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六十九回忆往昔华姑流泪 追英魂九公安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回忆往昔华姑流泪 追英魂九公安息 (第1/3页)

    第六十九回:忆往昔华姑流泪追英魂九公安息

    那日,慈航讲道,众人敬佩,李靖即让二子银奴拜在慈航门下,银奴叩头行礼,众人齐附和,“好呀好呀,李二公子拜在慈航尊者门下,这是大好事呀。”

    慈航也很高兴,能得征南李元帅爱子为徒,这也是南海一派的荣耀,依门下弟子的排辈,遂替银奴取道名惠岸,因是行脚道人,故又称着惠岸行者,惠岸行者后世又有称着木吒的,这则是按幺奴的名字来排的。

    呵呵,幺奴名气大,改称哪吒后,世人也就把金奴银奴顺着吒名改了,把奴改为吒,取千人共为喝采之意,这也是后世之人对他们兄弟三个的美赞,奴隶之名毕竟不好听,莫如千口来赞的好,后世以吒代奴,遂就促使奴叉之名渐渐淡忘,哪吒之名而深固世人心。

    (各位,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在封神原著里,木吒不是慈航弟子,这里作如此安排是否为不妥?嘿嘿,请听作者解释,这里乃是用了西游记中的说法。)

    闲言少叙,且说那日,子牙听了慈航讲道,很是仰慕,就邀请他同到西岐,为武王及诸****讲道。

    “慈航道兄道法如此高明,当请同往西歧,为我主武王传经布道,也不枉道兄的一番修行呀。”

    “这个?贫道在丞相面前,怎敢托大,今得姜丞相厚爱,自当为效力。”

    见他肯去,子牙也很高兴,忽就想起一事,乃问慈航:“道兄善知事端的前因后果,今必已知我等来意,那一气仙****,和二殿下殷洪何往?道长可知?啊,明白了,且容我来猜一猜,他们可在此处?”

    慈航知子牙之意,就笑着说道:“丞相,你是聪明人,****的去处犹可告知,但殷洪殿下乃是成汤之根,丞相如此做,真是想拿他的性命?姜丞相,且听贫道劝一句,莫要乱了君臣之纲?”

    “慈航道兄误会了,成汤为民众之魂,殷洪殿下乃是成汤血脉,对待他,本相自有区处,啊,慈航道兄,我们武王也不是来拿他,不过是想助他重返朝歌,使他对亡母能略尽孝道,更能去除佞臣,为枉死的皇后娘娘讨个公道,这却是别无他意,慈航道兄,武王所考虑的,只是万民安乐,天下升平,你放心,放心,尽可信任于我,我们武王是一代圣贤,他胸怀天下,腹载乾坤,绝不会为一己之私而害了殿下,更别逞论他有什么雄霸天下之心,殿下竟可经西岐而至朝歌,今后也可协治成汤天下,慈航道兄,那****丞相,虽不知他何许秉性,但是,只要他能心生向善,痛改前非,断那一气之戾,亦是可喜可贺,啊,他也可成为我主武王所能款待的贤能,慈航道兄,也不要多说了,子牙自会小心对待他们君臣,不致天下人怒骂,还是烦请慈航道兄引路,把二殿下和一气仙****找来,让各位将军们看上一眼,对质以上的所作,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也可使他们安心归还。”

    面对着西岐众位将领,慈航推脱不了,他就对子牙道:“姜丞相,你既是如此说,贫道也没了推脱的理由,若是推脱,倒是有看不得武王通达贤明的嫌疑,或许,****在处理一些事务上有了过失,这是因为他与西岐姜丞相沟通不力,酿出祸端,姜丞相,人皆有志,所谓是各为其主,若是说他以上的过失,任是谁都难免,众施主既是如此不肯担待,那么,就请各位跟随贫道来吧。”

    在慈航的带领下,众人尾随着来到后山,却见一峰巍然,一道人在峰下花草间劳作。

    慈航止住脚步,谓众人道,“各位施主,此峰名为落伽,正是念吾祖师道德,清净修为的好场所。世人之玩腻皆是一性未泯,若得在此长念本门派道德,自会醒悟前事所作之恶。”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是好峰,但见:

