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神诗现世!逆转危局! (第1/1页)
第137章神诗现世!逆转危局! 封住他们的嘴,如何封,如果真是像陈朝说的这么容易,事情就简单了。 现在不管是江左盟,还是林家都已经被逼到了绝路。 现在命悬一线,如在悬崖变漫步,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万丈深渊。 粉身碎骨。 各势力家主并不相信陈朝的话。 即便是林正、丘红瑶、林英男、林子英、林大,徐刘两家皆是如此。 虽然他们知道陈朝不凡,足智多谋,可这一次不同,对手太厉害,可是堂堂朝廷大员严铎,更是极擅权计之人。 从他一连的动作不难看出,严铎的可怕。 先是利用李成挑起江左、江右两盟的冲突,之后又是散布谣言,逼的双方没有退路,现在又是来了一记重拳,直接把此事的话语权拥有者的后路堵死,逼的你不得不战。 这种局面想做到像陈朝说的,退的大张旗鼓,退的正义凛然,怎么可能? 陈朝的话如果是为了安慰大家还不错,真实施起来完全不可能。 “岳父大人,您若是信我,此事交给我来办。” 陈朝起身抱拳一脸认真道。 “好,朝儿,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处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必有任何顾虑。” 虽然不相信陈朝能逆转局面,但林正还是选择支持陈朝。 何况局面已经如此,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了。 众人见林正同意,也没有反对。 皆是抱着任凭陈朝折腾的意思。 陈朝看出众人的心思也没有说什么。 …… 夏尊命令王旬带着王家人大肆翻耕,同时命令方云志带人戒备,准备随时应对江左盟的攻击。 一副风雨欲来的架势。 严铎派人进入两盟争议之地,暗中监视。 道台府内,严铎负手而立,看着挂在墙壁上的江左江右的地图,心里已经在谋划着,一旦两盟相互残杀后,道台府的府兵和军队如何快速占领两盟之地。 但他笃定一点,江左江右两盟,灭亡是一定的。 殊不知,在夏尊和严铎一番准备,等着大战一场时,陈朝确实带着十几个人前往争议之地。 当看到陈朝只带着这么点人前来,夏尊愣住了,什么情况? 就带这点人来夺争议之地吗? “云志,你过去看看。” 夏尊吩咐道,依旧没有见陈朝的意思。 方云志带人过去。 “陈朝小儿,你带这么点人是来找死的吗?” 方云志盯着陈朝满是轻蔑道。 他对陈朝充满了好奇,知道陈朝有些本事,但是更多的还是不屑。 他是军人出身,是武将,故而不喜欢工于心计之人。 “方兄误会了,陈某今日来此,可不是来打架的,再说江左江右两盟亲如兄弟,有什么好打的。” 陈朝压下心中怒火,脸上带着淡淡笑意道。 “亲如兄弟,放屁…陈朝,你不会又在打什么鬼主意吧?” 方云志自然不会相信陈朝的鬼话。 “方兄,我说的可是真的,我们江左江右两盟唇齿相依,自然就是兄弟,我知道你不相信我的话,不过,我会让你相信的…把人带过来。” 随着陈朝一声大喝,林子英和林大将李成带了过来。 “跪下!” 陈朝厉声大喝。 李成双腿一软,加上林大用力一按,他扑通一下跪了下去,全身伤没好,痛的不禁咧嘴叫出声来。 “方兄,我知道你是夏盟主的心腹,有些事和你说也是一样的。 这人叫李成,此次的事情就是此人引起,我现在将他交给你处置,如何惩罚全看方兄之意。” 陈朝满脸真诚,看的方云志一愣一愣的,啥情况? “陈朝,你想做什么,你的阴谋诡计对我们没用?”方云志诧异片刻,便是喝斥道。 陈朝不禁淡然一笑,自怀里拿出一封信来。 他递到了方云志的手中。 方云志明显又是一愣,倒是接过,他打开一看就愣住了。 这是一份契约,关于争议之地的。 契约的内容,让看过的方云志满是不敢相信之色。 “江左盟要让出争议之地?” 契约内容赫然是清清楚楚写着,江左盟让出潮云江东部千亩良田,从此后归江右盟所有。 签字人乃是林正,后面还有江左盟盟主印章。 “方兄,这盟主印章可是盖着呢,断然不会有假,你只要把契约交给夏尊盟主就好,我江左盟从此刻起不在争此地。” 陈朝一脸认真地道。 方云志已经完全愣在当场,半晌才是反应过来。 “为什么?” 他忍不住问道,他们已经做好了和江左盟大战的准备,而且流言四起,江左盟必定会出来一战,可谁能想到他们居然让出了争议之地,他们江左盟不要面子,不想在江湖上立足了吗? 现在江左盟这样做,无疑是在怯战啊。 这会成为江湖中人的笑柄,这是江湖行事大忌。 江左盟这样做,只会让他们走向没落。 可方云志有些怀疑,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方兄,告辞。” 就在方云志疑惑怀疑之时,陈朝说了一声,便是带人离开,只留下跪在地上全身战栗的李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对于李成会遭到怎样的惩处,陈朝根本不在意,这种人死不足惜。 “盟主,江左盟这是什么意思?” 方云志将契约交给夏尊疑惑道。 夏尊道:“量他也耍不出什么阴谋来。” 突然,走出一段距离的陈朝声音高声响起。 洪亮有力。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是一首诗。 此诗一出,夏尊、方云志等江右盟之人不禁皆是神情一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股情绪瞬间在江右盟人的心中蔓延。 好一个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江左盟前来之人听到这首诗,神情震撼,眼睛皆是大亮。 这首诗写的绝啊,写的妙啊。 简直是直指人心,引人深思啊。 更是道出了此次江左盟让出争议之地的原因。 我们不是怕,而是不想手足相残。 更在众人震撼于这首诗之时,陈朝的声音又是响起。 “江左江右争地伤,让它千亩又何妨,明关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大明王。” “轰!” 第二首诗出,瞬间如掀起惊涛骇浪,众人神情又是一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