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回为周全九公让步 重道德蝉玉下嫁 (第1/4页)
第六十二回:为周全九公让步重道德蝉玉下嫁 李公子金奴不堪韦杵语言相激,挥剑来斗韦杵,韦杵的杵重,在力道上zhan有优势,故而,李公子不敢与他硬碰硬,只能仗着剑的轻灵,与其飘走游斗。 各位,杵虽沉重,使起来体力消耗却也大,如果时间长了,李公子也就有了优势。这道理人人都懂,他们两位自然也懂,韦杵知道李金奴的意思,为了不给反击的机会,他便加强了攻击,一招狠似一招,一招快似一招。 李金奴一味的游走,韦杵总是扑空,不能打实,雷震子一旁看得是心内焦急,他忘了顾忌,竟是高声大喝:“嗨,直他娘,说你能打,你还是打呀?刚才吹着什么,这会又躲什么?” 雷震子嗓门奇大,只这一声,李公子的座骑便被吓得软了腿,后蹄扬起向上跳,屁股向上撅,使李公子在上面是坐立不稳,几度掉下。啊,这可是战场,一招疏忽就会性命攸关。 李公子顾此失彼,手中的剑招即时慢了下来,任凭对方来袭。 金奴完全把防守丢开,令杨桨看了只是傻眼,如果这样打下去,金奴兄弟还有命在否? 雷震这一声喊,韦杵却也心惊,疑虑不安,并不能借机抢得先手,杵舞起来是飘忽不定,堪堪打着了金奴手里便没了劲道。 杨桨这才略有放心,他久在东海边,朝夕皆看海浪滔滔,闻那惊涛拍岸的撞击,那响声同样是嘹亮,并不亚于雷震子此时之声,皆是气壮河山,震人耳聋,二郎杨桨久听在耳边,于万钧声息中辩音,故而,这一会雷震之声于他来说也就为平常。 各位,商周时期,这雷震之音,唯有二郎杨桨能敌住,八俊之中,只有他不被雷震惊骇,有着降服雷震的能耐。 当下,二郎看出了金奴的失势,他就急忙上前,大喊一声:“李大公子,你不要着慌,我来助你。” 这场中还有不怕雷震嗓音,雷震子自是感惊奇,他惊呼了一声,就道:“吆嗬,这里人人都怕我的嗓音,怕伤着耳膜在闭耳,你怎么就不怕我的嗓音伤着,看来有些道道,啊,你自是他的帮手?不行,这对韦杵兄弟不公平,我也得上前相助了。” 雷震挥棒而上,于是乎,四位俊杰在战场上龙腾虎跃,你争我斗,战得多时难分胜负,二郎招数神妙,变化多端,但这里谁都不是弱手,四人战在一起,哪一方想取胜都是不易,过了一柱香的功夫,竟是分出些许端倪,当然,要想决定胜负,怕还在几百招外。 二郎桨最是沉重,他略占上风,韦杵和雷震略要次之,雷震冰铁大棍和韦杵差不多沉,依然是弱了杨桨,相碰了几次后,便失了先机,都不与杨桨再硬碰,也只是游斗,当然,这时候他们功夫的发挥便受了制约。 几位俊杰都有高强的功夫,强手面前,若失却了拼斗的劲道,只是一味的飘移,游斗,便会出现如戏场般的打斗场面,既惊险刺激又不去伤及对手。 金奴的剑最轻,擅长轻盈,韦杵和雷震则差了一些,相错了几回合,他两人便明白了不足,调整了目标,合力与杨桨碰在了一起,杨桨勉强架住一杵一棍,退了数步方稳住身形,在金奴的协助下一剑一桨敌住一杵一棍,四人拼起了硬力,头上都冒了汗。 因拼力他们各显得疲惫,金奴在杨桨后面反而得到了调整,他抢了先机,再度出手竟是招招狠着,制着雷震和韦杵的身形,令他们不得不分手来应付。 杨桨和金奴的功夫不一般,燃灯大师担心韦杵雷震有失,出营来观阵,看有多时,几位俊杰灵活多变的手段,他很是欣赏,这几位俊杰相貌各异,各具清风,啊,这都是西岐需要的人才,将是今后万里河山的主宰,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我们总会有老了的时候,迟早要退出历史的舞台,总要让贤于他们,可不能糟蹋了这等俊杰。 