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2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第1/2页)
不出三日。 盖着启明帝玉玺的皇榜,就贴边了燕西北三州所有所有郡府级的大城。 皇榜之上,列数霍青七宗罪。 一罪、拥兵自重。 二罪、养寇为患。 三罪、结党营私。 四罪、诈死欺君。 五罪、勾结北蛮,祸乱玄北。 六罪、截杀天使,无君无父。 七罪、私造龙袍,狼子野心。 褫夺霍青“镇北王”之爵位,收回雁铩郡之封地,霍氏一族五日内进京,御前认罪,过期不至,朝廷将遣大军征之,再有与其勾结者,皆以反贼论处,夷九族! 三天前,朝廷遣往镇北王府的钦差,才死于太平关外。 三日后,加盖着玉溪的皇榜,就贴遍了燕西北三州。 而从玄北州走京城,纵是飞天宗师,也得飞上十余个时辰。 快得就跟碰瓷儿一样。 朝廷这是连演都懒得演了,图穷匕见了! …… 面对朝廷的七宗罪,镇北王府亦张榜公告的燕西北三州。 镇北王府的公告,言朝廷所言纯属污蔑。 霍氏一门,三代为将,戍守边关,尽忠职守,马革裹尸还。 到头来,却遭到朝廷如此污蔑! 霍氏心寒! 镇北军十万将士心寒! 既朝廷如此惮他霍氏一门,霍氏愿交出兵权、自削王爵,息兵戈,换满门平安。 简而言之:废话少说,爵位、兵权都可以还给你们,但要我霍氏进京,白日做梦! 但明白人都看得出来,镇北王府的公告本身,也是在扯淡。 朝廷如今忌惮的,不是镇北王府的兵权。 也不是镇北王府的王爵。 而是霍青本人! 只要霍青一日不死! 朝廷就一日不得心安。 朝廷和镇北王府之间,也一日没有和平共处的可能! 双方的告示,都未提及太平关、北平盟半个字。 但据风云楼搜集到到情报。 各地官员在宣读皇榜的时候,都刻意点明了钦差乃是死于北平关外。 话里话外,都是北平盟勾结镇北王府,犯上作乱的意思。 镇北王府私下里也放出了消息,言北平盟已投靠朝廷。 话里话外,都是钦差死于北平关外,乃是北平盟和朝廷自导自演,栽赃他镇北王府的意思。 另外,朝廷发往太平关的公告中,除了皇榜之外,还多了一张加盖北方总督印的公告。 公告上以极其严厉的口吻,斥责北平盟,纵容镇北王府杀天使于太平关外,不日将就遣专人赶赴太平关,清查北平盟,令北平盟配合调查,自证清白。 只是公告中的“专人”,迟迟未到。 朝廷、镇北王府你方唱罢我登场。 台面儿上扯皮打嘴仗,一地鸡毛。 台面儿下调兵遣将,预备大战。 大离虽然没有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名言,但能走到镇北王这个级别的枭雄,那个不懂这个道理? 一块石头都能激起千层浪。 朝廷和镇北王府的公告,至少也是原子弹! 九州都掀起了一阵大地震。 至于燕西北,已然炸开了锅。 上到官寺衙门。 下到街头茶寮。 到处都是讨论这件事的窃窃私语声。 而在双方的公告中,原本只是配角的北平盟。 却成为这些窃窃私语中提及频率最高的“人气”角色! 朝廷太高。 高不可攀。 镇北王府太远。 远得关我屁事。 唯有北平盟最接地气。 哪怕是西凉州、燕北州。 也有着大量的北平盟分舵、香堂。 属于北平盟旗下的酒楼、布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