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回土行孙行刺鄂顺 邓九公践约嫁女 (第3/3页)
盖头一揭,土行孙勃然大怒,持着铁棒在手,喝声起来甚是威严,翠女吓得跪到在地。“将军饶命,啊,孙将军,奴婢不是冒充的。” 土行孙拎着翠女的衣领,样子很是凶恶。 “你不是冒充的?那么,你说,你是谁?” “将军,奴家叫翠女,本是老夫人身边的丫头,今早,元帅收奴家为义女,并将奴家许配于将军,奴家推托不得,拜了义父义母,孙将军,老人家嘱咐,好好跟你过日子,有如此好事,奴家怎么能不应?” “哈,你就以为是好事,是喜事临头了,打头朝里钻?却不知这是坏事,是要你命的坏事。” 土行孙双眼豹突了出来,将铁棒抖了再抖,使得翠女不得不跪在他的脚下。 “求孙将军容我,啊,将军,你若不容,我如何终了这生?孙将军,我本是这里的家奴,注定命苦,到哪里都是受罪,今日得配将军,何异于一步登天,对我来说,这怎不是天降喜事?” 翠女哀怨的望着土行孙,悲凉之色尽现,土行孙气得大骂:“啊,老匹夫,竟敢来耍我,我立下如此大功,却把我不当,只拿一个丫头来打发。” 他一把就将翠女推dao,抬腿欲走。 “我找老匹夫算帐,看他怎说?是一个女儿重要,还是这关破人亡,全家被虏这事重要?” 翠女紧紧抱住土行孙的腿。哭泣着道:“孙将军,奴家进了你的房,就是你的人了,得为你着想,这外面人多,闹将起来吃亏的毕竟是你,男子汉能屈能伸,将军的计量邪也太小了。” 也还别说,她这话有道理,土行孙想着此刻闹将起来,有杨桨太鸾等人在,受罪的只怕会是自己。 啊,我是太莽撞了,此刻动手不得,更不能轻易的出去,啊,还真多亏了她提醒。 想到这里,土行孙才去细看翠女,见她虽是粗手大脚,嗓音浑厚,但身材也极为丰满。 啊,今日不宜闹,防着外部有准备,她虽是粗壮,却也还能将就着,只是比起蝉玉小姐来,有着天壤之别,但不知比起那蛮女又如何 哈哈,这个事情得动手试了才能知道,土行孙曾试用了南王的美人可伶,在胆颤心惊中,他玩得也并不能尽兴,直似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尝之也就无过味,今日既是得便,何必还要犹豫?难道三十年的忍受还不够?于是,土行孙一声暴喝,就将翠女拎上了床,暴力施为一番。 翠女行为极为忍受,只是流泪,不言不语。而在没有了畏惧没有了后顾之忧后,土行孙却是展尽了本事,极尽能力来折腾。 被他折腾了一阵,翠女很是累,合上眼就睡着了,土行孙有着心思,睡不着,坐在床边,听着外边的动静,直至丑时漏响,他便打点了一些随身物件,翻墙而出。 第二日,翠女醒来后,不见了土行孙,急忙知会丫头绮萝,禀报与邓九公。 闻知土行孙再次不告而别,九公不免揣度,虽不知意欲何为,但此去必对蝉玉不利,或是到朝歌搬来黄飞虎王爷来替他说话,啊,这也是不好说,麻烦的事情。 至此,九公就想着该把婵玉早一日许配了,省得以后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各位,在这时候,九公心里就把金奴兄弟与二郎作了比较,啊,都是武艺高强的英俊少年,二郎的本领,看来不会在李家兄弟之下,而且,现在二郎正在关上,又和蝉玉相处的也是融洽,直把他们两个订了亲,岂不是好事? 在九公要定下决心时,翠女的哭声在他耳边响起来。 “孙将军或是嫌弃我,嫌弃我的身份地位,一个粗脚丫头不配于他。” 身份地位? “是呀,门户地位一向被世人所看重,虽是我不在乎,但世人在乎,他们谈论起来,我的女儿面子上须不好看?” 九公惊呼起来,冒了一身冷汗。“啊,这事不妥,二郎虽是武艺高强,却手无寸功,且是奴隶之后,若是把女儿婵玉许配给他,今后邓家的名声须不好听,这个事情我得好好想想。” “陈塘关李家乃名门望族,根大叶茂,且他家居陈塘关已近三百余年,李靖现在官为一方总兵,和我的官位也近,两家交情又好,当和他家多亲近才是。” 为女儿取得永久的幸福,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枉邓九公如此英雄的人物,也不能逃脱这个世俗,他一方面安排好杨二郎的生活起居,另一方面又派人到陈塘关,以南王进兵为名,要李靖派兵相助。 各位,一棵好花须有绿叶相衬,一个好故事也须有三五岔枝映衬才是完美,三山关这边的话题我们暂且停住不提,再说西岐文王自从接受了姜子牙所献的封神妙计,便放心出兵,攻伐各路小诸侯,呵呵,即便有一些死伤,那也是上天所需,神灵所取,他们的魂灵天上自有对应的星辰所掌,决不会因为这事,而弄得天怒人怨,引得天下诸侯皆有借口攻伐西歧。 得此妙计,姬昌大喜,于是,他就下令散宜生大夫前去南国来联络南伯侯鄂顺,南宫将军则去带兵到崇城,联络崇侯虎,以便三路大诸侯会合,共争天下。 散宜生带着几个随从,匆匆上路,各位,为什么他不多带些兵马,只带着几个随从呢? 这里有原因,一个是散宜生大夫嘴会辩,能言善辩,以一人之力足可抵挡三军,再者,南疆之路尽在山区,兵马难行,粮草难运,即使带上再多兵马也无多用,打起仗来也难施展。 各位,话也不多岔,单说那日散大夫上路,途中遇一岔路,一路直南,一路偏东,散大夫正在为难,忽遇一人行色匆匆,此人五短身材,行容琐萎,却甚是惊慌,啊,看来他有事端。 散大夫是机敏的人,他想到其中或有缘故,就嘱从人喊住了来人,细问道路。 “啊,请问壮士,你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南行之路该如何走?” 各位,此人正是土行孙,当他听说眼前之人,乃是西歧上大夫散宜生,正欲上南疆连络南边诸侯时,他是喜不自禁,啊,出门遇贵人,喜事要临头。 这时候,土行孙也就把自己的来处原原本本对着散大夫讲了,并谈到可有报复邓九公的希望时。散大夫答应了他,眼前之人有如此奇异的本领,是西岐不可多得的人才,南王鄂顺竟是死在他手,理当把他带回去报知文王知道。 各位,两下相见,都是欢喜,散大夫更是如得至宝,竟不去南疆,带上土行孙打道回了西歧。 这正是: 蝉玉美貌倾人寰,天下男儿尽谗谗。 手段还数土行孙,西方搬兵围三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