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_第231回 忽悠大神杨万晨 满嘴喷粪笑死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1回 忽悠大神杨万晨 满嘴喷粪笑死人 (第2/2页)

指标,可是这一部分里既没有完成的全年目标的百分比,也没有同期比较的数据。然而,更加奇葩的是,居然写了几句貌似指标分析的话。大概的意思就是说,666厂的生产系统简直太不给劲了,这交货期总是保证不了。还有就是研发和市场脱节的太严重了,他们基本就不去搞一些适销对路、有利于市场竞争的产品,而是抱着一些国家立项转悠。再有嘛,那就得说说666厂的质量管理水平了,质量问题太多了,退货也太多了,本来活得就像孙子一样的销售人员,在外面真是苦不堪言!第二部分就是2002年销售工作的总结,主要写的就是表达了在自己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的领导下,又开发了哪几个大用户,新增订货额有多少多少。在他率先垂范的感召下,销售人员积极开拓市场,吃了多少辛苦云云...第三部分就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杨万晨这家伙无耻的写到:不足之一那就是中国电信南北分家,让666厂的市场开发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不足之二呢则是受666厂国有体制的束缚,市场公关明显缺乏竞争力,建议公司尽快进行体制改革。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有些看不下去了,暂且不论书写的潦草,逻辑的混乱,用词的随意,就说这想表达的内容却也是那么的露骨。一向不认真准备材料的杨万晨,终于这次认真了一把,可是其结果却是灾难性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把造孽当事业干的领导。

    强忍着恶心,我看完了第四部分。这部分是2003年度的工作计划,与其说是计划,还不如说是杨万晨来年的大思路更准确一些。因为只要是布置未来的工作,这一下子就击中了杨万晨的短板和要害,他不会呀!从字迹的颜色上,我看的出来,这第四部分的几句话他憋了很久。有人问了,这你也看得出来。这件事要是说穿了,也挺简单的,因为这部分的文字的颜色比前面的文字显得略深一些,下笔的力道略重一点。我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第四部分是杨万晨想了很久之后换了一支笔写的,或者是原来那支笔的墨水都被杨万晨敖干了。写字用力,这是终于憋出来词儿了,所以才写的那么激动。只见杨万晨是这样写的:“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残酷的市场形势。我们应该审时度势,扣住时代脉搏,重新调整市场竞争的主导思想,主要思路为:以高温(一种耐温等级较高的特种电缆)带常温,以军品促民品,以市场促销售,以销售促生产,全厂一心打市场。重新调整组合销售外勤人员和内勤人员,将伸出去的五指攥成拳头,逐步扩大市场份额。”这份材料最后还署上了杨万晨的名字,日期是2002年11月28日,要说完成的可是够早的。很快我看完了杨总这份726字的系统汇报材料,我心里也就有数了,这杨万晨主要写的就是:市场竞争很残酷又不断地变化,666厂的体制很菜,队友们又都特么不给力,估计今年的指标200%是泡汤了,不过大家别怪我,最起码明年我还有个大思路在这顶着呢!您说说,他这种只会自夸然后贬损别人的材料,是不是也让我挺犯难的。我要是原封不动的把杨万晨这份材料写上,那估计我得得罪海了去的人了。可是,我要是不写,那销售这一部分写什么呢?再者说了,人家杨万晨可是辛辛苦苦不晓得憋了多长时间,憋出来这726个字,到我这里就打了折扣,我如何向他交待呢?如果我在全年的工作报告中不体现副经理们的思路,那么这些副经理自然也不会饶过我,毕竟他们的级别比我高上了三级。我这经理办公室的文字秘书,终究还是一个代笔人,还是一个伺候人的人,一个不能有自主想法的人。可是,我要是把他交给我的内容都放在里面,不仅形式上不统一,而且思想上就更加不统一了。况且,这压根儿就不是一个不统一的问题,是钱总作为总经理,根本就不会同意。哎,这就是我在666厂面临过的文字工作。六年半的时光,往往如出一辙!

    这份无比闹心而又纠结的工作,就在更加纠结和闹心的小车班工作的影响下又一次的踏上了征程。终于,我在2002年12月22日星期一下班前,收齐了所有副经理的系统总结、计划的材料,还有各部门的相应材料。我要做的就是按照钱总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把我手头的材料再一次的整理成一份论文式的职代会报告。既然有了上次六届六次职代会论文式报告的起草经验,而且还有日常起草季度要点、总结计划、临时讲稿等等文字材料的训练,我仅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六届七次职代会报告初稿(1.0版)的起草工作。当时,我能有这样的速度,已经是非常的骄傲了。然而,就在我怀揣着小小的骄傲,带着这份已经经过谭主任审核,还有打印机温度的职代会报告走进钱总办公室的时候,又一次的不幸发生了...

    本周第三更到这里就结束了。咱们的故事不温不火洋洋洒洒的用一年多的时间,写了将近一年多的故事,前期的人物介绍和铺垫也基本上完成了,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自然会有更多的人物粉墨登场,那时自是另一幅风景。我们后面的故事,将加快节奏和步伐,因为这个故事很快就要触及到真正的核心了。不过令我失望的是,即便我的这篇故事受到了那么多人的关注,可666厂的国企蛀虫及其余毒们却还是在肆无忌惮的如流氓和暴徒般的围猎国有资产。如果您有共鸣,如果您有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您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如果您想参与讨论或者提供问题线索。请您加入《我在国企的那些日子》书友圈进行讨论。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读者的大力支持与一路陪伴!记得多点赞、多转发、多评论、多关注、多收藏,到网或QQ阅读为我投推荐票。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