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7章 刘姥姥进大观园(二) (第1/2页)
一时贾母觉得歇息足够,又领着众人从沁芳桥这边,往潇湘馆中来。 其间薛姨妈也带着丫鬟赶来,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黛玉是此间的东道主,贾母等长辈过来,她自不能怠惰。待丫鬟们把茶烧上来之后,便亲自捧来,头一碗自是给贾母。 王夫人看见,因素来觉得黛玉身娇体弱,此时这么多长辈在,若论礼一一捧茶来,劳乏且不说,就说那茶水guntang,万一不小心磕碰到也是不好的。 于是在黛玉给贾母奉茶毕后,便道:“才刚吃了茶,姑娘不用给我们倒了。” 黛玉闻言点点头,命人把屋里的凳子搬来给王夫人等坐了,然后才走到旁边来。 看着黛玉坐下,似有暗呼一口气的举动,贾宝玉便笑了笑。 黛玉素来不习惯做这些虚礼俗套的事…… 不过,他这一笑,立马引来了随时注意众人面目表情的黛玉的逼视目光。 贾宝玉忙坐正了身子。 旁边宝钗看见这一幕,也是心领神会的一笑。 上头贾母、刘姥姥等人说话,贾宝玉等人也不便插嘴,坐了一会儿免不了小声说起了悄悄话。 贾宝玉看惜春面有愁容,便刮了她小鼻子一下,笑问:“你这是怎么了,愁眉苦脸的,必是月钱不够买糖吃了。” 被贾宝玉这么取笑,惜春顿时破颜,羞涩而笑。 黛玉道:“肯定是为了之前老太太的话,要叫她画一张园子里的图给带回去呢。” 说着,她努嘴指了一下那边正张着粗犷的嗓音和贾母等说话的刘姥姥。 惜春见被黛玉看穿,倒也不遮掩,小声解释道:“我都好久没画画了,只一天工夫,我怎么画这么大一个园子呀。” 宝钗听了笑说:“说你呆吧,老太太不过是那么一说,岂有真让你一天画出来的道理?你只管慢慢画便是,老太太又不会催你。” 宝钗何等明悟。 贾母虽然对刘姥姥十分礼遇,但是也不过是闲时无聊岁月的一种消遣罢了。 便是那么说,岂有真让惜春作画匠,帮刘姥姥作画,还让她带回乡下去给她们左邻右舍瞧看的道理? 说句无理的话,刘姥姥还不配,更别说那乡屯里的人了。 惜春可是贾家的孙女,金尊玉贵的人物。 惜春一听,果然神色一亮。 要是不着急,她倒是没那么怕了。横竖她自己也喜欢画画,便是园子里的很多处景致她都是草草画过的,还从来没试过画整的。 不过,还是有点难呀。 主要是要给贾母过目,要是画的不好,该怎么办呢。 想着,又愁起来。 探春忽笑道:“二哥哥,杜jiejie不是精通琴棋书画么,应该很擅长这个,不如改日她进来的时候,让她指点指点四meimei?” 贾宝玉正从丫鬟手中接过来一杯茶,闻言诧异的看了探春一眼。 探春便有些迟疑:“我说错了么,杜jiejie不是花魁么……” 若是以前,探春等人自然不会提到什么“花魁”这些字眼,但是如今不同,贾宝玉不但把人带回来,而且还封了姨娘。 杜秋娘便也算是她们名正言顺的小嫂嫂了。 再说这个,自然不会太觉得什么。 毕竟,贾宝玉面子够大,他能够把人带进来,便已经算是打破了风尘和贾府两个阶级之间的壁垒。 另外一点,对于探春等爱看书的姑娘来说,平时虽然不说,但是心中,对于这些字眼,实在不陌生。 书中,太多了…… 任何一本人物传记,写的每一个传奇人物,几乎很少有没有些红颜知己的。 那些红颜知己中,很多,就是出身风尘的女子。 因此,她们虽然不说多尊重,但是对于能够在一州之地成为第一花魁的杜秋娘,难免会有些好奇心。 便如此时,探春下意识就觉得,杜秋娘应该足够指点惜春画画。 面对有些小心起来的探春,贾宝玉摇摇头,道:“她最擅长的不是这个……” 说了一半,看众人皆有探究的眼神,他立马道:“她最擅长的是舞技。” 嗯,他也没说谎,跟他之前,杜秋娘确实最擅长跳舞。 舞技…… 一听这个,探春等人都不说话了。 时下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对她们而言,私下里读书识字,甚至学习琴棋书画等物,皆可。 唯独这舞之一道,她们不可接触。 无他,自古以来,跳舞,便被人认为是女子学来取悦男子的手段。因为看起来,除了这一点之外,似乎确实别无用处。 所以,除了歌姬艺伎之辈,便是民间女子,皆不敢学这个,因为容易被骂“狐狸精”。 便是传言宫中的吴贵妃善舞,其实也是不合规矩的。 不过是因为太上皇、太后早已移居熙园,当初东宫皇后又心宽体胖,万事不放在心上,无人约束,吴贵妃才仗着身姿妖娆,自学了舞艺,为的嘛,自然不言而喻。 宝钗道:“难怪了她有那样的名号,想来正是取自‘金缕曲’这一典了。” 宝钗说了这一句,又看了一眼贾宝玉,垂下头来。 她博览群书,恰好看过关于唐代金陵人杜秋娘的人物传记。 斯人虽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