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雍德熹恭江山亡(11)  (第2/2页)
 长街上,一行披麻戴孝的人走过,唢呐扁锣一路响着,哀乐一路来奏。    带头的少年抱着一块牌位,而随后的人高举着一块旗子,旗子上绘着深红色的图腾,乍一看是一条鱼,仔细看,却又似凌空恣意飘摇的流云。    抱着牌位的少年哭得涕泗横流,走得慢吞吞的,眼泪流到衣襟上也没有伸手去擦。    一行人浩浩荡荡,后面八个人抬着棺材,在长街上慢慢地走着,一路洒着纸钱,一路上的人忙避开。    有官兵来前,拿着刀拦住为首的少年,    “诶!停下来!”    少年的泪落在牌位上,他伸手擦了擦面上的泪,哽咽着嘶吼着,    “你干什么,连送葬也要拦吗!”    官兵道,    “不是不能送葬,而是你这棺材里的尸体不能被送葬。”    少年的声音仍带着孩子的童音,却撕扯着嗓子,    “凭什么!”    官兵道,    “你这棺材里,躺的是祸害万民的乱臣贼子,死的是该死之人,你说能不能送?”    官兵上前敲了一下棺材,    “都放下!”    抬棺材的壮丁面面相觑,忙不迭将棺材放下,少年面色狰狞,冲上前去。    棺材一角将要落地的那一刻,少年的手猛地落在棺材下面,隔开了棺材一角与地面。    少年恶狠狠地瞪着抬棺材的壮丁,吼道,    “棺材不能落地!”    眼睛血红,唾沫横飞,清秀的脸庞面色狰狞。    少年死死瞪着官差,大骂道,    “我父亲为国尽忠,从龙之功全不可没,你们凭什么说他是乱臣贼子,凭什么说他祸害万民!”    少年脖子上的青筋暴起,被压住的手死死顶住棺材。    官兵却用棍子敲了敲棺材,    “都放下来!不放下来的马上抓起来。”    几个仍抬着棺材的壮丁忙将挂着麻绳的抬棍放下,棍子落地的声音像是催命符,少年的眸子红得嗜血。    一双手被死死压在棺材下,却仍咬牙要抬起棺材。    “你们残害忠良,一定不得好死!”    官兵站在街上,看着少年,    “我们会不会不得好死不知道,反正你这爹是不得好死了,速速离去,不得再出于街市,要下葬,等深更半夜没人了再拉出来。”    少年目呲欲裂,一双手被压得青紫。    旗子依旧飞扬着,官兵将旗子拨下来,    “这都是些什么东西,往后若是在街上看见一次,必定要抓你们一次。”    旗子被扔到地上,少年的眸死死睁大,泪珠从血红的眸中落下。    旗子在地上被人踩踏来踩踏去,满街的人都纷纷避开,窃窃私语道,    “这孩子是郎中令的公子吧。”    “慎言!现在可不是郎中令了。是罪臣,不能胡说。”    “那旗子上的是什么?”    “那是郎中令一族的图腾,听说是营州的望族呢。”    “正是可怜见的,郎中令做了错事,倒要一个孩子来受罪。”    “谁知道那罪名是真是假?现在的朝廷,还能如当初可信吗?”    “这倒也是,只是金口玉言,无论如何,这都是罪臣了。”    “到底是可怜了这孩子。”    少年咬着牙,跪倒在地上,用尽全力去抬那棺材,长街众人或可怜或看热闹的目光落在瘦弱的少年身上。    丞相府中,    申丞相道,    “多谢关大人让本相得偿所愿。”    关无忘道,    “不敢邀功,是楚世子将皇后娘娘所饮鸩酒偷换,这才使得娘娘死里逃生。”    申丞相在桌上将刀往关无忘的方向再推一分,    “既然如此,这刀,便由关大人交于楚世子罢。”    关无忘饮了一口茶,道,    “自当如此。”    关无忘放下杯子,拿起刀,起身推门离去。    定王府中,    宫长诀道,    “回来数日,元帝已经数度传召你我,大抵他也知道,现在朝廷不为百姓所信,他亦然,纵使这些弯弯绕绕说清楚了,这般反复无常,百姓也难再相信他了。想借着对你我的体恤和关切,在民众中博一份好感。”    楚冉蘅没有抬眸,拿起茶壶倒了一杯水,道,    “你觉得该入宫去见吗?”    宫长诀道,    “不该。”    “如今你我背靠百姓声势,元帝知道自己已失民心,便不敢轻易对你我做什么,因为他没有这个资本再胡闹。我们数度拒绝入宫,他也不敢轻举妄动,下令惩处,但是,我们不进宫去见他,他不可能不急。”    宫长诀在桌上无意识地用手指画着圈,    “他的想法,你可清楚?”    楚冉蘅抬眸,一向缄默的眸子深沉,    “他想借给我们赐婚,挽回他的声势,借如今我们正处于风口浪尖,万民做媒的时候,博得百姓好感。”    宫长诀的手指顿了一下,而后状若无事道,    “对。于他而言,这是下得最好的一步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