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初上浪西楼_第四章 月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月出 (第2/2页)

兄也不推辞,”他指了指甄缙,继续道,“喝到兴起,突然听到后院传来一阵古琴声,他便舞剑以和琴鸣,那一相一合的场面可真是引人入胜啊。”

    “那琴声何人所奏?便是那姜家小姐吗?”太初嫌陆念羽啰啰嗦嗦,问道。

    “不一会儿琴音歇了,那女子在珠帘后说道‘公子剑意如发,令人神思向往,二位大恩小妹唯以这粗陋琴音相谢,还望公子不要嫌弃’。”

    陆念羽细着嗓子有模有样地学着姜大小姐说话,连甄缙也被他逗笑了,他不待说完便又扑哧一声笑起来,“接下来嘛···接下来···”

    太易太初二人一对眼,也笑作一团。

    太易道:“甄师兄,姜姑娘琴声有意,姜家爹爹对你也一定满意得不得了,师弟这厢先恭喜你和嫂子啦。”

    甄缙被师弟们闹得满面通红,想起姜家小姐心中又是一阵激荡,却似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时心事重重道:“只是我父亲···一定不会同意的。罢了,我原本也不该多想,以后别再提了。”

    陆念羽又一瞪眼:“为何不同意?哦,我明白了,定是因为那姜姑娘是汉人,又是长在南边的汉人对吧?我说你们蒙古人心眼儿也忒小了,便是过去我汉人朝廷,迎娶外族女子也并无不可啊,也不知你们拧巴什么。”

    甄缙不以为忤,只略带忧伤地道:“我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蒙古人也罢了,可我身上却还有这些责任,我的婚姻大事,说到底,只是旁人的工具罢了。”

    原来甄缙只是他的化名,他的真名叫作孛儿只斤·真金,是元朝第一位皇帝忽必烈的嫡长子,当朝的太子。

    在真金年幼之时,忽必烈搜罗了一大批汉人儒士,并把真金的教育交给汉人名儒姚枢。

    姚枢对真金以三纲五常、先哲格言熏陶德性,并授其为学之道及历代治乱的道理,故而真金受汉人文化影响颇深。

    七年前,忽必烈命镇南大将军张弘范平复闽中农民起义,令真金随其行帐以增见闻。

    不料真金一日贪玩擅自离开了蒙古营帐,众人见他身着蒙古官服,便欲对他下手,正巧南诏派门人经过,将他救了下来。

    真金只习练过骑射之术,对汉人武功一无所知,见南诏派门人空手白刃以一敌十,不禁大为佩服,又感其救命之恩,因而拜在陆掌门门下,是以成为了陆念羽等人的大师兄。

    甄缙见师弟们被他一番话说得都不做声,便忙宽慰道:“儿女情事自当随缘,男子汉大丈夫,建功立业才是头等大事。我此番南下,为的是寻访前朝遗落的天子九玺的下落,承蒙师弟们不介意你我汉蒙之别,出手相帮,我先谢过了。”

    陆念羽按住他的手,道:“你的同胞虽然做过许多残忍的事情,但是你不一样,你想成为推行儒道、不分汉蒙、广施仁政的好皇帝,这份心思和志向我们师兄弟都懂,师父她也懂。我们不是在帮你,我们是在帮我们自己。”

    甄缙精神一振,继续道:“七年前,前朝卫王投海而亡之后,天子九玺便不知所踪。其余八玺倒还罢了,只是那先秦用和氏璧所制的受命玺,取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之意,自始皇帝起,历朝历代皆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的信物,若无此玺而登大宝,则被视为白版皇帝,不能服众。

    “我蒙古原也不在意汉人皇帝这些所谓正统传承的规则,只是眼下朝中党争日益激烈,阿合马深得父汗信任,他心思叵测,不择手段掣肘我所推行的汉化政策,如这受命玺被他寻了去,少不得又是一场生灵涂炭。我便奏请父汗,允我南下寻访宝玺,只是一时间还无头绪。”

    太易道:“没有线索,我们便去找线索。师父久历江湖,如果宝玺流落民间,师父肯定会知道一二。”

    太初接口道:“这倒不一定。上回太素小师弟只是稍稍表达了一番对前朝卫王投海报国的惋惜之情,师父便喝令他不准再提前朝,还叫他抄了半本佛经。我瞧师父也未必愿意跟我们说这些前朝往事吧。”

    甄缙道:“师父许多时候都将事情放在心里不愿多言,我们还是不要惹她生气徒增其烦恼为好。”

    陆念羽一时也不得他法,便烦躁地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又走到窗边默默看着院中风景。

    其时院中花木正盛,一注从外湖引进来的水流潺潺穿过院中假山,更添一份轻快灵动之感。

    他眼睛一亮,大叫道:“是了是了!”

    甄缙不解,只见他跳到身边喜道:“你可知这座溪流别院以前是谁的府邸吗?”

    甄缙摇摇头,道:“父汗只跟我说这园子原叫后乐园,是取自你们汉人才子范仲淹所作之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汗觉得这句话意义甚佳,位置景色也都不错,便赐给我当作南下时居住的别院。”

    陆念羽点头道:“没错,这府邸原是前朝大臣贾似道的宅子。”

    甄缙道:“你是想说,贾似道当年权势滔天,天子宝玺的事情他必定知道?可是贾似道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死了。天子宝玺也是在他死后几年才下落不明的。”

    陆念羽接口道:“贾似道虽死,难道他就没有后人吗?我极小的时候,便听我爹爹说起过贾家世子的事情,我父亲说贾家世子跟他父亲为人完全不同,他师承全真教祁真人,文识武学都颇有造诣,又有一番济世报国的情怀。只可惜他后来受父罪所累,流落江湖,倒不知他如今身在何处。我想,他家世显赫,知道的必定比我们多。只是···”

    他犹疑着朝甄缙瞥了一眼,甄缙明白他的意思,道:“你怕他知道我是元朝太子,不肯帮我是不是?你也怕我顾忌他的身份,不愿以诚待之对不对?”

    陆念羽心下一忖,道:“你的人品我当然是信得过的。当下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只有这一条路子可走。”

    甄缙沉思了半晌,点头道:“没错,我们先寻访这位贾家世子的下落,其他的再做计议。”

    此时日落月升,四人用了晚饭,又说了些不相干的趣事,便各自睡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