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往事如烟 (第1/2页)
在张韬努力向学的时候,洛阳城并没有停止属于它的喧嚣。在江左归降之后,从建业到洛阳的官道便充满了繁忙,似乎要将之前几十年的隔绝在短短数月之内赚回来。而从江左前来洛阳的各类人等更是充满道路。 此时,洛阳东方的官道上,无数商旅之中有一队人马尤其引人注目。官兵与家眷夹杂在一起,车辕之上,旗帜耷拉着,隐约可见“诸葛”两个大字。 如果说其他人的脸上或多或少都充满了欢笑,那么这群人则带有少见的肃穆,还有一丝丝哀伤,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安世,小弟前来辞行。” “仲思,为兄还未恭喜呀!令尊荣升征东大将军,有令尊坐镇扬州,我大魏东南边陲必然如泰山之稳。” “多谢安世吉言,世事无常,只望你我兄弟未来相见有期。” “贤弟说的哪里话,你我二人乃总角之交。只要为兄尚在,一定不负这兄弟之情!” 诸葛靓坐在车厢之中,一幕幕情景浮现心头。他心中悲戚,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二十五年后,再见洛中旧识又会是何种滋味? 他与当今皇帝司马炎、中护军羊琇以及尚书何邵均是同年而生,更是一起长大的玩伴,如今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让他心绪如何能平? 二十五年前,毌丘俭与文钦在寿春举兵反对司马氏,这也是淮南继太尉王凌之后第二次举起反对司马氏的大旗。 第一次王凌叛乱,是由于司马氏发动“高平陵之变”血洗曹氏;第二次毌丘俭文钦叛乱则是司马氏诛杀李丰、夏侯玄,进一步清除异己势力。 彼时,父亲诸葛诞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他也随军出征。当他离开洛阳时,一帮铁哥们前去送行,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慰藉。 那个时候,司马炎还只是大魏的奉车都尉,谁都知道司马氏已经如日中天,取代曹氏已是大势所趋。可司马氏的话事人毕竟还是司马师,谁又能想到这个发小后来竟成大晋开国皇帝,更在如今一统天下呢? 老天就是这么喜欢开玩笑。当他抱着成为大魏朝廷柱石随父出征的时候,谁又能想到再回洛阳已是二十五年后,作为战败的俘虏呢? 正想着心事,便见到管家撩开车窗,轻声道:“家主,队伍已到偃师。” 诸葛靓看了他一眼,有些恍惚道:“吩咐下去,继续前行!” “诺!” 管家放下车帘,他的思绪不由又回到了二十三年前那一天。 “父亲,贾长史求见!” “贾充?他来做什么?” “贾长史说,大将军派他前来劳军。” “哼,让他进来吧!” “大将军长史贾充,见过君侯。” “贾长史,别来无恙!不知大将军派长史前来有何吩咐?” “汉末桓灵失道,四方并起,百姓不能保其父母,公侯不能全其妻子,殆于今七十有余年。如今天下三分,陛下暗弱,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侯以为如何?” “卿非贾豫州之子乎?世受魏恩,岂可以大魏江山社稷拱手让人!若洛中有难,我当死之!” 当初贾公闾不过是大将军长史,而如今却是贵为朝堂第一人,身负佐命功勋,爵封鲁郡公。他当初为了帮助司马昭扫除障碍,最终弑杀高贵乡公并一手将安世扶上皇帝的宝座。 也许在贾充前往寿春的那一刻起,司马昭便决定除掉父亲了吧? “父亲,陛下征召父亲入朝出任司空,意欲何为?” “这必是贾充在司马昭面前搬弄是非,明升暗降想要夺了为父的兵权。哼,为父若是离开寿春,岂不是如同砧板上的鱼rou,只能任其宰割?” “难道说,司马昭想要……” “哎,曹爽遇害,洛中颤颤,为父人微言轻,不敢轻举妄动。数年来,夏侯玄、邓飏(yáng)、王凌、毌(guàn)丘俭相继被杀,今日终于轮到为父了。司马氏三代之谋,岂会轻易罢手?只怕大魏之亡已在顷刻之间了。” “仲思,为父想要你前往东吴为质,以求取吴主发兵,你意下如何?”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一切但凭大人吩咐。” 为了帮助父亲求取援兵,他不得不前往东吴作为人质,求取吴主孙亮救援寿春。然而终于还是没有救下父亲啊。 “公子!公子!大将军……大将军……已经被害了!” “什么大吴不是发兵三万救援寿春的么?谅那陈骞石苞如何会是父亲的对手?到底是怎么回事,快快道来!” “东吴大军确实前往救援,然而进入寿春的只有文钦与全端等人的一万余人。大都督朱异在外围被石苞击溃,寿春城被围困经年,城内缺粮。最后由于意见不合,大将军斩杀了文钦,致令其子文鸯反出寿春。再加上秋雨久候不至,最后……最后……”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