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回习道德夫妻闹笑造木马幺奴逞强 (第1/3页)
第七十八回:习道德夫妻闹笑造木马幺奴逞强 且说姜文焕听姜子牙如此一说,心里揣度,这个方案对自己甚为有利,此刻若说个不字,己方力量不如,必然要吃亏,也罢,暂且忍了今日这气。 当下,姜文焕就对姜子牙施礼,道:“姜丞相聪明机智,世间少有,果然是好计谋,就这么定了。却还有一件事,我在这里要提一下,啊,不能不提,当今的太子殿下被你营中土行孙所刺,姜丞相当是知晓?杀人偿命,乃是历来的规矩,何况是当今太子殿下?还烦请姜丞相将此人交出,任我方来处置,姜丞相,你有何说?” “杀人偿命,古来道理,何况还是当今殿下,贤侯言之有理,当在天下通缉此人,只是,贤侯所言,当予调查,此人现在何处,子牙也是不尽知,贤侯不知?啊,闻贤侯当日为捉拿他费了不少心血,贤侯,难道你手下那么多能人就没有能捉住他的吗?啊,这真是奇了,他难道会变化?他是神吗?” 姜文焕羞愧,无语,没有捉住土行孙,真丢人,这是东鲁人的耻辱,传出来须不好听。 “哈哈,他既犯下此等罪恶,理当通缉,交与贤侯,是这样,但有他的消息,我定去通知贤侯,把他交与贤侯处置。” 子牙哈哈大笑,姜文焕抓住机会,稍着沉思,道:“姜丞相,论起交情。你我本是一家,只因上一代的误会离间了我们,也不瞒你说,这个土行孙,非是我力追,乃是下面马善温良二侯的主意,他们与大殿下交情深厚,不抓住土行孙,他们必不肯干休,啊,姜丞相若不交出土行孙,我也难说回兵,关于这个事,还望姜丞相谅解我的苦衷。” 就姜文焕来说,一则是收拢小诸侯的心,二则也想借机给西歧一些压力,带着兵马千辛万苦来到孟津,盟主之位被武王所得,他没有得到半点好处,岂能甘心? 现在双方的力量处在相持阶段,虽是今日他稍落下风,但整体的军事实力与西岐抗衡并不落多少,这一会,姜文焕若不提出回兵,姜子牙也无法回兵。 两方都有会战的实力,谁在前走,后面必会遭侵袭,这是明摆着的事实,下一步该怎么办? 姜子牙明白东伯侯的意思,思虑再三,子牙开口道:“土行孙行刺殿下虽是无凭,但贤侯既说了,还能有错?贤侯,你且等待,我这里一有土行孙的消息,自会着人送交与贤侯,到那时候任凭你处置。” 随着子牙话音,飞虎和李靖都站起来,向姜文焕围过去,很明显,五步血溅的故事要开始了。 “啊哈,啊哈哈,东伯贤侯,你一向小心谨慎惯了,我们姜丞相言出必行,怎么不会信守承诺,啊哈,啊哈哈、、、” 东伯侯显出尴尬,他实在是捞不出什么油水来,只能挥手退兵。 双方各自退兵。 、、、、、、、 土行孙来见子牙,道:“姜丞相,你把我交出去吧。” “莫胡说,我怎么能这样做,你为西岐立了许多功劳,我和武王都记着呢,啊,你快些回去,行动隐蔽些,莫让他瞧出破绽,你师傅惧留孙道德高尚,趁着战事不紧,且随他习些道德之礼,今后或者能修成正果。” “什么屁道德?” 土行孙得嗤一声,声音极低。子牙没听清楚,就追问了一声:“孙将军,你说些什么?” 道德自古皆为王者所设,为了强权,为了奴役,哪里是平民能习得精髓,即便习得了,不受拘束的他又能保持多久? 土行孙虽是这样想着,却不敢说出口,只是应答:“丞相,我听你的吩咐,努力学习道德,啊,丞相的美意,土行孙敢不遵从?” 子牙大喜,这小子总算是懂事一回,听劝一回,也好,放他回去,只要他不出外闯祸,东伯侯也多是无主意。 按照子牙的安排,土行孙夫妇将跟随着大军回西歧,子牙对惧留孙道:“孙道兄,你看牢他些,多给些紧箍咒与他,让他学好道德,不要四处瞎转悠,生出不省心的事。” 惧留孙道长答:“丞相,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教好他,使他成为西岐的有用之才。” 随着师傅学习道德,夫妻间的亲昵就少了一些,因而,土行孙就对蝉玉说:“贤妻,现在我跟随师傅学习道德了,就不能常陪在你的身边作伴,啊,你可要安心,得为我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闻听此语,蝉玉就笑道:“学习道德,这是好事呀,我们家今后也要懂道德了,再也不会撒野,作出无理的事来,呵呵,要是早有道德来约束,你也不会胡乱来了。啊,我不要你陪,学好道德,是子孙一辈子的事,可不要他们学你,像以前那样,尽朝山洞里钻。” 土行孙见蝉玉取笑他强娶的事,就笑着说:“那时虽不懂道德,难得还有懂道德的人顺从了,再说了,若是那时候就懂那个什么屁道德,你能到了我的怀抱里?” “你真是坏,脸皮到底有多厚,我倒是用锥子来。” “不厚不厚,使不得。” 夫妻二人闹趣,土行孙求饶,夫妻俩终是搂笑成一团。 各位,他人家的闲事我们也不去管,单说姜文焕下了盟台之后,那两个与大殿下感情深厚的诸侯马善温良,终是心有不甘,恨恨想着如何击败西岐众贼,以便生擒活剥了土行孙。行动间他们不觉就表现出来,不愿意接受退兵的命令。 当姜文焕对他二人道:“殿下去了,我何尝不悲?他可是我的亲外甥,比起你们还要亲,人去如灯灭,早已成灰了,唉,死者已不存,生者还需重作新打算,你二人既是有这样的心境,也是好事,不如这样,且留下来,或可借机寻得对付土行孙和武王的机会。” 军师萧银给他们讨了主意,二人便遵令而退,东伯侯作了一番布置后,即时也是挥兵回程。 东伯侯走了,群侯回兵了,子牙就对武王道:“西歧路途遥远,粮草运输很难,一旦兵进朝歌,打起仗来,我军必受影响,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我军不如暂且回兵,待作了准备后再作计议。” 武王称善,于是西岐大军也自回程。马善,温良不甘心,得了东伯侯的授意,竟和大队辞别,化装为平民,潜入民众间,随着西岐大军移动。 各位,那时候,军队移动,拖家带口尾随军队后面的民众也多,谁会在意多他二人呢? 且说武王回兵到了西歧,思考着如何能将粮草物资运输到前线,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准备发兵朝歌,就得为兵士考虑好一切,包括吃住穿行,也就是粮食帐篷衣袍,甚至还有水源,一切都得先准备了。 所以说打仗是一件最系统的工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其中,运输是重中之重,就现在来说,打起仗来,有着火车汽车飞机等运输,省了许多事,在商周那个时候没有这些,充其量就是牛车,甚至是牛车也没有,靠着人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