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侠之大者(求收藏) (第2/2页)
然是欢迎至极!”顾楚的提议让郭靖喜出望外,“我敬你一杯!” …… 大胜关武林大会三日之后,郭靖、顾楚、杨过等一行人就启程前往襄阳。 一行人策马行了几日,已经距离襄阳城不远。 到得一座小山之上,升崖远眺,但见汉水浩浩南流,四郊遍野都是难民,拖男带女的涌向襄阳。 郭靖伸鞭指著难民人流,说道:“蒙古兵定是在四乡加紧屠戮,令我百姓流离失所,实堪痛恨。” 从山上望下去,见道旁有块石碑,碑上刻著一行大字:“唐工部郎杜甫故里。” 杨过道:“襄阳城真了不起,原来这位大诗人的故乡便在此处。” 郭靖扬鞭吟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馀……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顾楚听他吟得慷慨激昂,跟著念道:“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杨过也拍马上来,感叹道:“这几句诗真好,郭伯伯,这是杜甫做的么?” 郭靖道:“是啊,前几日你郭伯母和我谈论襄阳城守,想到了杜甫这首诗。她写了出来给我看。我很爱这诗,只是记性不好,读了几十遍,也只记下这几句。你想中国文士人人都会做诗,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自是因为忧国爱民之故。” 杨过道:“你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那么文武虽然不同,道理却是一般的。” 郭靖听他体会到了这一节,得是欢喜,说道:“经书文章,我是一点也不懂,但想人生在世,便是做个贩夫走卒,只要有为国为民之心,那就是真好汉,真豪杰了。” 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 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在众多武侠小说中,顾楚喜欢的人物很多,但是唯一能够让他敬佩的却只有郭靖。 当听到此刻郭靖的回答,顾楚内容真的是动容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情怀,真真是冲击人心。 说话之间,忽见城门口的难民回头奔跑,但后面的人流还是继续前涌,一时之间,襄阳城外大哭小叫,乱成一团。 朝霞初生,此时,城内尚在淡淡的夜色笼罩之中,火把不能照亮的城门处,正像铜铃一样巨大的狮眼闪着幽光瞪视着城头进进出出的镇民。 突然,在城门一里外的密林中,一名大汉举刀,仰天大吼:“众兵听令,今日之耻,不日必报,你们要记下这份仇,襄阳城就在前面,让我们杀过去,血洗城池!” “血洗城池!血洗城池!……” 这队军人人欢欣,目中都露出凶狠贪婪的神光。 对于他们来说,冲进城内,不止意味着可以登上久违的城镇繁华土地,还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女人、杀劫、金银、财富,久被埋置的欲-望,都可在这片领土上肆意释放! 众兵吼叫着,yuhuo转化为无穷战意,领头的军官更不停留,一扬手,带领众兵急往前方冲去。 很快,众兵卫人人武器雪亮,凶光狠辣。 有大股部队靠近,襄阳城外的小镇居民还以为是远来的商队,想着对方定有大量的上好商货,顿时数名小贩飞也似的奔了上去,想以最快的速度用低价买入商货,再转入城内大赚一笔。 突在这时,乍见无数盔甲齐整的兵士如绝堤的大水一般,蜂拥着冲上前来,刀剑雪亮,才一靠近,顿向着城外的平民砍杀。 人头落地,血光飞洒,一瞬间内,襄阳城的居民全都乱了。 只有少数几名城外守卫的城防军人抽出刀剑抵抗,其余的人飞奔嘶吼,不要命的向远处逃去。 但,他们且能逃得了这只训练有数的军队,且能逃得过这些毒辣异常的凶犯大军。 领头的军官骑马淡淡立在城外,看着众兵疯狂的杀劫,十分满意。 城门外,很快见火光冲天,女人、小孩、老人、壮汉,小镇平民惨叫声响成一片,飞快的向着城门处蔓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