    奇珍异宝,奇花异草,千年的灵芝,不老的雪莲,返魂草,活命丹,这里是应有尽有,

    再远看,白鹤长鸣,麋鹿成双,正所谓,天上美景只如此,人间仙境总不如。

    众人不解慈航所解之意,忽见峰下站着的那个道人,远远看见众人,即快速闪过前面山尖,隐身躲藏起来。

    姚元作为一方诸侯,在南王朝时自是认得一气仙****,当下,他就悄悄的禀报与子牙。

    “姜丞相,那正是一气神仙****。”

    子牙乃问慈航;“慈航道兄,你这样做乃是何意?”

    慈航哈哈一笑。

    “姜丞相,你不必惊惧,这位施主可能已认出他的身份,不错,此人正是南王朝的丞相一气神仙****,他前些日来此,听了我道法之后,大是顿悟,情愿皈依于我,替我守护这落伽山,做此山守护之神,姜丞相,我能否在此向你讨个人情,留他一命如何?丞相,可否?”

    “不知殿下何在?”子牙不置可否,继续追问。

    慈航作势,“姜丞相,随我来。”

    ****退了,众人只能看着他隐忍,追随着慈航道长,绕过前面的山峰,却又是开阔地,只见:

    小桥,流水,草舍,四时应景的花草。

    紫气阵阵,香雾缭缭。罄人入脾的香味弥漫此间。

    原来,虽在后山,此处尚且别有一番天地,四五间茅房,一排香炉,竟是炼丹的好地方,慈航带众人至一炉前,对清风说:“这一干施主实是为你殷师兄而来,你去把他找来吧。”

    清风遵令,去了丹房,路上竟是怅怅郁郁,暗道:“殷师兄什么时候就得罪了这般人物?晦气晦气。”

    精神由于过分集中在心思上,从身后刮过了一阵旋风清风也是浑然不觉。

    喊了声殷师兄,方有一语应答,便没了声息,清风便道:“殷师兄,你怎么了?在那里干什么,师傅有请。”

    他的语言未落,一座大香炉忽就倒了,大火瞬间烧了起来,清风惊慌失措,再顾不了殷师兄,慌忙退出了丹房。

    一阵风刮来,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丹房瞬时间落在了火海里。

    众人欲去取水灭火,然山高水浅,极是难为,只能是望火兴叹。

    火势如此,丹房里还能有活口?慈航仰首一叹,道:“天意,天意,啊,他命该如此,实是前世罪孽不逮。”

    待大火灭了,丹房已成废墟,哪里还有殿下殷洪的踪迹,只怕早化作了飞灰烟灭,慈航伤感不已,嗟叹之余,就以丹房废墟为冢,使殿下能得以长眠。

    一切安排妥当,慈航为殿下作了法事,传播道德于大众。

    “呜呼,哀哉!古来帝王,莫有如此坎坷之命运,既生于帝王之家,已得上天专宠,可惜天不从愿,致有欲海波澜,横起祸端,远走他乡,客落异方,几多曲折,遂有此命运,唉,天不假时,难为大业,英年之不逮,生此祸端,伦理循环,从来不虚。脱了鸟笼,理应规正,即遇虎狼,理止当端,一错再错,滑下潭渊,再想归位,已成万难,唉,前世作孽,今世报应。”

    听闻慈航所颂,子牙,燃灯等诸人俱是叹息不已。

    拜别了殿下殷洪所葬之所,一行人又向回走,再过山峰,未见****,慈航甚感奇怪,即让道童白云去找。

    一会儿,白云来报,南山坡上发现了****道兄,他双目被击,已经是奄奄一息,需尽快施救。

    慈航叹息,“作孽呀,冤怨相报,何时尽头?因果循环,天道本公。”

    众人急忙过去扶起****,慈航施以丹丸,推宫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