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初上浪西楼_第一章 旧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旧城 (第2/2页)

是为了那千年雪莲罢。我听闻昆仑雪莲可解百病,难道竟解不得王姑娘的毒吗?”林一羽温言问道。

    “若是那玉虚峰峭壁上的雪莲,我便是甘冒奇险也要为善怜妹子取来的。可是···可是,可是那千年的雪莲只生长于昆仑山一处当地人称为地狱之门的死亡谷中,数百年来,只见人和牲畜闯进去,从未见到有活着出来的。

    “善怜妹子担心我瞒着她去死亡谷,昼夜不眠,绝不离开我一步,身子一日差似一日,我只得允诺她另想办法。

    “我若是一个人,死便死罢了,可是善怜妹子她,她还没有见过人世间许多的喜乐,如今她孤苦无依,又身中剧毒,我若是回不来,她便只身在那苦寒之地,被人遗忘,再也···再也没得救了。我···我···”贾清平哽咽道。

    “无妨无妨,咱们如今到得仙霞岛,为王姑娘取来入药的花蕊便是了,你也不必太过气馁。”

    林一羽大掌拍过贾清平的肩膀,他心知好友忧思郁结,非三两句言语所能宽慰的,转而道:“既然临安城外有人施袭,想必你去仙霞岛的行踪已经暴露了。”

    贾清平皱眉道:“虽是如此,时间紧迫绕路迂回已是不能。”

    林一羽起身向门外探了探,道:“临安毕竟是前朝旧都,归降不久,民心尚自不稳,蒙古人十分忌讳,如今城中情势比之当年的襄阳更为惨烈,即使在日间,百姓也都紧闭门户,我们还是趁着夜间元军换防时出城为好。此处虽离崇新门最近,但此门乃东出重要通路,防卫甚严,我们绕钱塘门走西湖水路更为妥当。”

    贾清平迟疑了一下,紧接着嗯了一声,二人当下便摸出墙去。

    临安之西有湖,三面环山,溪谷缕注,下有渊泉百道,潴而为湖,名曰西湖。

    南宋自定都临安后,人口激增,经济繁荣,其时京城风俗四时奢侈,赏玩殆无虚日。

    西湖湖光可爱,自然吸引了不少游客,盛时湖中大小船只不下数百舫。

    贾林二人曾经也同西湖泛舟,那时逍遥自在,不知忧愁为何物,此时旧地重游,皆不免百感交集。

    贾清平犹豫了一下,向林一羽道:“贾家旧宅便在前面不远处,可否稍待我一刻,我想去瞧瞧家祠。”

    林一羽点点头,二人行船直往贾宅而去。

    月下水光粼粼,映衬着夜幕中的贾宅更显肃穆。

    虽经战火摧毁,仍依稀能窥见其昔日穷极奢华威扬赫赫之象,门前巨石上宋理宗御笔亲题“后乐园”三个大字犹见苍劲,自是取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

    二人悄然入院,均知此宅与南宋皇宫隔湖相望,须得小心行事。

    贾家祠堂旁杂草丛生,只剩半扇门微微摇摆。

    林一羽取出火石火摺点燃,只见屋内供桌上尘灰久积,牌位散倾,蛛网暗结。

    “谁!”贾清平低声喝道。

    林一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见屋角蒲团上有一个新的坐印,显是不久前留下的。林一羽忙四下查看,却无人踪。

    “这坐印不大,是一个小童。”贾清平道。

    二人步出门来,欲待离开,却瞥见堂前树后有一个影子微微颤动,当下脚步放缓,朝阴影走去。

    “救···”阴影处的人猛地蹿出,正欲大声呼救,林一羽抢上前一把捂住那人口鼻,见是一个孩童,忙给他透出一丝缝隙呼吸,温言道:“别怕,我们不是坏人。”

