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五、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第2/2页)
不已。 “这鲤鱼啊,其实红烧才是美味。” “拿大铁锅将油烧热了,将茱萸生姜等佐料下锅烹香了,把鱼放进去翻煎。” 韩啸忽然有点想流口水的感觉,这是多久没有吃过炒菜了?红烧鱼、红烧rou、红烧牛rou…… “真的这么好吃?” 许诗琪看着韩啸的神情,忍不住问道。 “我告诉你,哪天你到我家去,我让你知道什么才是人间美味。” 韩啸手臂挥舞,一幅铁锅在手,天下我有的模样。 许诗琪刚想答应,忽然想到什么,脸一下子红了,低下头去。 “原来二位是坐在这里,还真是清净啊。” 韩啸抬头,原来是刚才遇到的五姓七望中的几位。 “这位兄弟,刚才听到你说的烹饪方法,实在是令人遐想,若是真有此法,那天下百姓的饮食将有大变。” “嗯?” 韩啸正眼看了看说话之人。 “卢照龄?” “正是,还未请教仁兄大名。” 此时的卢照龄年不过十七八,虽在族中有才名,却还未到名满天下的地步,看上去,还是个青涩少年。 “呵呵,煎、炒、烹、炸、酱、焖、炖,蒸、煮、煲、汆、烧、烤、烩,这饮食文化可是博大精深啊——” 韩啸高深莫测的说道,脸上一片追忆的神色。 “哦?” 卢照龄露出一番感兴趣的神情,便在韩啸的桌边一坐,低声道:“快说说,这吃食还有这么多做法吗?” 韩啸微微一笑道:“那是当然。” 声音一顿,又是揶揄道:“这些可都是不传之秘,我为何要告诉你?” “呃——” 闻听有如此多的美食烹制之法,却不能了解内里详情,这让卢照龄大急。 “不知兄台如何才能告知?” 韩啸指指两人同席而坐的距离,淡淡道:“这算求人的样子?” 卢照龄赶紧起身,很是郑重的一躬身道:“请兄台告知。” 他这一动作,将周围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照龄,你在做什么?” 不远处,回首看到这边情景的卢承庆高喝一声,快步走过来。 “二哥,这位仁兄对饮食文化很有见地,我刚在请教呢。” 见卢承庆过来,卢照龄赶紧起身道。 “嗯?韩——” 卢承庆怎么也没有想到看到的是韩啸,韩啸作为李世民的铁杆,怎么会在此处? 韩啸举起酒杯,向卢承庆示意一下,一饮而尽。“嘭”的一声将酒杯放在桌上。 “卢照龄,你以今日宴会,我,”他伸手指指旁边的许诗琪,“和她,为题,写一首诗。写的好了,我便交了你这个朋友。” 许诗琪闻言瞪大眼睛,脸上瞬间布满红霞。 韩啸的声音不小,彩棚下的众人都转过头来。 “韩啸!” 他怎么来了? 太子李建成的脸色变了变。 “此话当真?” 卢照龄看向韩啸,眼中有掩不住的傲然。 “我韩啸说话,从来一言九鼎。” “好!” 卢照龄看看泰然自若的韩啸和低首垂目的许诗琪,缓走两步,看着外面的亭台楼阁、池树繁花,口中吟出一首千古名篇。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游蜂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