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路上作诗!悯农问世!(下) (第1/1页)
第171章路上作诗!悯农问世! ······ 其实陈朝拒绝秦政的提议,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想进入上将军府,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丝蛛丝马迹。 以前,没有人在他耳边提及上将军府之事时,陈朝其实并不怎么在乎这些。 可是,秦政出现后,就不可避免的提及了很多关于上将军府之事,不禁的便是引起了陈朝心里的变化。 他心里那昔日被埋着的情感,竟有一种要破土而出的感觉。 上将军府被灭,在以前,于陈朝而言,不过是一个不相干的故事。 现在,完全不同,他心里会很不舒服,会有些难受。 特别是近日,他每日休息时,脑海中都会不自觉的浮现上将军陈海,还有上将军夫人的音容笑貌。 陈海有着一张坚毅阳刚的脸,平日里不苟言的脸,在看到陈朝时,都会第一时间露出笑意,眼中满是慈爱。 用陈海的话说,世上能让老子高兴的只有两件事情。 一件是看到我的夫人! 一件就是看到我的儿子! 只要看到他们,就是天塌了,老子也能笑出来。 ······ 陈朝沉浸在过往的思绪中,久久无法自拔,直到马车一顿,陈朝才是恢复过来。 “下车吃些东西吧。” 秦政淡淡说了一句。 秦政的护卫迅速地搭好了临时的帐篷,秦政带着陈朝进去。 严铎和王浑也被叫了进来。 四人一起用餐。 都是些简单糕点,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味道还不错。 只是有些干,一直在掉渣。 外面不远处,有吵杂的声音响起。 透过帐篷的缝隙看去,能看见官道旁的田地中,有农民正在忙着耕种的场景。 一个个身形单薄,更是出了长林封地地界,这里的农民相对较穷,隐有衣不蔽体之意。 好在天已经暖了,不但不冷,一番忙活,还出了些汗。 望着头顶散发着热浪的日头,不住地擦着额头上的汗水。 看到这一幕,陈朝心里有些感触。 这一世的农民,不像他那一世,这一世的农民太辛劳了。 说实话,这样的场面让他有些心疼这些农民。 秦政也有些感触。 “这还是朕第一次见到农民耕种的场面呢,他们很辛苦啊。” 陈朝道:“岂止是辛苦,简直是在受罪。他们不但身体累,心更累。没日没夜的辛劳,可最后的收获,与他们的劳动相比,根本不成正比,能勉强吃饱就不错了。” 这话说的秦政微微一愣。 严铎若有所思。 王浑不禁哼了一声,道:“贱民如蚁,这就是他们的命。” 听着王浑的浑话,看着他满嘴糕点渣,陈朝气的险些没忍住给他一个耳光。 “王将军这话从何说出,人生来便皆是平等,何来贱民一说?” 陈朝沉着脸道。 王浑道:“不知礼仪教化,不是贱民是什么,陈姑爷不信可以过去问问他们,他们识字吗?还有你看看他们穿的那是什么,连身体都遮不住,说他们是贱民简直是抬举他们了。” “啪!” 这一下,陈朝真是忍不住了,一巴掌重重扇在王浑的左脸上,顿时间,王浑脸上出现五道血色指印,嘴角溢出。 陈朝的手背都打疼了,没错,他是抡过去的。 比正常的扇耳光还要重。 “你敢打朝廷命官,你找死!” 王浑捂着脸怒了,怒吼着:“现在可不是在江左盟,不是在长林封地了,你当本将军还会怕你吗?” “打你是轻的,王浑,你若再敢满嘴喷粪,朝爷我弄死你,信不信?” 陈朝怒喝王浑,气势十足,更加可怕。 “国君,陈朝他......” 王浑不甘。 “啪!” 结果,告状不成,竟换来秦政一记重重耳光。 比陈朝打得还狠,直接把王浑给扇出一米多远,王浑满是鲜血的嘴里竟是掉出几颗牙齿来。 秦政不怒自威,冷视王浑,吓得王浑全身颤抖,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只是恨恨地看着陈朝。 “看来国君,还真不是昏君。” 陈朝似在打趣道。 秦政看着陈朝道:“朕从未将朕的子民当过贱民看,这只是王浑这等浑官的看法。陈朝,你不必如此嘲讽朕。” 陈朝道:“国君能这样想最好,可在草民看来,国君似乎也只是没把你的子民当贱民看,却没怎么把他们当回事吧。 难到国君不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万民归附,方能江山一统。 难到国君不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 你身为国君,不该为这些生活困苦的子民做些什么吗?” 陈朝紧紧盯着秦政,继续说道:“国君还记得我说过我父亲告诉我的那句话吗?” 秦政微微点头,道:“效忠明君,护佑百姓。” “不错,就是效忠明君,护佑百姓。草民不但记得,而且一直放在心上,也想这样做。 能力不济时,自多说无益,可有了能力,就不会什么也不做。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草民能力微弱,但还想为这些百姓做些什么,更希望身为一国之君的你,能为这些百姓做些什么。” 陈朝瞟了王浑一眼,便是收回,继续说道:“王浑说百姓是贱民,不识字,不懂礼,甚至是衣不蔽体,还真是只有王浑这样的人能说出来的话来。 他们没有学堂可上,如何识字,如何懂礼,没有钱财如何购买衣衫? 这些事情,不是国君一句不把他们当贱民,就能解决的,你要从行动上为他们做些什么才行。” “陈朝,现在的王朝的情况,你认为朕能为他们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秦政有些无奈,国库吃紧,能做的有限。 陈朝道:“至少该让世人明白这些农民的不易,懂得他们的辛苦,你身为国君,一旦你以身作则,下面的人必会有大部分人逐级效仿,懂得尊重这些农民,懂得他们辛劳和付出,一旦形成一种风气,加上朝廷相应的政令推出,必能改变这些农民的生活状态。 届时,国君必得子民爱戴,如此一来,江山才能稳固。” 秦政道:“依你之意该怎么做?” 陈朝没有回应,露出思索之决,过了片刻,他捡起一块小石子,弄平一处地面,在上面写出一行行字来。 国君秦政,还有严铎,甚至是王浑都忍不住好奇凑过来看,三人看着那不知是何字体的文字,但却写得出奇的好的字,忍不住跟着轻声念了出来。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是一首诗,一首让秦政和严铎,即便是王浑这等浑官,都不由为之一阵的诗。 三人一个个震憾地看向陈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