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因病妲己请尤浑 灵台作法三道人 (第2/3页)
这个话里透着诱惑,尤浑不敢胡乱答茬,低声言:“但凭娘娘吩咐。” 一句娘娘,把妲己唤醒,从姑娘家到苏美人再到到现在的苏贵妃,眼前的人,正努力把自己变为苏娘娘,万人之上的王后娘娘。而自己却从没有对他表现出什么,是不是有所偏颇? 想到这里,妲己语气亦发轻柔:“尤大人,你本是我娘家嫂子的弟弟,算起来和我也算是兄妹相称,往后凡事都不要太过拘泥了。” 尤浑低低的应声是。 “娘娘说的是,小人明白。” 妲己本着脸,接着说:“那时年轻,你叫着meimei,我心里是喜欢,唉,都过去了,只是这身份,没了人情味,今后,但要没他人在,你我还是兄妹相称,尤大人,你还叫着meimei吧!啊,尤家哥哥,太过拘谨,倒显得我们之间生分了。” 这个话出口,尤浑心如蜜糖,哥哥,哥哥可是随便叫的?这可是亲人之间的信息,敢情在这个时候妲己真的想求着他什么事? 尤浑是聪明人,应该知道妲己的想法,但他依旧不敢高声,口里只是诺诺而应。 “是,是,娘娘,娘娘,啊,meimei,妲己meimei。” 好久没有这样叫了,还能叫出口吗?能这样试一试吗?meimei,meimei。 “妲己meimei!” 他把头垂的更低,只觉得裆里似有了湿意,凉也似的,漉漉一片,连着衣裾,啊,这是怎么了?这多天怎么就沉不住气? 尤浑惊觉,坏了,难道真萎了,“师傅呀师傅,你那些药儿,是助了我还是害了我。” 妲己见尤浑嘴形在动,并不听清他说什么,她就说:“尤家哥哥,你在说什么,有什么话你就说出来,不瞒哥哥,meimei今日请哥哥来,是有一事相求,啊,这个事怎么说呢,想了好久,还是告诉哥哥,meimei也不怕丢人了,只是,哥哥可别笑话,这个事说来羞人,meimei不好说,哥哥,却是凭的奇怪,近来不知何因,meimei很是不舒服,啊,皮肤上不舒服,不但这样,有的时候,手脚都麻木了,这里还起了一层红红的小点,哥哥,你看,就是手臂手面上亦起了一片片扁泡,大王知道了,也曾让御医前来,但也看不出所以来,开了汤药吃,却是旧的好了,新的又现出来。哥哥,如此情形,大王见了,现在也是多天不再到这里来,哥哥,meimei实在是委屈,不说出来无人知道,说了出来meimei却是羞的慌,大王近来疑神疑鬼,见meimei身上如此不净,对meimei也是堤防,怕带来不洁。哥哥,真不知何因,meimei却没敢对别人多讲,就算是王贵妃在这里,meimei也没有透露过。” “啊!还有这事?” 尤浑吃惊,还有这样的事,御医竟然看不好这个病?难道,这其间有什么阴谋? 他冒了汗! 这时候,尤浑感到下面捂干了,已经不再湿漉,就放开声音,道:“娘娘,果真如此,大王已经多天没有来?啊,娘娘,确实奇怪,且待为臣……哥哥,细细查明。” 妲己放了心,她道:“如此就有劳哥哥了,meimei在这里先谢了。” 说着她还真是礼拜了一下,尤浑吓白了脸,赶紧说:“meimei放心,这在小臣,哥哥,看来,不是什么大事,明日即请几位神医来查。” 妲己高兴,让鲧娟为尤浑伺凳。 “哥哥,你坐下来说话。” 啊,这是更近乎了,尤浑身如煎熬,不敢抬头,也不敢落坐,依然是站着,说了几句家常话。 “meimei,你要多保重,这或许是有人在那里捣鬼,哥哥,定会想办法,还把大王拉到你的身边。” “哥哥,真是如此,meimei先谢谢了,啊,叫meimei怎么来报答。” 妲己的话,尤浑听在耳里,实在是难受,他起身告退。 “meimei,今日天也不早了,哥哥告辞了,且容哥哥回去想办法。” 妲己挽留。 “哥哥走好,若能查明事端,日后,小妹自当答谢!” 尤浑低头,再应声是,遂躬身而退。 妲己略感失望,自十六岁进宫,她头一次感觉这么无助,十六岁,自己还是青涩的时分,纣王给予了第一次,和众位美人疯狂了两三年,那时节,夜夜笙歌,天天榭舞,尤大人的双目是炙炙生光,追尾着她的身姿。 这一阶段以来,大王常在养心殿,这是因她身上有着难言的疾病,尤大人怎么也越来越胆小,见着了她连头也不敢抬,好象她是一个什么妖魔? 妲己伤怀,看着自己的皮肤,仍是当初那样白嫩,只是这上面的片片究是什么?红肿,水片,吁痒,她不禁叹息,怅然走出宫门进入庭院。花圃中,迷人的小花,似期待她的爱怜,禁不住她又伸出手来。 这日,尤浑请来了高友乾,杨生,李新霸三位道长,推荐于纣王,“陛下,他们三个皆有一身本事,可以解陛下近日之烦恼、、、、、” 纣王听闻,大喜过望,一扫多日来的晦气。原来,这三个道者,一个会看风水,一个善于请神灵,一个善治百病。 崇侯虎承担建造的灵台,土方已完成,纣王就让高友乾来看灵台方位,有无不当之处,又让杨生求取过往神灵帮助。 灵台雏形已成,台突西南向,北有一高楼,上挂摘星楼大牌,巍峨直入云天,远方一池与高台遥遥相对,高道人看到这里,乃对纣王奏道:“陛下,此台当为正南留阶,远方大池,与它相对,正合阴阳之数,真是好建筑构造,陛下,臣建议在大池左方再挖两小池,使三池成鼎足,其更显陛下之威势,陛下,灵台可取鹿台为名,三池分别命名为酒池,虿池,rou池,与摘星楼刚好合为五行,五行者,乃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生,一气化阴阳,使陛下在此心旷神怡,万事通畅,陛下和娘娘此后更是相亲相爱,万事吉祥,陛下,此鹿台为金,高楼为木,酒池为水,虿池为火,rou池为土,正合五行,陛下,高楼灵台位置已定,三池绝不能混乱了位置,世间万物既相生又相克,必要顺其理,明其意,方可用好五行,这五行的位置千万不能乱,一但次序错乱,它就表现出来,五行相克者,木能克土,火能克金,土能克水,金能克木,水能克火,若是三池位次不顺,也就导致诸事不顺,陛下,用好五行,万事顺吉,成汤江山得已永存万年。” “还有如此奥妙?高爱卿吉言。” 纣王听高友乾语不停顿,妙处不断,很是动心,谢过了他,复又让杨生上台。 杨生登上鹿台,指挥道童十二名立于四周,遂开始作法,只见他披发执剑,口中念念有词,刹时气煞阴风,凄迷之雾弥漫其间,道长行动间,衣阙飘舞,阴风阵阵,靡靡之音不断。 小道童一旁助威,其间穿行,嗨嗨之呼声也是不断,即便纣王威势若此,亦觉是心有余悸,暗道果是好道行,好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