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回姜子牙西走渭水 伯邑考朝歌进礼 (第2/3页)
必须要把这里的情况托人传给大王呀? 或许大王高兴,就能放归? 对,只有这样,自己的这番功德才能宣扬出去被世人所知晓。 谁能替自己传递信息给大王? 黄飞虎将军? 不成,不成,自从鹿台,摘星楼建好后,纣王和各位美人常在那里玩耍,外臣已很难能见到了。 杨任与姜子牙?为了见到纣王,一个被剜了目,一个被棍责,而且,从朝歌那里传来的消息得知,近来纣王的脾气忽好忽坏,许多宫女无端便能送命,除了宠信所致,一般大臣更是不易得见。 唉,谁还敢去见大王呢,即便是见到了,如何措词,也很关键呀。 当今之际,唯有求着尤浑费仲两人,只有他们两人能求见到大王。帮助说上好话,或许能得放他归还。 但是,怎么能托上他两人呢? 比干丞相与尤浑费仲水火难容,要知道自己托了他们,还能有交情在吗? 唉,难,难,难。且放下这个心思了。 西歧每年前来朝歌进贡的人,皆往而无功,没有带来任何好消息,长公子伯邑考对父亲的安危就十分担心。 他生就书生气,白面儒雅,琴棋书画无有不精,整日和瑶池里的一干meimei吟诗做对,meimei们喜爱他的儒雅,皆戏称他为风雅公子。 有着瑶池美女的追捧,风雅公子的名声渐渐就传到了外界,在各个诸侯间传扬。 伯邑考本是忠孝之人,父亲这么长时间难从朝歌脱身,母亲太妃和祖母太姜因思念而日渐苍老,使他下决心亲自到朝歌去一趟,或许,昏王考虑到这人世间真情,法外施恩,让一家团聚。 再有,自父亲走后,西岐内部堆积了许多棘手的问题,极需要有能力的人来处理,也许,借这个机会,能当面向父亲求教。 伯邑考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祖母太姜和母亲太姬,又商之于群臣,上大夫散宜生,大将军南宫皆来劝阻, “公子,侯爷当日劝你慎重行事,你要多考虑,三思而后行,毕竟西岐这一方的政务还需你来处置。” “散大夫,南将军,父侯离开我们已经过去了六个年头,祖母和母后都积劳成疾。西岐因此而耽误许多进取的机会,散大夫,南将军,难道你们就忍心看着我们父子分离?” 伯邑考决心已下,众人都劝不下去,只能缄口。散宜生乃对伯宜考说:“公子,你实在要去,也是可以,但必要事事依我,方可前去。” “散大夫,你说吧,我依你就是。” “公子,此去艰险,一旦有失,让我们怎么对侯爷交代。” 散宜生情真意切,伯邑考乃对散大夫问:“不知散大夫怎么教我?” 散宜生说:“公子今去,除了带上贡品外,还须带上礼物送给朝中四位大人。另外,苏贵妃那里最好也要打点。” “散大夫,谢谢你,不知你所说的朝中四位大人,是哪四位?” “公子,岂不闻民间有谚,尤卿家,费卿家,怎与比黄卿家。” “啊,散大夫,我明白了,这民谚里的四个人物我倒听人解说过,就是指尤浑费仲两位大夫及其比干王爷黄飞虎将军吧?” “是呀,公子明白就好,这民谚是说呀,大王现在和尤浑费仲两位大人亲近,其实是有误的,他们怎么能和比干王爷黄飞虎将军相比,相亲近呢?比干是成汤之后,当今的王叔,黄飞虎将军是黄贵妃的哥哥。他们和大王连着姻亲,大王应该和他们多亲近才对呀。” “散大夫,谢谢你的教诲。我谨记在心,他们四位的礼物一个也不会少的。” “既然这样,我就放心了,公子,我这一关已经过去了,你再向老夫人和太老夫人禀明吧。” 听说儿子要远行,母亲太妃亦是不放心,虽说妇道人不应问国事,但母子连心,叮嘱是必有的。 “儿呀,你实在要去,必须有一妥善安排,我才能准你去,不然,我和你太姜祖母都是不会让你去的。” “母亲教训的是,儿子知道了。” 公子没有办法,他就想主意,送什么礼给昏王才合适,在他忧愁时,小meimei龙吉公主就想出以七香宝车赠送苏贵妃。 公子得了这个宝物,就对散大夫说:“散大夫,闻听大王最宠贵妃苏妲己,她美貌出众,无与伦比,我们家有一家传宝叫着七香宝车,乃是先祖所遗留,已经有千余年的历史了,今天,我把她送与贵妃娘娘,大王或许高兴,赦了我父也未可之。” 散大夫乃问:“公子,何为七香宝车,小臣怎么闻所未闻?” 伯邑考说:“七香者,盖此车乃檀香木,龙香木,黄香木,迷香木,丁香木,紫香木,楠香木所做,各为车辕,车轩,人坐其中,百香齐来,乐不忘返,昔轩辕帝曾坐此车大破蚩尤,今再加以华盖,饰以珍宝,即使昔日女娲娘娘的凤撵亦不过如此。” (各位,关于这里详细,封神第三部“一统天下”有祥解。) 散大夫道:“此虽然妙,然还须小臣再作一些计较,公子方能前往。” 公子应了,散大夫乃置一礼吩咐大将太颠送与费仲,置一礼由大将闳夭送与尤浑,这尤费二人皆是重礼,黄金白银,珍珠玛瑙,圭炔玉器,皆价值数万,另有稀奇土特产品带与丞相与黄将军,并各具疏带去,可以说疏具中言辞之肯切,话语之动听,再也没有超过它的了。 “两位将军,你们见了尤浑费仲两位大人,就这么说。” “尤大人,费大人,你们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乃是当今朝廷当之无愧的栋梁,大王离了你们那是茶饭不香,天下离了你们,水土都会流转不了,你们是大人有大量,不要因为我们侯爷当年得罪你而记恨,我们侯爷这些年在羑里吃尽了艰辛,他也遭受了报应,哎,这么些年下来,我家侯爷年纪已大,体弱已不堪驱使,老祖母太姜想儿子望眼欲穿,希望你们能达知大王,生出怜悯心,让侯爷得已平安归来,母子相聚,一家人得享天伦,若得两位大人仗言,我家侯爷得已归来颐养天年,则两位大人不醍是我西歧民众的重生父母,再造爹娘。” 二位将军得散大夫嘱咐,收了信简,拜别了公子,先行打点上路了。 散大夫的这一番安排,公子伯邑考知道了,很是感激,不禁大加叹赏。 “啊,散大夫真是心细,西歧有臣如此,何愁不兴旺发达,家声千载传?” 这日,公子上路,忽遇一僧者拦于途中,开口道:“公子,此去路途风险,你正逢冠望,不宜远行,况且,贫僧近日夜观天象,南斗北斗皆动荡不定,将星位不正,公子,你听贫僧一言,此去必多曲折。” “大师,你不要多说,无论路途有什么风险,我也要前去,我的父亲在朝歌受难,做子女的不在身边,怎么能尽孝道?” 僧者见拦阻不住,乃面向西方,双掌合心,拜了三拜,口中念道:“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长开智慧灯,普照大千界,浮复众生相,到处放光明,西歧公子为救父亲进关,其心可嘉,贫僧燃灯受师祖庇护,救难众生,说不得要为西歧公子尽心,相助他入关,嘛利嘛利,修唎修唎,摩坷修唎。” 僧者念了一通揭语,念完,又对伯邑考说:“贫僧乃灵鹫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