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安静 (第1/2页)
静夜已深,风平无浪。 七艘法国东印度公司名下的武装商船,趁着夜色,排成纵队,鱼贯而行,从西南方直接插入澎湖湾。 站在旗舰指挥这只船队的,不是东印度公司的全权代表白津。他已经被陆炎秘密的劫持,藏了起来。 任何对中华大地图谋不轨的洋鬼子,第一时间就要扑灭他的痴心妄想。 现在是陆炎全权指挥着这只舰队。 陆炎暂时还想留着白津的性命。 对付这些西方国家,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夷制夷”。 在大里杙庄外出现了法国、英国和荷兰的传教士。 在鹿港遭遇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雇佣军。 这些洋鬼子,就像一群秃鹫一样盘旋在这个庞大帝国的头顶。在这个帝国还十分健康的时候,这些秃鹫只是远远地旁观。而一旦这个帝国有崩溃地迹象,这些秃鹫将毫不犹豫地从高空俯冲下来,争先恐后地啄食帝国的尸体。 大清帝国的问题,永远不只是内部的满汉矛盾问题这么简单。 留着白津的性命,暂时不与他背后的法国人起冲突,这是陆炎深思熟虑过的。 现在他的目光转向了船队东北方向,那里有澎湖列岛的中心大岛——大山屿。 上面有澎湖的治所——马宫城。 这是今天晚上的主要攻击目标。 陆炎并不会海战,但是他心理还是有些底的。所有的战斗指挥原则,归根结底就一句话,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火力投射在正确的方向。 陆炎脑海里浮现出了几场著名的战役的情景。这是他的父亲在家里拿着各种道具当棋子,给他做的简朴的战棋推演。 首先映入脑海的,是亚历山大大帝的高加米拉之战。 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波斯军队的攻击,马其顿军队的将士徘徊在崩溃边缘。但是就在波斯人露出阵型破绽的一刹那,一直按兵不动的亚历山大,率领他的近卫骑兵方阵冲向了波斯皇帝大流士的中军。 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火力,投向正确的方向。 若是亚历山大耐不住性子,将自己的近卫骑兵过早地与地方纠缠,那么他必然等不到对方阵型出现破绽的时刻。即使等到了,他也没有足够的预备队去完成这项载入史册的光荣任务。 一阵微风吹过,落下点点雨星,碰在陆炎的脸上。 开始下雨了。 陆炎将思绪拉回来,观察着风向,观察着雨势。 下雨,对自己有利。陆炎不禁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 船上的火炮,全部是放置在中间两层甲板的炮位上,并不会受到雨淋的影响。 而清廷如果的炮台,全部暴露在雨势之下,一定打不响。 想到炮台,陆炎忽然又想起另一个让人不快的战例。 甲午战争的黄海海战。日本将他们的四艘最新最快的巡洋舰编成了第一游击队,与本队分开单独行动。 虽然乍一看来,这变成了分兵作战,很有可能犯了兵力不集中的大忌。 有可能被各个击破。 然而,第一游击队充分发挥了航速和火力的优势,迅速击垮了北洋水师的侧翼,再与本队合流,围攻定远和镇远。 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火力,投向正确的方向。 陆炎一直在咀嚼着这句话。 目前岛上的局势已经陷入胶着。义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缺乏专业的军事技术以及攻城武器,无法突破府城的城墙。 而台湾镇总兵柴大纪和福建水师提督黄士简,看来也是带兵无方,并无力打破这里的围困,只能依托深沟高垒,负隅顽抗。 现在的形势发展,与陆炎那个世界里的历史已经非常相似了。 若是这样的僵局迟迟不能打破,等清廷八旗一到,登上海岛,义军很有可能重蹈覆辙,土崩瓦解。 林爽文和庄大田虽然一再要求陆炎带着法国船队炮轰台湾府城,但是都被陆炎拒绝了。 陆炎认为,眼下的棋局,胜负手并不在府城,而是在这里。 在这澎湖列岛。 他总有一种感觉,福康安马上就要带兵来了。 台湾府和澎湖,如果要二选其一,陆炎一定会选澎湖。 即使拿下了府城,但是任由福康安率兵驻扎澎湖,那么对方仍然可以利用福建水师的数量优势,在海上强行机动,随意挑选登陆场所。 义军一定无法阻拦。 那么,就在今天,咱们直接攻下澎湖,将攻向岛上的咽喉要道锁死,再回头攻击府城。 陆炎对这个方案已经考虑了很久。他最后觉得,这一定是可以媲美辽沈战役里攻下锦州、封锁东北的妙招。 陆炎最后下了决心,便不再犹豫。 况且船舱里还有等待截肢的曾禄。他为了救自己,右臂中了一发子弹,却又因为治疗措施不妥,导致伤口溃烂,必须截肢了。 然而即使截肢,也需要良好的消毒措施。 找不到苯酚,陆炎只用自制提纯的酒精代替。然而蒸馏的办法,最多也只能提纯到百分之五六十。 若要进一步提纯酒精,陆炎必须在岛上找到一样东西。 “出发!” 不再犹豫的陆炎,终于下达了命令。 现在,是第一波上岛的弟兄登船的时候。 舰队里还有一百名法国士兵,由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