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剑流影_二百四十九举目难瞻天地尽,天涯何处容他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四十九举目难瞻天地尽,天涯何处容他身 (第4/4页)

脉,他那掌力不比凡俗之人,师父纵使想尽办法,这把年纪,也是回天乏术,师父怕你难过,就没告诉你。后来呀,端木静那女娃挥剑自戕,情急之中,她性命难保,片刻耽误不得,用药已是不及,为师唯有用内力为她延续一命……”

    言说未尽,天一老人惨然苦笑,叹道:“为师寿元已经到头,正如雪上加霜,迟早要去,又何必把这一身功力也带走?”伸手摸了摸柳枫的头,道:“目今了去一桩心事,剩下的,你它日若有空暇,就多照顾泗义那孩儿,你们都是为师门下,为师归天在即,再无机会多做交待,只望你们师兄弟二人齐力同心,互相敬爱!”

    柳枫含泪遵从,突觉天一老人身子向前一冲,手臂垂落,头也倒向一旁,柳枫诧异至极,探他鼻息,已然气绝。

    数年来,恩师就像他的亲人,情谊之厚,远非外人可以想见,恩师也待他如同己出,隐隐之间,老人也是他人生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而且老人倾囊相授,恩情莫可名状,自己俨然就是半个老人的生命。

    换句话来说,他之所以能有今日地位,老人功不可没,却就这样离去。柳枫霎时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哭了一阵子,他跪在老人的遗体前拜了几拜,突在深夜中挟起老人,冲上山。

    他一连奔了数里,才找着个幽静所在,缓缓放下老人,刨了个土坑,将老人尸体埋了,以木牌立碑,在坟前守到日上三竿。

    下山时,经过天绍青坠崖之地,他孑立崖边,望着山谷深深,只觉得亲人个个不在,当真是孤家寡人了。

    昔日与师父的一幕幕,与天绍青的点点滴滴,交融在一起,出现在他面前,他孤身立在那里凭吊,颊面留下了眼泪。

    但柳枫忍住哭声,沉痛地回忆了一会儿,突然人如飞鸟,向山崖方向,呼地一下落出。

    柳枫当然也没有死,他只是冲出崖边,攀着石壁下去,期间险阻无比,几次手指打滑,抓不住陡峭的山石,会滑落数丈,才能勉力找着落足点,真真是死里逃生。

    他五指紧紧把住石崖,时而依靠轻功,使身子灵便,借着一股冲劲,看准下方苗头,可落数尺,终于看见了谷底,他身形一折,宛如木叶般落地。

    只听扑通一声,他落入一片湖里,激起水花四溅。

    但他彼时一切动作,都是自然反应,脑海昏昏沉沉,还是空白,只有一个信念:“青儿在哪里?是否还活着?”

    他就下到水底搜寻,时刻紧绷着心弦,不敢放松一分,生怕错过什么,或者悬起的希望,又落回原点,变成失望,看到个自己害怕接受的事实。

    寒天里,湖水冰凉,好在有天一老人的内力护体,他一时还不至于有事。

    然而寻找数遍,他什么也没有看到,就又来到岸上,四下瞥视,不时在周围走走停停,直至出了深谷,也一无所获。

    柳枫才要抱着一线生机,当做天绍青无事,忽在前方谷口见到两具弃尸,他的心就悬了起来,屏住气息,壮着胆子走近,果然那就是一男一女的身形和衣着。

    柳枫满心颤抖地看了看那女尸,看到面貌时,突然一愣,只因**迸裂,已模糊难辨,身躯也已溃烂不堪,但那身衣裳,确实有些像是天绍青穿的。

    他回看男尸,也是差不多的样子,那一刹那,柳枫整个神智全失,只觉浑浑然,似乎这个世界,已经不属于他,喉头发出一种嘶哑之声,只有他才能听到的哀鸣。

    山风溢劲,挟裹狂卷之势,打起他的衣角沥沥作响,柳枫不觉难受更甚,过了数个时辰,才醒转过来,忽的扔下那两具尸体,狂奔而去。

    后来垒坟埋了死尸,他去了苏家,探问苏乔有无回府。

    柳枫不相信面目模糊的尸体,会是他们。

    从崖顶摔下来,的确有可能摔成那般模样,但他却告诉自己,天绍青一定是摔在湖里。

    他认为程品华在欺骗他,拿了两具假尸体顶替,那么天绍青究竟是生是死,身在何方,必须找程品华一问究竟。

    柳枫心智已然迷乱,然也许亦可以说他异常清醒,回京的路上,他都在思量着京城的变故,但他回去,却一切安然无恙,只有柳敏儿躲在暗处,远远瞧见他进府,松了口气。

    满朝之人,是比较在乎他的生死,可他上殿时,并没有多少人现出开心之色,皇帝也一样,还对他出现颇为意外。

    那一天,下朝后,他就在思索着李清尘的话,在这个地方,他确实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即使有一些与他有交情的,或怜悯的,在皇帝跟前,也说不上话。

    大势去时,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这朝廷中人,已经不再如当初那么需要他,他继续呆下去,极易招致祸难。

    李清尘说的对,既然皇帝早有忌惮,朝廷难以立足,何不暂且隐退?

    正好他已有寻找青儿之心,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但柳枫不是个完全背离信念的人,他盘算着找到青儿,带她一同享福,他要让青儿分享他的成果。

    是以他略作沉思,又返回宫里去了,还是将早已准备好的奏章递于皇帝。

    皇帝听说他陡然要走,本也是求之不得,盼也盼不来的事,但从未想过他会自愿提出,一瞬间还觉得心酸,兴许真有冤枉他的成分,想想他以前立下的功劳,自己还曾许诺,待他如兄弟。

    如今事已至此,李璟瞧着他半响,也有不舍,就问他这告假还乡,前往江湖寻妻,要历时多久?还说天下好的女子何其之多,为何要为个女子而隐退。

    柳枫说道:“非是隐退,只是暂别朝堂,日后天子若有需要,或待臣找到青儿,定会回朝复命,重新为陛下效劳!”

    其实皇帝也是起了怜慈之心,才转而改了措辞,可是柳枫知道,皇帝并非清醒之下挽留自己,也可能是做做样子,而待自己果真留下来时,必为皇帝轻贱,还当自己这是刻意演戏。

    柳枫当下拜倒在地,恭揖道:“陛下应该知道,臣这辈子不是为了女人而活,虽然那样的生活是臣向往已久的,但臣不敢奢求,情虽醉人,也可以杀人,梦虽是甜美,可是这些是不属于臣的。”

    李璟这时也没心思留他了,仅仅念及他的一腔痴心,真诚地感喟道:“那卿家你何苦还要去找那名女子呢?何况此刻,她也许已经和另一个男人走了,纵使你找到她了,又能改变什么呢?”

    柳枫坚决道:“不会,这个世上,谁都有可能背叛臣,但是她不会!”

    李璟听了这番话,半响没言语,也不知柳枫这话有无话外之意,否则这背叛又是何指?

    不过李璟再没拦阻他,柳枫走的那一天,燕王李弘冀亲自送出十里,在城外一间长亭里为他备上几杯薄酒,并承诺道:“大哥,珍重,时过不久,我一定讨到圣旨,让你回来!”

    柳枫苦涩地笑了笑,也未拂逆他的好意,之后,就甩一甩衣袖,消失在尘烟里,只留一个漂泊的影子,在远处与苍黄的天地相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