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蒹葭 (第2/2页)
姐。” 平儿笑道:“宝二爷和兰哥儿都散学了?怎么没看见环三爷?” 贾兰年纪小,没什么城府,一听便嘻嘻笑道:“三叔在课堂上瞌睡被先生抓住了,留他在学堂里抄写《论语》学而篇呢。” 平儿听了笑道:“看样子,兰哥儿在学里定然是认真听课,没被先生罚过?” 贾兰顿时脸一红:“也被罚过两次......” “咯咯。”或许是贾兰这种乖巧的小正太很容易逗得少妇的喜爱,平儿笑的很明媚。 只是抬眼看见贾宝玉盯着她,她才收敛了。 贾兰每常放学之后都不会在外面逗留太久,因此见贾宝玉没有立马要走的意思,便先告辞了。 临走前也没忘恭恭敬敬的给贾宝玉行了个礼。 平儿见贾宝玉面色纠结,便问原因,贾宝玉道:“兰儿这小子,年纪小小就一板一眼的,每天上学,加上中午休息的一个时辰,我和他至少就要见两次面,别过两次,每一次,他都要给我行个大礼,他不累我还嫌累呢。” 平儿笑道:“这是大奶奶教的好,把兰哥儿教的这么知礼懂事。” “懂事是懂事,就是像个小学究一样。” 学堂在荣国府的东面,而凤姐院和贾母院都在西面,因此贾宝玉和平儿是同路的。 两人一面走,一面说着话。 平儿是王熙凤的陪房丫鬟,因为两家亲近,王熙凤小时候常带着平儿过荣国府来玩,因此对于贾宝玉,从小平儿也是十分熟悉的。 正因如此,对于贾宝玉这半年来的变化,她的感受才特别深刻。 从一个不谙世务,专爱在女孩堆里混的公子哥,变成一个上进、好学的少年俊杰。 甚至,她从贾宝玉身上,还能感受到一种不该当有的成熟与练达...... 不但是她,近半年来,满府里提的最多的,就是贾宝玉的变化了,虽然从贾母王夫人等人起,都对贾宝玉的这种变化欣喜不已,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包括她和她们奶奶在内,很好奇贾宝玉为什么会有这么天差地别的变化? 难道真的是因为半年前那一场大病所致? 许是平儿接连的偏头打量引起了贾宝玉的注意,贾宝玉笑着问道:“平儿jiejie这么看我,可是有什么话要问我?平儿jiejie尽管直说便是。” 平儿回神,急忙掩饰:“没什么,就是想问问,宝二爷最近在学堂里都学了些什么。” “学了什么?” 贾宝玉思索了一下,笑道:“倒是正学了一首诗,我觉得甚美,只是不甚解其意,不知平儿jiejie可能为我分析、解释一二?” 平儿蹙眉,她虽然聪慧,但她是王熙凤的丫鬟,能有多少文墨?不过是寻常的字能认得而已。 贾宝玉来请教她? 她倒也没想贾宝玉是故意打趣她,还以为贾宝玉是还不知道她的文化水平。 不待她多想,贾宝玉已经笑道:“今日先生教的是诗经中的一篇——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平儿猛然停下脚步,回头注视着贾宝玉,眼睛明亮。 纵然她不读书,但是在大家族当丫鬟,看过的,听到的戏文故事也多了,像这首才子佳人必备的诗歌,她如何不知? 第一时间,她觉得自己是被调戏了。 可是,面前的这个人是宝二爷呀,而且,他才多大? 看着贾宝玉淡然的神色,以及面对她的注视也毫无羞愧之色的眼睛,平儿心道:或许是自己多想了。 “宝二爷这可算是问错人了,我如何知道这些,你可以去问问三姑娘她们,她们或许知道。” 平儿故意提及探春等人,并留心贾宝玉的反应。 贾宝玉淡淡一笑,作遗憾状道:“既然如此,回头我就去问问三meimei。” 平儿听了,也就放下疑心。 到了王熙凤的院门外,贾宝玉朝着里面一看,道:“我记得往常琏二嫂子这个时候是要歇午觉,怎么今儿还这么吵嚷?” 平儿道:“来了个太太娘家的亲戚,二奶奶正接待呢。” “亲戚?” 贾宝玉在想,既然是王夫人那边的亲戚,那自然也是他的亲戚了。 “嗯,是个上了年纪的人,叫刘姥姥。” “刘姥姥?” 贾宝玉抬起的脚步一顿,想了想,他决定进去瞧一瞧。 呵呵,后世人都拿“刘姥姥进大观园”来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来到新奇的花花世界,今日,他就怀着这样的心态,去看刘姥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