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回起兵马张山为帅败判军婵玉发石 (第2/3页)
什么呢,他不在二百诸侯之位呀,呵,那他又是个什么人呢?竟敢在三军将士之前出声应阵? 说好听的,他只是一员偏将,说不好听的,只是一仆从,无名之辈,只见他紧紧跟随着通州侯姚元,站在身后,如姚元的勤务兵一样。 原来,他只是姚元收的义子,名字叫韦。本来,这里没有他插话的地方。但他却插话了。 韦见众将退缩,他挺身而出,“元帅,小的不才,愿意擒拿此人,拿下此关。” 既然插上了话,事情就落到了他的头上。张山元帅此刻也不把眼睛向别的地方望,只望着通州侯姚元。 这姚元在南方的二百小诸侯里也是排名在前的有数几位人物,平常作事一向眼高,心机颇深。当他见张山元帅眼盯着他,心里有些恼怒。 他就怒斥韦:“小孩子家,你知晓什么?嘴上没毛,办事难牢。” 但元帅点将到了他,他就得应,否则军法也难过,当下,他就转了头对张山元帅请令,“元帅,小侯愿摔本部人马助阵。” 张山听说,自是大喜,准了。 于是,姚元就带着手下精兵出阵,韦和刘忠在关下见面。 韦开口道:“你这妖道,仗何等法术?阻二殿下为母复仇的愿望。挡南王仁义之师,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当快快离开,可饶你不死。” 刘忠骂道:“你这哪里来的毛头小子,这点大的人儿满嘴狂言,倒是哪个山垭掉下来?嘿,不知死活的家伙,竟然把祖宗的训导撂到一边,做无父无君,不仁不义,反抗朝廷的恶举。” “好家伙,你不要多说,我们手底下见真章。” 双方语言不合,打了起来,刘忠念着诀,手中青铜剑一挽,一片剑花,把全身都罩了起来,更有一般壮汉在旁,围着他转悠,口中念着“天灵灵,地灵灵,无上法师显神明。” 这一边在气势上明显要比韦这边高强,姚元在心里就暗暗嘀咕,好小子,你是初上战场,什么规矩都不懂,可不要把我拖累了。 韦是楞头青,他见对方的气势,就愣楞的望着,啊,这是怎么了?做法事还是打仗呀?再看他使的兵器,和对方比起来很简单,只是一件铜杵,人家杵谷物的,一般都是木头的,他这倒好?不但是青铜的,还比那木杵都要粗。 他见刘忠的气势大,就抡起了杵,像风转一样转着,“老道,来吧,爷不怕你。” 刘忠就道:“好小子,你这不会是假的吧?” 韦毕竟年少,他也不晓避嫌,只接就说:“臭老道,是真是假你就试试吧。” 他这样说,刘忠倒是疑惑,按说真家伙都是深藏不露,他这莫是木头的,只是用来吓唬人。 刘忠心里话,凭自己多年的本事,试就试一试,不信他是真的,这么粗的家伙要是全铜制的,得多重呀,他怎么就抡得动?难道我手中这利刃只是切菜的,就怕了他? 他心中是这么想着,人也就不知觉的靠近了韦,手中剑只一伸就搭上了杵,两下里剑走银蛇,杵舞青光,就僵持上了,这时只听砰啪一声,啊,这是什么声? 原来是刘忠落下的声音。他摔在丈外,敢情已经昏死了。 好家伙,一招毙命,这是什么概念?力量悬殊太大呀。 这一下,守军那边可炸了营,那一众壮汉都已队不成排,“啊,刘师傅死了,可不得了了,这个小南蛮太厉害!” 他们见主将败了,就口中念着符,齐向韦围拢过来,韦使着铜杵,指东打西,指南打北,战在他们中间,以寡敌众,却也一时难胜,姚元又指挥着兵士,一同围攻上来,只一阵功夫,战场就收拾净了。 三水关这边的士兵可就惨了,腿长的还跑快些,尚且进了关,腿慢的,只恨爹娘没有给自己安双好腿,再来不及进关,马方已及时拉起了吊桥。 长话短说,刘忠所来武士被杀的杀,擒的擒,马方只有高挂免战牌,向三山关邓九公求援,备言南营中蛮小子厉害。 九公闻言,即令邓秀兄弟,婵玉,副将太鸾,陈真,黄元,贾成,一起披挂,准备上阵迎敌,一行人马方走下百多里路,只见一将伏鞍而来。 来的正是马方,到了跟前,滚鞍下马,拜在九公面前:“元帅,末将无能,南营那小将实在厉害,不守规矩,强行攻关,下官与副将刘环,刘郊,三个人犹抵挡不了他的铜杵。唉,刘氏兄弟已遭其毒手,幸末将自幼练就通臂神功,后背虽被杵了一下,尚保性命无恙。” 闻听南营中有如此之人,九公大惊失色,面呈忧愤,吩咐部下将马总兵带下去养伤,他则带领人马抢先占据有利地形,一切停当,张山先头部队亦到。 看到邓九公的营寨,元帅张山亦是感叹,顾左右:“人言邓九公将帅之才,果不其然,那一位将领为本帅见头阵?” 有偏将孙龙兄弟,他们和韦俱是一样的角色,在三军中都是小人物,他们看到韦首战得宠,就很是嫉妒。 当即孙龙向元帅张山请战,飞舞着手中剑冲了出去,邓九公身边的副将太鸾迎了上去,二人是龙争虎斗,你争我夺,好一场撕杀。 这正是,时时下冷手,处处抢先机。 双方战了有三十余回合,被太鸾寻一破绽,一剑刺中孙龙胸部。 孙龙再也挣扎不起来,流淌着鲜血,倒了下去,孙豹见其兄受伤,就从军中抢了出来,口中呼道:“那员将,别要伤了我兄长性命。” 邓九公长子邓秀提马上前,把他挡在一边,对他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