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演义_第四十三回南王二次伐三山邓九公陈塘请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回南王二次伐三山邓九公陈塘请将 (第1/3页)

    第四十三回:

    南王二次伐三山邓九公陈塘请将

    韦休息了数月,脑部伤疤方好,但脑门上被石子砸中留下的那个三眼,却永远留在了他的脑门,气得他是咬牙切齿,到处打听,九公兵营中,这飞石将军是谁?

    竟作此下三滥的手段,只会暗中偷袭,不是男人所为,下次遇着,定取他的首级。

    呵呵,这本就不是男子,婵玉本就是女红妆,书写到这里,黑夜先生大笑之余,忽然想起了在这二千年后的大宋朝,水泊梁山上有一没羽剑张清,他也使的一手好石子,石无虚发,哈哈,他或为邓婵玉的嫡系传人。

    看书的,此乃戏说,不必为此去追根寻源,误了书中精彩,这一会且还是平心静气,继续看下面的故事精彩。

    且说南兵休息调整多天,又过了一阶段,再也无法耽搁,且三军调整的差不多了,元帅张山即请令南王再次征伐,鄂顺听说,当即准了,二殿下也就附和。

    “好,张爱卿此去必能成功,祝你早一日送来好消息,送来那两jianian贼的人头,报母后的血海深仇。”

    在南王鄂顺的盛意招待下,二殿下整日是花天酒地,雄心壮志已多被磨却,镇殿将军方相看到了,也就不知鄂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看殿下平常并没有一点主张,征伐之事都依靠南王鄂顺和丞相马元、元帅张山等人。方相心里有了懊恼,唉,悔不该带二殿下到这里来,到这里来是投错了地方,元帅张山失利后,南国竟是无主战的战将了?修整了这么多天,依旧不能集齐兵马,如此耗下去,要到哪个时候才能使南兵进击朝歌?才能为国母报仇?

    唉,他们这样办下去,究有什么好处,老南伯侯虽死,他们切身的利益难道没有受到冲突,竟是如此海带,我和殿下在这里该怎么办?殿下还小,对母亲的仇正因在气头,若是因此而耽搁,让朝歌那边jianian贼当道,岂不是误了成汤江山的前程?

    啊,我该怎么办呢?难道在这里和他们耗着,把机会都丢失了,啊,以后可就失去了机会。罢了,罢了,我不能就在这里耗着,不如到殿下那里看一看,看他那里的情况又是如何?或者还是换一个地方,另找他侯帮助。

    各位,方相对南王鄂顺失望了,到这里来,有受骗上当的感觉,违背了他初送殿下前来的意愿,这时候他就想到了兄弟方弻,或是见一见大殿下,兄弟两个齐心,方能成就事业,各位,方相在南国虽然也是镇殿将军,但马元张山之流对他却是极少相看,无论多么重大的军事行动也不去通知他。

    啊,上面这些话,用简洁的语言说,就是南王一伙把方相和二殿下都架空了,只是在利用他们,借助殿下的威名拉拢下面的小诸侯而已。

    方相心中失落,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他顿生离别之心,在一日午后,他乃把言语试探于殿下。

    “殿下,南王首战失利?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嘛?这次他休养多天也没见动静,如此下去,皇后娘娘的血海深仇,何时能报?又怎么来报?啊,国家分裂,佞臣当道,又如何能除?”

    “方将军,行军打仗,血战沙场,这个事我也不知如何cao持,既有南王和马丞相张元帅两位倾心,我们何不乐得清闲?”

    彼时,二殿下在南王的安排下,正在一群少女中间逞英豪,玩少年间的游戏,十三四岁的人儿,对男女之情亦是朦朦胧胧,所以极其专心。

    那些女子尊南王鄂顺旨意,务必逗殿下开心,一个个玩的手段竟是无所不用其极。

    二殿下的心竟被她们所迷惑,把母亲的仇一时忘却了。

    其时,二殿下就把路途中爬山涉水,千辛万苦时的场景忘了。

    在路途中那些天,他吃的是山间野果,喝的是涧边溪水,累了,他伏在方将军背上,困了,他睡在方将军怀里,从朝歌出去后,几个月来他是衣不解,带不松。

    如今这些往事,殿下只当是一场梦,再不愿去想了,啊,他本是富贵种,哪能吃那些苦头?若不是因为母亲死的惨,在哥哥的带动下和父王闹翻,要拿他们治罪,他怎么能挺住,

    啊,那个苦呀,真不想再去回味了。到了南疆,这过的日子多舒服,呵呵,这样的日子才是他应该过的。

    生活在众美女间,他好不呷意,好不快活,这样的生活,比起他在朝歌时都犹有过之,他还怎么会想到离开这里呢?因而,当方相苦劝殿下离开时,根本是不能再打动他,双方言语难免就大了些。

    “殿下,这样一来,只怕你就丧失了志气。”

    殿下白了方相一眼,脸色始有不耐。他心中这会就有点烦方相。

    “方将军,你嚷什么?难道我这么大的人了,不知该如何去做,倒要你在这里指导?”

    在这里,每个人对他都恭敬有加,不敢有任何语言冲撞,独方相你仗着救命之功,说话敢大声,不讲究礼节?

    殿下恼了,想着对方相不理睬,忽又一想,方家兄弟都是这直性子,大嗓门,若不是如此,他们在父王的金殿上也不会反了。

    嘿嘿,二殿下不是无情的人,想到了这些,他对方将军也就生了愧疚,谅解了,他乃好言劝慰。

    “方将军,你莫急,此事着急不得,你放心,只要有我在这南国,你今后的荣华富贵,皆不可限量。”

    方相苦笑。殿下对南王鄂顺抱着幻想,难道他还不醒悟,不明白南王的用心,罢了,罢了,我且去了,不在这里耗着。

    于是,在一月明夜,方相不告而别。

    各位,本部书里就不再提到他,当然,第三部里他还会出现在牧野。

    镇殿将军走了,本也不是大事,多他少他都行,南王正要殿下安心,以便号令群侯。方相走了,他还很高兴。

    “走就走罢,在这里不一心,也是难处,他走了,我今后更可以放心而为,不用担心谁再持反对意见。”

    张山元帅休养了好几个月,再次发兵,这一次他可以说是势如破竹,直至三山关,如今,他又请了不少有道的高人,拿下此关已经是势在必得。

    当然,发兵如此顺利,张山非常高兴,大军初到三水关时,守关主将马方和邓秀也曾竭力抵抗,求援邓九公,但被南军一阵猛攻,马方最后是战死城下,邓秀亦是受了重伤。这一次他伤的不轻,被大杵子杵了一下。

    邓九公带着兵马出城,只迎来受伤的长子,心中自是慌乱,急忙退守到三山关,凭借山势险峻,高挂免战牌。

    张山强攻不下三山关,倒也没有办法。休整上报南王不提。

    且说邓九公迎得长子邓秀归来,见他血rou翻外,不禁倍感心酸,在战场上为将,生死已是置之度外,不是自己能掌握,邓秀虽是受了伤,能得一命归来却是不错。唉,上阵父子兵,难道我们父子的命运就该如此,血染沙场?

    想到这里,九公就问儿子,“儿呀,对方增加了哪些强手?马总兵又死在谁的手里?”

    邓秀伤痛在身,面对父亲的询问,他只能强忍痛楚回答。

    那一日,张山领着兵马到了三水关,马方和邓秀见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