成家呢!你就不为他想想!” 沈大海面露不满,“四弟!四弟!娘,您就知道偏疼老四,这些年他念书花了家里多少银子,我都没有抱怨过。现在朝廷暂停科举了,娘还是让四弟拿着银子去县学。 娘都没想过我们一大家子的难处吗?铁杨也十七了,早该说亲了,不就因为家里拿不出银子才拖着,拖到今年,眼看着铁木也快到成家的年纪了,我这当爹的心里着急,娘说我不顾四弟,那四弟怎么不懂事点,顾顾我们一大家子?娘……” 沈方氏气极,“啪、啪、啪”拍着桌子,阻止沈大海再继续说下去。 “你四弟学问好,将来是要做大官的!将来他做了大官,还能不念你的好?” “别说四弟当不当得了大官,能不能参加科举还另说,现在北边正打仗呢,朝廷都停止了科举,我在外面听人说,人鞑子都快打到京都了,朝廷怕是要迁都了,等恢复科举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我看娘还是让四弟回家吧,别扯那闲钱去浪费了,不然到时真把家里败坏光了,爹娘连口饭都吃不上!” 沈春山与方氏听了这话,心里感觉哇凉哇凉的。 方氏虽然心凉,却气愤沈大海说沈江当不上官的话。 “老大!你胡说八道什么!你的心怎么这么黑啊!连自己的亲弟弟都咒!你这黑心肝的……” “够了!”沈春山吼了方氏一声,转头问沈大海道: “朝廷要迁都了?” “外面的人是这样说的,说皇帝要把都城往南边迁。” “那鞑子会不会就快打到我们这边了?” “爹,这我一个庄稼汉哪里懂,反正现在能多存银子就多存银子,能多省粮食就多省粮食,到时候鞑子要是真打来了,咱家也能到山里躲躲,等打完仗了,咱们再出来,手里头有银子,这一大家子才有活路。所以爹还是考虑考虑要不要让四弟继续念书吧。” 沈春山低头沉思,方氏被沈春山吼了一声,也不敢再开口乱说什么了。 房屋里静了半刻钟,沈春山才摆摆手,让沈大海一家回屋去。 方氏还要再追回那一两银子,却被沈春山白眼警告了一记,才不甘心的收了声。 沈大海带着沈铁杨上山砍柴火,沈青娘被刘氏指派到菜园子里拔草,而沈铁木躺在偏屋的床上,沈铁柱溜跑着出门玩了。 刘氏送沈红娘出门,到了外头,母女二人寻了一处无人的角落,刘氏拿出二两银子塞给沈红娘。 她原本就气沈红娘瞒着她说是六两银子,实际上是十两,再加上沈岚娘砍她时,沈红娘丢下她不管自个跑了。 原本她心里有怨气,不想再掏钱给沈红娘,但隔了段时间消了些气,也就心疼自己闺女也不容易,年纪轻轻为了糊口,就做起了媒婆,况且这庄亲事大闺女又费了不少心思。 刘氏终是咬着牙抠出了二两银子给沈红娘。 沈红娘看着手里的二两银子却是瞪眼。 “娘!我这事做得可不容易,娘又不是不知道我在婆家不好过,不然我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做了媒婆,惹人笑话。娘!今儿这事我可是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