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回:佳话长留在锦城 马放南山兵戎歇 (第2/2页)
着夜色,将黑石运进城来,火神,雷神,电神动手,用干柴引燃黑石。 火光乍现,龙吉公主和洪锦就带着人马出现。情魔欲魔无处可逃,火神,雷神引燃四门时,被龙吉公主和洪锦一剑一个了断。八仙虽已成仙,可是大火却烧了起来,此火非常神奇,灭无可灭,救无可救,只能任由燃烧,倘若无有天水,只怕此火再难熄灭。 多宝道人虽善于放火,但他对救火一途,却也没有一点儿办法。对着大火,众人只能干着急,拿不出主意。意中人劝龙吉离开这里,龙吉公主忽想着两个孩子还在城里,况且,城中的百姓还在里面,他们都是无辜的。 她就不顾意中人劝阻,飞身入城,洪锦见了,亦是飞身相随,众人到了此时,亦是纷纷相随,他们的心愿,就是尽量救出更多的城里百姓。 但是,怎么能断了城里火源,众人是想尽了办法,也无果。当初,每家每户听信瘟神谣传,都在家里置了许多黑石。如今这黑石成了他们的断命石,沾染上火气,都皆燃烧。 多宝道人和长耳道人各自脱下长褂,拍向大火,可他们都忘了,多宝道人的身上尽是燃火的物器,这两人扑向大火,反而是引火上身,成了团团火人。 美如霜,美如雪尖叫着他们俗家的名字,和他们一起,向远处的山沟里滚去。 妙生花则带人取水灭火,可惜火势太大,些水太少,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熊熊大火围着锦城四面烧了起来,火光冲天,城中人四面无路,纷纷从城上跳下,烧死者则是难计其数。 龙吉公主含着泪,带着孩子在火光中穿行,洪锦呼喊着公主的名字,看着一个个死难的百姓,两人心中万分悲哀,相拥在一起哭泣。 这一场火,引燃了城中的树木和房屋,向着四处扩散。 这一场火,一直烧了几十天,只到多天后,因天水而灭,而龙吉公主和洪锦在这一场火后,亦是再无踪影。 此后,锦城就变成了废墟。当然,现在的锦城是不是取意于此,也无可知晓了。 百姓中开始传扬洪锦和龙吉公主已离开人世,升天的消息,这消息后来就传到了镐京。 武王知道了,他很伤痛,召来王弟周公旦,希望他能为洪锦和九公主写一篇祭文,周公旦领命,一篇祭文写了出来: 呜呼,哀哉,驸马洪公锦,虽在凡尘,不落凡事,品格清齐,善战骁勇,所向无敌。天女龙吉,贤良端庄,能诗善赋,以千金之体,得识洪公,配为夫妻,伉俪情深,为保周室,共御大敌。牧野一战,声名大振,可恨天不从人愿,情欲齐来,各施魔性,折了英魂。呜呼,呜哉,王上仁慈,悲其不幸,特嘱文以颂。 姬发很欣赏四弟的才能,弟兄二人谈话,当说到尚父的时候,功高绩伟,不得不感叹,可以说,没有尚父就没有周家天下。 这时候,周公旦忽现神秘。道:“王兄,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 姬发言:“你我兄弟,情同手足,四王弟但说无防。” “王兄,自古功高盖主,不可不防。” “四王弟,这,尚父之为人,王弟你尽可放心。” 姬发握住四弟的手。苏妲己的事情,已经在他们兄弟间传播,尚父的隐私渐渐显露,这中间的曲折让他们揣摩。 “尚父之仁,弟也知道,只是外间传言,周有姜子牙,方能得天下,周无姜子牙,难得天下保,王兄,功高盖主呀,况还有一班义兄弟在。” “四王弟可知此是何人所传?” 周公旦坦直说道:“王兄,弟已查知,此事乃尚父之弟子武吉所为。唉,王兄大可不必把此言当真。” 