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7回 毕业考试全部优 蛀虫若来使人愁 (第1/2页)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这首唐代诗人崔珏的《哭李商隐其二》成为了本回故事的开篇。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巨星,他胸怀大志,满腹经纶,空怀一腔报国之志。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深为不满,志欲革除积弊,却怀才不遇,抱负难酬,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公元858年,四十五岁的李商隐郁郁而终。他的挚友崔珏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下了两首《哭李商隐》。从古至今,最大的悲哀与遗憾,莫过于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崔珏所做的这首诗就是把誉才、惜才和哭才结合起来写,由誉而惜,由惜而哭,以哭寓愤。誉得愈高,惜得愈深,哭得愈痛,感情的抒发就愈加浓烈,诗篇感染力就愈强。互为依存,层层相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当我要写这一回的故事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这首诗。2002年的那次WTO高级人才培训班结束了,大家不得不整理心情,挥手告别朝夕相处了三个月的同学,各自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我们且不说,这一百人中有多少人最后从事了与世贸相关的工作。咱就说说学了贸易、管理学、领导力等等数十门管理培训的我回到了666厂,对我的工作有什么促进作用呢?我觉得还是有三个方面的:第一,对于我这样一个理工科背景的人从事文字工作,的确起到了促进作用。管理上的一些理念或是方法,终于在我的心中有了一定的理论框架。第二,终于能够让我在用理智和逻辑的一只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同时,再睁开另一只感性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第三,那就是我通过这次培训,打开了我在滨海市的社交圈,终于不仅仅拘泥于666厂了。前文书,我也曾说过我在666厂的参加的培训,简直是太多了。不仅如此,我还曾经交流、挂职锻炼了几次。无独有偶,每次总结起收获,总不外乎以上三点。如果说非要再加上一点的话,那就是国企蛀虫及其余毒加深了对我的羡慕、嫉妒和痛恨... 闲言少叙,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我们终于考完了试,迎来毕业的一天。班主任强教授,拿着成绩单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还在拿张卫找乐儿的我们,一下子肃静了下来。只见强教授依旧板着那张脸,没有丝毫的笑容,快步走到讲台上。没说话之前,用他那犀利的目光从左向右,从右向左,巡视了两轮儿。教室里现在已经是鸦雀无声了,估计心里都在暗暗地咒骂强教授,不赶紧的公布成绩,在这里卖什么关子啊?这考试成绩要是不好,可是要通报回原单位的,这谁受得了。强教授依然很淡定,他把成绩单放在了讲桌上,清了清嗓子,终于是开口说话了:“嗯嗯,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在没有公布成绩之前,我想先说说这次考试的总体情况。这次考试,你们的表现真的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说到这里,这强教授一脸严肃的还用拳头锤了一下桌子,把我们吓了一跳。我勒个去,看意思这是考砸了?不能吧,我觉得还可以呀?还是有人考砸了?这是咋回事呢?强教授接着说:“本次培训历时三个月,今天就要落下帷幕了。虽然,参训的一百名同学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且年龄跨度很大。其中,年龄最大的海燕手表公司的赵总49岁,年龄最小的666厂的关宇23岁。但是所有的同志在本次学习和培训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湛业务水准和良好精神风貌,令我折服。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100%都参加了考试,中英双文试卷闭卷考试成绩全部达到了90分以上。这甚至都让我没有办法单独的去表扬谁,因为大家都是优秀学员!”强教授话音刚落,哗地一声教室里面就沸腾了。大家先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随后这个大教室里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是所有人对这次辛苦培训最由衷的感情宣泄,为了学习大家都付出了太多太多。 也许有人会说,你们有啥可辛苦的,不就是每天上上课聊聊天儿,中午打打牌嘛。要是这样看,您可就打错特错了。咱们前文书也说了,我们这培训最后是闭卷考试,而且最终成绩还要记入档案,不合格的还得给通报批评。您想,这次培训大多是副处级以上的领导,而且相对人在中年,正是事业的上升期,给个处分谁受得了。此外,您看我们这培训的国投大厦,当时算得上非常先进的办公写字楼了。可是这种办公环境也有弊端,那就是通风不好。这种高层写字楼,密封性太好,空气不流通。像我这种在666厂八下漏风的办公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在这里学习那是相当的上火,这也是我大病一场的原因之一。再有,这种密封环境,一旦有人生病,传染的速度还极快。这三个月里,几乎所有的人都病了一轮儿。最后,就是这交通,大家为了培训从滨海市的四面八方赶到了市中心来培训,每天早起晚归,也是非常的奔波。因此大家付出了那么多,最后取得了好成绩,大家能不激动吗? 不过,这种WTO的高级人才培训班,不论从职务、业务方面,真的都轮不到我来。我们厂销售经理杨万晨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级别也够,业务也对口,作为销售经理他不应该来学一下贸易方面的知识吗?您看人家海燕手表已经49岁的赵总就是公司主管销售的经理。那么,杨万晨他为什么不来呢?原因有三:第一,他学历不够啊!在他那光鲜亮丽的虚假文凭的背后,是厂办中专班倒数第一名的强悍实力啊!只要这个傻子不拉稀,倒数第二名永远都可以把心放在肚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