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7章 搅屎棍宋应星 (第2/2页)
六九等,虽然这在现代人眼里看来只不过是普通的雨具,但是对于明朝人来说可就不同了。 东暖阁外有一块草地,经过精心修缮,最终形成一块适合露营和聚会的场所,就在这里数百把现代化工厂里制作出来的雨具被分类摆放在了草地上。 “王承恩,通知在京四品以上官员来这里,朕有话要对他们说。” 王承恩应了一声,便领命去通知,虽不知皇上为何突然要给诸位大臣分发雨具,但王承恩也不敢懈怠也不敢多问。 诸位大臣们听闻皇上要发雨具,也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雨具对他们来说是及其寻常的物品,他们当然不会觉得新奇,可当他们真正看到这些雨具以后,却又纷纷惊呆住了。 “天呐!这世间居然还有制作这么巧妙的雨具?” 无论是阁老,还是大臣们无一不感到惊奇的,莫说是没见过,就算是听也未曾听闻过。 吏部尚书周应秋道:“陛下,恕臣等眼拙,臣实在不知这为何物,外形与设计看上去皆上分的巧妙。” 宋应星道:“陛下,臣以为此物应该称之为雨具,其发明者是鲁班妻子云氏。” 虽说大家都用过此类之物,可是如此完美的雨具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温体仁道:“想必这位就是浙江桐乡县令宋应星吧?不知你小小一个八品县令为何能与我等同在啊?” 宋应星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其成就很大,主要贡献表现在把中国几千年来出现过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工作,同时也对技术经验作了总结性的概括,并且使它们系统化、条理化。 崇祯虽有些纳闷,但是学历史时听过一本《天公开物》的书,这本被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书的作者正是宋应星,于是崇祯对此人多了一丝好感。 崇祯看了看宋应星道:“你就是宋应星?” 宋应星道:“陛下,臣不请自到,还请陛下责罚!” 崇祯难得一笑,道:“朕没有理由罚你,诸位皆是朕的臣子,朕又何必责罚呢?” 这话狠狠打了温体仁的脸,温体仁羞愧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也不敢再争辩。 来了一个不请自到的搅屎棍“宋应星”,气氛也一下子变得活跃多了,有什话都开始变着法的讽刺对方。 温体仁道:“听说,你总喜欢与农民往来,不好好办理公文,整日往田间地头跑?不知是不是这样?” “这像什么样子,堂堂一个朝廷命官,这成何体统?” “是呀,是呀!这太不像话了!” 宋应星道:“陛下,臣可否说话?” 崇祯道:“讲!” “臣以为,民乃国之根本,只有了解农民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办好公务,只有了解农民,才能更好的施政理政,否则岂不是成了空谈?” “老百姓需要什么?他们又缺少什么?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怎样才能提高产能?这些问题,都是根本啊!” 崇祯一听,大喝一声,吓得诸位大臣纷纷跪地而拜。 “朕以为宋爱卿所言在理,宋爱卿不愧为我大明朝的劳模典范,诸位大臣都该学习!” 得到了陛下的肯定以后,宋应星并未上门得意,反而非常苦恼,道:“臣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却每日如履薄冰,臣太艰难了…” 说着说着,宋应星便开始起来。 “你这个宋应星,陛下刚刚夸奖你几句,你便得寸进尺,意欲何为?” “真是太放肆了!” 宋应星道:“臣,有本要奏!” “宋应星,你!”温体仁气得脸红脖子粗,已经说不出话来。 一个八品县令,是吃了什么样的熊心豹子胆,敢越级奏本,其中是一定有原因的。 崇祯心领神会,道:“朕准奏,不过,不是现在,而是当面上奏。” 诸位大臣皆愕然,有些不知所以,宋应星听闻,感激涕零,道:“臣,宋应星叩谢皇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