    说罢轻抚其背,屏气倾听远处声息。

    半晌,四周已安静下来,并未引来元兵,二人这才放下心来。

    “小兄弟,这位大哥哥过去曾是这里的主人,今天他回家了,很是欢喜,我们不会伤害你的,不要害怕好不好?”林一羽松开手,揽过那孩童的肩头,低声温言道。

    那孩童本已吓得不轻,泪光盈盈,听到这许久未闻的温柔话语,不由怔怔地点了点头。

    林一羽携了那孩童的手,三人一齐返回祠堂内坐下。

    他又从怀中取出一小包点心递给那孩童,温言道:“吃些东西吧,瞧你应该有些日子没吃饱饭了吧。”

    那孩童迟疑不接,他便一把塞到孩童手中,笑道:“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那孩子摇摇头,始终不发一言,点心拿在手中也不吃。

    林一羽也不气馁,笑指着贾清平向那孩子道:“你瞧这位大哥哥,明明是这儿的主人,却非要黑夜里悄悄摸摸地溜进来把你吓一跳,是不是个大坏人?”

    那孩童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赶紧收住,用力吸了吸鼻子。

    贾清平道:“小兄弟,你留在这里没吃没喝,四周又都是蒙古人,不如跟我们走罢,我们会给你寻个安稳地方。”

    那孩童仍是摇摇头不说话。

    二人都道这孩童不知经历了怎样的人间惨事才如此乖僻,暗暗为他揪心。

    “小兄弟,你若留在这里,被外面的官兵发现了,欺负你怎么办?大哥哥不会伤害你,那些官兵的脾气可就厉害得紧呢。”林一羽仍不死心。

    那孩子低下头不作声,隔了半晌,抬起眼仔仔细细地瞧了瞧林一羽,接着又仔仔细细地瞧了瞧贾清平,眼中没有欢喜,也没有哀愁。

    这时湖对岸打更的声音沿着湖面悠悠扬扬地传来,不觉已至四更天,再不启程待到天明便危险了。

    贾清平站起身,将堂中牌位一一扶起,恭恭敬敬拜倒下去。

    礼毕回身走到那孩子身前蹲下道:“小兄弟,从这里出去两进院落,那东厢房的屏风后面,有一处凸起的龙纹石雕,你贴近了看,会看到细细的纹路将它分成了好些个格子,你从左数第四块,再往上数第五块,用你全身的力气推进去便会打开一扇门,那是一个密室,若遇危险可藏身其中。那密室引了地下泉水,可保你几日性命。”

    林一羽笑道:“贾大公子真有趣,一个密室还建这么弯弯绕绕的,什么上呀下的,我瞧不出一会儿这孩子便忘得一干二净了。”

    说罢转头向那孩童道:“小兄弟,你记住这大哥哥的话了罢?不过我告诉你呀,其实最要紧的,是不管多着急多慌张,都要记住进了房间还得关上门哦。”

    那孩子重重地点了点头,贾、林二人仍不放心,又将密室云云重新说与他一遍,这才动身。

    “哎哟。”林一羽起身时突然叫道。

    “怎么了?”贾清平忙问道。

    “这蒲团里面,似是个好硬的物事。”林一羽疑惑道。

    原来他起身时手撑在了那孩童所坐的蒲团边上,不料竟被这软软的蒲团硌得生疼。

    贾清平举过火摺,确看到那蒲团的一角微微隆起,当下撕开包布,只见一件四寸见方的硬物骨碌碌从蒲团内滚出来。

    贾清平将那一块玉制印章似的物事拾起,见这印章以螭虎为钮,质地温润,通体雪白,翻过来赫然见那印文以九叠篆书刻着“承天福延万亿永元极”九个大字,字体屈曲缠绕,布满印面,神秘威严,正是南宋皇帝御用九玺之一镇国宝。

    林一羽见贾清平满脸惊讶,却不明其故。

    “走罢。”林一羽瞧天色渐明,催促道。

    贾清平点点头,思忖了片刻,将那宝玺收在怀中,转身欲走。

    “等…等等!”

    他二人蓦地回头,是那小孩子的声音,只见那孩童局促道:“大哥哥,带我一起走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