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 佛跳满堂香 (第1/1页)
剖鱼身,取整rou,起刺、切片,加以葱段和陈皮,拌匀,来回揉捏五分钟,鱼rou起胶。 庞向明擦擦额前的汗水,重重地呼出口气:“淮师傅,鱼揸要用的食材已经处理好了。” “拿来,我看一下,”淮阳放下手里的刀将水晶碗端到面前看了半晌,“嗯,这回弄得不错,基本上可以用了。” “太好了,这已经是第八份了,终于可以用了……”欲哭无泪的庞向明顿时松了口气。 “行了行了,赶紧歇着去吧,半个小时后回来,然后试着把孔雀鱼的基本雏形雕出来。” “好!” 淮阳摆摆手示意他赶紧走,然后将仅剩的左手浸泡在水里冲洗了一会儿,五指成抓探入水晶碗。 为了使得被打散的鱼rou结合的更紧实,他需要将它们摔打十分钟,以外作用力促使rou中的纤维不断伸长收缩,强调出本身所具备的弹性。 十分钟后,鱼揸的粉嫩中闪出新鲜欲滴的星光。 鱼儿足够新鲜,本身就带着无与伦比的鲜美,所以就拿这道菜来说,烹饪手段只不过是提鲜、强味的手段。 “淮师傅清汤烧开了。” “好,你们可以去休息了。”淮阳捡起干净的餐布擦擦手,将鱼揸顺着锅沿滑入锅中。 在全鱼宴记载的做法中,对于鱼揸的烹煮绝对不允许碰触任何的酱料。电脑端:https:/// 因为任何人工的味道都会破坏掉鱼rou本身的鲜味,清汤中仅仅有少数的姜丝与葱末。 淮阳看着rou在锅内翻滚,随即撒入半勺黑胡椒,加以提味。 最后,鱼揸被清汤烫熟,不断在滚开的汤水中打滚,将鲜内的汁液混入其中。 “小火慢文五分钟,待会儿装盘,然后把汤水由一锅熬制半锅端上去。” “好的,淮师傅!” 五分钟稍纵即逝,学生拿来空盘,将鱼揸捞出锅内,然后装盘。 随后火力稍微加大,开始慢煮鲜汤。首发https://https://m. “好香啊……” “甚至没有一丝杂味。” 众人闻声惊叹。 “这就是鱼rou最纯粹的味道,快去上菜吧。”淮阳晃动了下僵硬的关节,开始进行下一道菜的烹饪。 另一边,在杨洛的后厨里。 八个学生傻呆呆地站在厨台不远处,看着一柄闪着寒光的厨刀上下飞舞,在各种不同的食材之间来回切换,最后整齐有序地落到盘子里。 “这……这也太炫了吧?” 他们看着面无表情的杨洛,蓦然间有种那柄厨刀生来就是长到他手腕上的错觉。 “这才叫刀功么……?”元语冰一头冷汗,“为什么要同时处理那么多食材?” “怕忘记了重点,每份食材的脉络都是不同的,而这些脉络又都决定着前期的处理过程,这点要记得清楚,人的瞬时记忆可能只有几秒钟,所以要同时处理。”手机端:https:/m./ “可是佛跳墙的食材不是同时进行烹饪的吗?还需要在前区别开?” 杨洛收刀,转头看向他们:“现代的佛跳墙确实是一盅煨全食,但是这样会丢失很多淡味食材原本的鲜美,所以我更习惯在此前进一步加工一下。” “加工?” “嗯,基础决定发展,虽然是一罐煨出来的,但不同的基础会催生出不同的味道,就像搞工建一样,如果地基是偏斜的,建成的楼体也会斜出自己的特色。” 杨洛说完话,开始按次序处理食材。 这道佛跳满堂香需要的食材有鲍鱼、鱼翅、干贝、鱼唇、排骨、蛏子、火腿、猪肚、羊肘、蹄尖、蹄筋、母鸡等十多余种。 对于一般的厨师来讲,这绝对是一道费时费力难度很高的菜色。 但对于杨洛来说,这确实他最喜欢做的菜。 因为食材的多样性,佛跳满堂香的烹饪过程更能考验自己对于气味的敏感度。 而且所有食材的味道全都煨在罐子当中,其中的挑战性更是不言而喻。 说话之间,杨洛将酱料分别涂刷在食材上,鲍鱼、干贝、蛏子要先经过抓捏松懈掉rou质,排骨、羊肘和蹄尖需要在表面留满缺口,而火腿、猪肚和蹄筋则不需要过多的处理,只需要在酱料中浸泡两分钟。 “老板,鸡汤熬好了。” 杨点点头,将双手清洗干净:“把汤倒入罐子里,加上辅料小火温一会儿。” 郭淳点点头,将鸡汤倒入罐子里慢温。 “老板,粉丝、银耳和荷叶已经泡开了。” 杨洛点点头,接过水晶碗,向罐内加入冰糖、黄酒,最后将处理好的食材填入。 汤渐沸,粉丝、银耳和荷叶的加入让整个罐子飘出一股清香。 “这道菜我们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要让食材煨到两分软,加入淡味的配菜,第二步是静静等这汤水的鲜味被食材吸收,而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所有味道控制在最好的程度上。” 同学们闻声点头,视线盯着陶罐久久没有移开。 “老师,怎么分辨食物已经达到了最好的味道?”有同学举手提问,习惯性叫了句老师。 伍兴思闻声接话:“刚才老板说的规律,应该就是用在分辨味道上吧?” “没错,原则上来讲就是这样。” “可是食材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应该没可能所有食材都会在同一时间达到巅峰味道吧?如果是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取舍?比如鲍鱼的味道已经达到巅峰,但是蹄筋还欠火候,如果继续煨下去鲍鱼会过老,但如果现在停下蹄筋就会过硬,这怎么办?” 闻声,杨洛眼前一亮:“谁问的这个问题,麻烦举手示意一下!” “呃……是我,问的不对吗?”后排一个身材瘦小的女孩微微举手,脸色有些惶恐。 “不,问的很好,非常好,这就说明之前教你们如何在烹饪中寻找味道变化规律你们记住了,并且有自己的思考。” “那到底该如何取舍呢?” 杨洛伸手将陶罐的盖子掀开一个缝隙,顿时间一股鲜香扑面而来。 “闻一闻,试着感受一下。” 众人闻声涌上前,先后闻了闻。 “怎么样?什么感觉?” “很香,但是海腥和油腥味重了一点,之前填入银耳和荷叶时候的清香反而没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