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驸马_第68章 大事不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 大事不好 (第1/1页)

    这个消息,就像是狂风一般,片刻就刮遍了各个官署,传遍了皇宫大内。

    官员们见他连棺材都抬来了,立刻就相信了薛文誉贪墨灾粮、苛待百姓之事。

    此时,朝中许多官员都是弹冠相庆,并迅速赶往午门前,声援这个嫉恶如仇的清正官员。

    事情传开后,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坤宁宫内,李徽正和吴氏说着私房话。

    今天,是儿子第一次离开皇宫,两口子不免有些患得患失。

    不过,他们还是耐着性子,没有刻意派人去打听李策的行踪。

    况且,两人对薛文誉还是比较放心的,他心性不坏,做事也很有分寸,而且有勇有谋,是有几分真才实干的。

    赈济几千灾民,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事,李策只是去走个过场,有薛文誉看着,定能万无一失。

    只是,聊着聊着,李徽的右眼皮就跳了起来,而且他似乎还产生了幻听,隐约觉得有人在宫外叫骂。

    “皇后,你可听到什么声音?”李徽不禁问道。

    吴氏起身,走到窗前聆听片刻,忽然道:“陛下,似乎有人在宫门前喧哗。”

    “这就奇怪了,谁人敢在宫门前喧哗?”李徽沉吟道。

    正当两人疑惑不解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了!”王狗儿脸色苍白的跑进来,“啪”的一下就跪在了地上。

    这句话传到李徽耳朵,他本能的就想到了李策,冷汗登时被吓了出来。

    “可……可是太子遭遇了……不测?”李徽惊慌的问道。

    吴氏也是大惊失色,听李徽这么一说,只觉腿上一软,直挺挺的就倒了下去。

    幸好李徽离吴氏不远,连忙将她扶住,才没有摔到地上。

    王狗儿也吓了一跳,等宫女们将吴氏扶到榻上坐下。

    他才哭丧着脸道:“回禀陛下,此事和太子无关,奴婢听说,午门前有官员抬棺死谏!”

    听到太子无事,李徽立刻就炸了,对着王狗儿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你这狗才,既然太子平安无事,敢说什么大事不好!”李徽边打边骂道。

    那边的吴氏闻言,揪起的心也跟着落了下来。

    当听到有人抬棺死谏时,吴氏强撑着上前,拉住李徽的胳膊道:“陛下,这抬棺死谏,乃国朝未有之事,恐怕是出了什么岔子……”

    被这么一提醒,李徽马上反应过来。

    抬棺死谏!

    这个词太久远了,久远到他听到这个词,根本就没想到此事的深意。

    在前朝,就曾发生过一次抬棺死谏之事。

    那是康武帝执政后期,他荒yin无道,穷奢极欲,搜刮天下财富,大肆修建豪华行宫,日积月累之下,以至于财政空虚,民怨四起。

    当时,御使大夫寇宽屡次上表,请求康武帝停止修建行宫,却毫无例外的被驳回。

    眼见大厦将倾,寇宽效仿史书中所载旧例,抬着棺材到午门劝谏。

    哀求了半日后,康武帝却依旧不闻不问。

    寇宽眼中含泪,撕下衣襟,咬破手指,写下了遗书。

    在围观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寇宽猛然起身,奋力撞向棺角。

    一声闷响后,寇宽血洒满地,气息渐渐停止。

    朝中官员都被他的义举所感动,纷纷在午门前跪下,请求康武帝纳谏。

    半个时辰后,这份鲜血写就的遗书被送到康武帝案前。

    寇宽的遗书中,并没有写任何私事。

    遗书的前半部分,叙述了康武帝执政前期的丰功伟绩,缅怀了自己对康武帝的敬仰之情。

    中间内容,笔锋急转直下,用煌煌之言怒斥康武帝各种倒行逆施行为。

    最后几句,写的是他对康武帝的殷殷期切,希望康武帝能反思过错,找回曾经的自我。

    “若陛下能从谏如流,微臣虽死无憾!”

    这句话,是这份封遗书的结尾,可谓是字字泣血!

    康武帝看完遗书,罕见的沉默了,寇宽的遗言,刺痛了他这个皇帝的心。

    思过三日后,康武帝幡然悔悟,立刻下令停止修建行宫,并以官员的最高规格厚葬寇宽!

    在大乾编纂的康朝史书中,有单独的篇幅记载了此事,史称“寇宽死谏”!

    抬棺死谏,对官员来说,是一件无比肃穆的事。

    但对皇帝来说,却是一种侮辱。

    因为,只有那种昏庸无道的皇帝,才配享有如此规格的谏言方式!

    而他李徽,竟莫名其妙的享受了这个待遇。

    这,让他如何不怒?

    “去,给朕问来!”

    李徽双目通红,喝道:“朕……究竟有何失德之举?”

    王狗儿跑的很快,从坤宁宫到午门,弄清事情真相后,又快速返回坤宁宫,前后不到一盏茶时间。

    “陛下,劝谏官员是太子洗马沈志云,他劝谏陛下诛杀国贼。”王狗儿张口就道。

    听说和自己无关,李徽顿时松了口气,也对,抬棺死谏也不一定是针对皇帝的,他是被“寇宽死谏”的史料给吓到了。

    “国贼是哪个?”吴氏都不禁好奇起来,官员们内讧这还是第一次。

    王狗儿看了看李徽,缩着脖子道:“是薛驸马……”

    “什么!”两口子同时站了起来。

    这薛文誉不是正在安置灾民吗?

    怎么这时候却有人要弹劾他,还上升到了国贼的高度?

    “你这狗才,还不将详情细细道来。”李徽气道。

    当下,王狗儿就像倒豆子一般,将自己打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听完后,李徽沉默不语,脑中开始分析着此事其中的利害。

    作为赈灾副使,薛文誉的职责,就是安置灾民,让他们吃饱穿暖。

    仅仅上任两天,就传出了这么一个消息,让李徽都不禁头疼起来。

    薛文誉每日让灾民以稀粥度日,此事肯定是真的,沈志云不会编造这种事来污蔑他。

    但要说薛文誉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贪墨了赈灾粮食,李徽是不相信的。

    毕竟,这才两天时间,他哪里来的及行动。

    但是,他不给灾民吃饱饭,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不成真如沈志云所言,他是为了将粮食省下,待日后找机会贪墨了?

    “就算不是贪墨,但他苛待百姓,对赈灾钦差来说也是重罪,就算他是驸马也脱不了干系啊!”李徽不禁想道。

    “来人,速去将薛文誉召回,就说朕有十万火急之事询问。”在殿中踱了几步,李徽忽然说道。

    正巧此时,琳琅公主进了宫殿。

    听说薛文誉要倒大霉了,她便自告奋勇,表示要亲自去捉拿薛文誉归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