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 入道观法 (第2/2页)
,威能更强,连云辰传授二人的《枯妄心经》,运转的也越发如意,可以推进元神蜕变的进程。 “师兄!你看辰师弟身外”千玉抬指示意,云辰那方,周身仙泽成幕,宛如神圣,十簇焰色霜白的火种,散溢无暇魂力,旋绕在脑后慧轮外,那慧轮中一片智海翻腾,不断有各类传承送入rou胎中,供其攫取。 这智海中,知识经验何等庞大,晦涩难解,聱牙诘曲,既有求道山专研真灵一脉的传承,又有外道仙贤各类见闻、感悟,以云辰此时修为,实难洞彻,只能日经月累慢慢吸取,可经由神庙山机缘,他神融大道,开拓了一条捷径,以天地之力守护心神,不断撼动智海浪涛,取得了不少经验传承。 “嘘!师妹莫要吵他,你我静待几日,别误了师弟机缘”薛涛也疑云辰绕体的火种为何,很像真灵一道传说中的魂焰。 日月流转七次,云辰身亦如道盘坐虚空,他披挂法则经文,脑后慧轮内,翻腾的智海渐渐平息,缺了不少传承,那旋绕的焰种,化为十枚白珠,渡入其体内。 悟道终了,他神归rou胎苏醒而来,睁开的双眸斥漏出蕴含真理的妙光,整个人气息脱胎换骨,神色呈现一种历经沧桑才有的韵意,仿佛一位通晓古今万事的智神,从古书中走来,知亦多而愁亦多,蝼蚁之所以无畏,乃因其无知,智者之所以畏惧,乃因其已知。 仰望周天玄妙,云辰心境起伏不定,仿若一汪池水荡起涟漪,其似有所悟,将悟道所得尽数涵盖在一句话中“万经融身入我道、术法归一自逍遥”。 短短一句话,囊括了太多真意,似乎万道汇于其中,抨击着旁人的道心,薛涛与千玉闻言,骇然不已,这种体悟太过晦涩难懂,只感其似乎超脱了出去,以天人的角度看待世间万事。 “师兄、师姐为何这般看着我”缓适过来的云辰,收敛了周身流露的沧桑气息,含笑以待。 “也无旁事,只是悟道期间,师弟身外旋绕蕴含魂力的火焰,不解那是否就是传说中,真灵一道最难修出的魂焰”千玉直言不讳询问道。 云辰深知魂体秘事,有驳天地秩序,遗漏出去会生出大祸,只能深藏心中,不能与任何人言说,他拿出早已想好的说辞,说道“并非魂焰,只是魂力纯净无暇的一种质变,我修持体、法极尽,真灵一道没有无尽天材地宝供应,修不出多少道行,一味强修会耽误道途进程,所以只能改投别道,在胎魂境时,不走神魂一道,改走元神一途”。 元神、神魂乃是真灵一道的两类分支,一守一攻,元神乃为三魂七魄聚化归一,以灵魂本精、塑成身内身,封真灵本源,常驻rou胎与之应和,无法轻易离体,衍生的魂力元神无法取用,只能尽数滋养元神,使之日渐壮大,抵御外力伤害,可因魂力融入元神,无法施展真灵神通攻伐,只能一味死守。 神魂则不同,乃是封己身神位,顺真我之态的道路,三魂生玄牝、七魄衍妙化,聚可凝作真魂遨游太虚,不依rou胎而存,散可分化十神固守神台,明悟世间真理,神魂孕育魂力,可施真灵神通,破诸敌魂魄。 正如求道山传承所述,生灵只存唯一真魂,两道无法同走,若世间大机缘者,侥幸得一体双魂,依旧难逃命运规则制裁,两魂思维存异,无法共享真灵本源,只能择选其一修持。连那胎神珠法门,也只得另辟奇径,以大陷难分出魂魄,另行孕养,方成元神珠。 闻言薛涛暗恨不已,并非云辰天资不行,乃是宗门底蕴不够,连体、法两道都供养不起,何况是最难修持的真灵一道,只能眼看真龙搁浅,无法驰骋天地。 “元神之路并非不可取,既然存在自有其道理,况且若元神强大,未必不能抵御真灵神通攻伐”见两人欲言又止,云辰岂能不明个中原由,连番慰藉道。 “也是,不过师弟天资卓越,还是选真灵一道吧,哪怕无法在胎魂境点燃魂焰,神魂也能生出诸多玄妙,日后慢慢滋生出庞大魂力,说不得可以驱使真灵神通”千玉不忍其天资埋没,劝解着。 “也不尽然,神魂难修,需经历命魂劫难,侥幸成功,仍需慢慢孕养神魂,孱弱之时甚至畏惧一切至阳之力,成道何其难,反之元神驻守rou胎,成型之刻便不惧三灾九难,若要机缘使然,元神可化金光护体,无惧任何外道”薛涛不以为然,与之争辩起来。 望着争道的二人,云辰一时哑口,他连番示意,如今不是争辩之际,眼下受困此山中,毫无脱困之法,需要一探神庙玄妙,看看有无下山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