四俊杰打得正是不可开交,燃灯大师上前招呼,喊了一声停。 “啊,停,小伙子们,你们且停了,我有话说,韦杵雷震,你们停下,金奴,杨桨,你们两位也住了,啊,你们别要误会,我们西岐武王令发兵前来这里,并不是想和邓元帅结仇,而是西岐武王想结盟与邓元帅,方今天下,昏王无度,唯有西岐武王具有雄才大略,有着用兵天下的略识,年青人,你们都不要误会了,以为我们前来就是压制了邓元帅。” 见到燃灯大师,金奴停下了手中剑,他非常尊敬燃灯大师,按父亲的排辈叫应称燃灯为师祖,当然,燃灯大师并不注重这点,他和李靖之间的关系应在亦师亦友之间。 燃灯大师道德高深,盛名远扬,杨桨也非常尊敬,见到大家停手,他也就停下,并没义气用事。 四杰都已住手,金奴就单腿着地拜了下去,对燃灯大师道:“师公,甲胄在身,晚辈不能全礼了。” 燃灯伸手托住了他,一股神力从大师两手间发出,无形真气瞬间笼罩在全场中。 “啊,李大公子,礼就免了,我问你,这一会你能听进我的话吗?” “啊,师公,你有什么话,请讲。” 这混小子,嘴很圆滑,不知做起来怎么样,燃灯稍加重语气。道:“你既然要听我讲,很好,我就对你实说吧,若想找回邓婵玉小姐,只怕今日不行,啊,你且回去,让邓元帅前来,我有话和他当面说,啊,你自称我为师公,我今就拽一下大了。” 说着,大师微微一笑,令金奴不得不自惭。“是呀,就算是父亲在这里,或许还得听他的,我有什么反驳他的理由呢。” 金奴郁郁退回,燃灯就笑着对杨桨道:“小伙子,你的功夫不错,我很欣赏。不过,你的力道虽大,精气上却还欠着火候,你还须勤练内气,使功力和神气合一,到那时,你的功夫就能独步天下了,哎,后生可畏,你的桨使得很好,很有力道。啊,我很喜欢,我这老骨头久也没有松动,不如这样,你就向我尽力施一桨如何?且看我还能承受吗?” 燃灯大师不怒自有三分威,他那话音有力,不容杨桨反驳。这一会,但看他那衣袍已被真气充灌层层叠起来,双目更是如炬一般,炯炯有神,他那身体是伟岸有形,壮如斗牛,正是势拔如山兮气盖世,英雄豪气兮擎天一柱。 二郎看到这里是极为羡慕,对大师心生向往,他自思,一桨之力燃灯大师若是受不起,岂不丢了心中的敬仰,若是受得起,他又何必要在众人面前丢了这个人?再者,燃灯大师的话在理,倘若能得大师指点,那将是人生幸事。 想到这里,二郎不敢把桨向前,燃灯大师乃颔首示意,来吧,不要怕。 大师执意,杨桨也不敢违拗,乃持桨束力向大师打去,这个时候,一个奇异的场景出现了,只见大师的头顶竟是现出莲篷,在半空中架住了杨桨,使他无力向下。 杨桨心中骇异,乃尽力施为,向下加力,桨却是依旧不能进,他不得不弃桨投拜。 燃灯大师微微一笑:“小伙子,你力气虽足,精气却是欠缺,若是能在精气上有所进步,只怕是天下再无你的敌手。” 燃灯大师指出他的不足,自是对他的功力有所了解,他若再挥桨相对,于道义上也说不过去,因而,杨桨就很恭敬的答谢,道:“多谢大师指点,你的教诲,晚辈终身难忘。” 这是一个知晓道义的可塑之材,值得他用心,当下,燃灯点点头后摆了一个甫,说道,“你可按这个样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