姬发皱了眉头,道:“王弟差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此事须从速查清,王弟,为天下万民着想,孤百年之后,周家天下,岂非有商纣之祸?王弟,我对尚父无限信任,谅他必不负孤,只是子孙事,子孙事难料呀?” 谈到子孙事,周公旦也是默然不语,明日,周公旦便邀尚父同去狩猎。 姜子牙替武王打理政事,封赏了各路诸侯,正是春暖花开,闲着无事,闻听周公旦有邀,岂有他想?他欣然前往,却见武王也在,不禁吃了一惊。 子牙知武王身体有伤疾,近来一直不是很好,不会轻易摆驾出来。 并不怀疑小辈们有多虞,来不及多想,子牙急忙见驾。见驾后,子牙就问:“大王,今日天气很好,我们到哪一方狩猎?” 武王说:“尚父,总在王家近苑牧场,难有什么猎物,今日我们可走得远一些,直接到南山牧场如何?” 子牙听武王今日之语,甚有意味,他也就不复多言,翻身上马。 君臣一行放马南山。南山前正是天然牧场,茅草皆是很旺盛,郁郁葱葱,一条狭长的马道上,不时有鸟雀的呱咶声。子牙不胜其烦,勒缰不肯跑快。 周公旦甚有朝气,放出猎犬,在草丛中追逐,兴高采烈。 子牙所骑马匹甚肥,见丛中草嫩,居然停了下来,在路边啃起青草来。子牙马上催促,老马却就是不肯前行。弟子武吉则另牵一马,谁知那马也是不肯上前,只在青草中玩耍。子牙无法,只得说:“唉,老了,老了,连畜牲都欺负来着。” 武王说:“尚父,你看群马都停了下来,都吃得膘肥体壮。” 子牙说:“那是大王的贤明所致,恭贺大王盛世华年,四海升平,歌舞常不歇,万民乐有余,连马儿都能这么悠闲。” 周公旦提着猎物前来,闻言亦笑,他道:“尚父,形势在变,你已老了,人啦,不得不服老呀。” 子牙见他如此说,也不得不感叹,道:“还是你们年轻人行呀,不一会就打来许多猎物。这天下终究是你们的了,再不让贤已是不能。” 周公旦道:“尚父,你这是哪里的话,周朝稳固天下,还须尚父,来来来,我们再跑上一圈,比一番脚力如何?” 子牙连忙摇手,说道:“罢了,我已累了,四公子之才足可安邦定天下,为臣心意已足,文王的遗愿,子牙已经做到,心愿完结。啊,恭贺大王,有弟如此,足可高枕无忧。” 武王一笑,指着前方,说道:“尚父,那里有一只麋鹿,大家追上一程,看一场鹿死谁手?” 子牙颔首,笑着同意。 君臣欢笑着奔向前方,看到麋鹿哀鸣,子牙心神竟是触动。 竟是有惺惺相惜,爱怜之意。 数日后,子牙即向武王递上辞呈,呈曰:“天下已定,四海升平,老臣年迈,已不足担治国重任,枉负丞相之职,今有四公子旦才华横溢,文安天下,武治家国,足可辅助大王,开创千秋盛世。” 武王听闻,甚是怜惜,开口说道:“尚父,虽则如此,孤岂能负你,今有一地,称为齐国,幅员辽阔,甚为富裕。为报尚父开国之嗯,孤当封你为齐国之主,世代相传,永无休止。” 、、、、、、 子牙谢恩出朝,悲感交加,他这一生总算是有所成,没负老师昔日所教,位及丞相,已属不易。今既为尚父,又为一国之主的,天下究有几人,算起来,盘古以来,非他莫属,武王封齐,也算没有薄待,这生既为别人,也为自己作了嫁衣,更为老师传播了英名。唉,值了。 于是,子牙带着一行人马,浩浩荡荡向着齐国而去。 书写到这里,黑夜不禁流下了热泪,为姜子牙,为苏妲己,为婵玉,为龙吉,为众多美人。同时,也为自己,这多年来的心血终究是没有白费。 这正是: 一部封神千载名,纵我心碎亦欣然。 若问富贵如何求?书此日月尽可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