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品注_第 五 章 百花香未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五 章 百花香未央 (第1/3页)

    在草地上玩了许久,直到中午,阿颖玩得开心,兀自意犹未尽,只是肚子却饿了。石双城打了几只野兔,烧了一个火堆,用木棍穿了兔子,放在火上慢慢地烤。

    不一会香气四溢,阿颖早就看得眼馋,跃跃欲试。石双城微微一笑,从衣囊中取出一只小木瓶,里面却是精盐、胡椒等调料,细细洒在兔rou之上,又慢慢翻转烤了一回。阿颖赞道:“石大哥,你居然还带着调料,看来真的是烤野味的高手!”

    石双城一笑,说道:“我一年之中,有大半时间是在野外渡过,自然要带些必备之物。”阿颖听了,颇是向往,眼睛发亮,道:“那当真好玩,唉,我要一年之中,有一个月在外面玩,那就很满足啦!”

    石双城见她一直吞口水,笑着递了一只烤兔给她。阿颖拿过,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叫道:“好香,哇,好烫!”

    石双城笑道:“慢慢吃,怎么样,好不好吃?”

    阿颖一面大嚼野兔,一面点头笑道:“好吃极啦,我在宫……我在家里,可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烤兔!”

    两人吃过烤兔,已是下午。阿颖仍不想就此离开,也不骑马,慢慢在草地上走。石双城见她娇俏可喜,也不忍心催促,当下便牵了马,在后跟随。

    又过一个多时辰,阿颖这才玩累了,叹道:“唉,咱们走吧。以后再来,我可要多带些人来,在草地上搭个帐篷,玩个三五天才好。”

    石双城微笑不语,阿颖上了马,两人并骑,缓缓前行。阿颖忽道:“咱们来赛马,好不好?”一挥马鞭,纵马疾驰。她骑术虽不好,但此处地势平坦,所乘又是骏马,一下子跑开了,倒也甚快。

    石双城见她玩得开心,正是天真浪漫年级,颇是感慨,想到自己的身世,从童年到现在,都是在极悲惨中渡过,吃过无穷无尽的苦头,从不知欢乐为何物。不知怎地,对阿颖暗有羡慕之意。

    阿颖一马当先,欢呼大叫。石双城催马不紧不慢跟了上去。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跑了十里地。

    远远的见大地铺锦,芳草如茵,路旁却有一片园子。只见整个园子似乎就是花的海洋,屋舍亭园,处处都是形形**的奇花异草。

    阿颖惊喜交集,赞道:“这里景色好美!”

    石双城却皱了皱眉,他走江湖数年,也曾路过这里,从前可没见过这片园子。

    园子边上,却搭着芦席。里面铺着草席,一个老者盘膝而坐。面前放着茶具,又有一只火炉,正在烧水。

    阿颖喜道:“此处景色固然好,想不到人也如此风雅?在此品茶,果然赏心悦目。嗯,我口也好渴,咱们也去讨杯茶喝。”

    两人走了过去,任两匹马在草地自在吃草。

    那老者容貌儒雅,抬头向两人看见一眼,点了点头,说道:“走道辛苦了,两位客人,莫不是想喝杯茶解渴?”

    石双城拱手道:“正是,多有打扰。”那老者摆手,微笑道:“请坐。”

    石双城和阿颖谢了,脱了鞋,一人一边盘膝坐下。

    那老者面带微笑,待水烧开,提起壶来,将滚水烫过茶盏,这才泡茶。第一道茶却不要,倒了,然后又冲水进去,拿起茶盏,在两人面前的杯中沏上guntang的热茶。

    阿颖赞道:“前辈雅擅茶道,果然清雅之至。”

    那老者一笑,说道:“古人饮茶,只喝六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阿颖“噗嗤”一笑,说道:“喝了七碗就成仙,那世人都上天去了,人间岂不冷冷清清?”

    那老者笑道:“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是烦恼丢不了。升仙的事,谁曾见了?还是闲来品香茶一盏,快乐似神仙啊。”

    阿颖笑道:“不错,还是在人间要逍遥快活。”石双城却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只觉世间悲苦多,欢乐少,不知何为逍遥。

    喝过几杯茶,阿颖却又感到无聊起来。倒是石双城向那老者请教茶道,两人谈得津津有味。

    忽听琴声宛如流水,远远地从一间凉亭中传出。那亭子却在花园当中,旁有曲栏小桥,假山池塘。

    阿颖心感好奇,起身走了过去,却见亭中有一人沐香而坐,从容抚琴。琴声宛如溪流,轻轻流过山林,宛如风清云淡,百鸟毕聚,一片祥和气氛。

    阿颖不觉听得呆了,她虽自幼学琴,自谓造诣不低。但听到这人琴声,才知艺无止境,人上有人。

    一曲已毕,抚琴之人忽然伸手压在弦上,止住琴声。

    阿颖听得入神,一时呆立不动。那抚琴之人见她暗自沉吟,起身说道:“这位姑娘,你独自留在此处,莫非是为我琴声所感?”阿颖一怔,这才如梦方醒,道:“阁下琴声如清风而绕梁,当真是‘乐琴书以消忧’!小女子得聆雅奏,实是获益非浅。”

    那少年公子面如冠玉,丰姿飒爽,在亭中一站,当真是如玉树临风,显然是人中龙凤。他手持折扇,向阿颖看了一眼,微微一笑,走了过来,拱手道:“姑娘气度高贵,举止不凡。想必是位方家,若不嫌在下浅陋,敢请姑娘以琴会友,指点一二。”

    阿颖既钦佩于他的琴技,又深感此人斯文有礼,便点了点头,笑道:“既是如此,小女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当下走到亭中。仔细端详,见那架古琴圆首阔肩,中部微狭,凤翅以下收殺至尾,古色古香,当下点头赞道:“如果我没有猜错,此乃晋时嵇康之琴,琴有七弦,名为响泉。不知是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