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纪事_第五十章 流民匪盗本一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流民匪盗本一家 (第2/2页)

喜,当下便随口说道:“怕是另有隐情吧。”

    “隐情是有——”沈行书的话到这里一转,“就是这隐情如何有的他们自己心知肚明。”

    他虽离开官场多年,但并不代表他是十分愚钝的。流民数量如此之多,甚至于难以压制,可见情形之凶险。

    沈昭听到他淡淡的语气,便知是压制了怒意的。

    听沈余氏房里的人说,她父亲得知城中流民暴动之时。一向和颜悦色的他忍不住打了个茶盏,怒斥朝廷官员草菅人命。

    也难怪她父亲不愿再入仕途,与这样的人为伍,哪有舒心日子?若是有一日,他也遇到的情形,会有那个能力开仓放粮么?

    若真是有心便可成事,历来死谏的官吏便不会那么多,金銮殿的龙柱上也不会血溅三尺。只有无力为之却心有不忿的官员才会选择死谏。

    车内的两人因为此事各自沉默着。

    好在一路畅通,达到田庄之后也没用多长时间便粮食装好了。

    可在回程的路上,许是因为板车所拉的粮食过于显眼,倒引起了不少流民觊觎。虽有人在一旁护着,却仍蠢蠢欲动。

    虽然这些粮食的确是为赈济灾民而运,但在此时却不能任由那些灾民一哄而上,抢夺粮食。

    因此一旦有人靠近,车队护卫便挥起木棍将其驱赶。但这般做法并不是十分奏效。仍有一些流民紧跟在车队后边不肯离去。

    沈行书见此,便吩咐让人传话过去,加紧赶路,不可再磨蹭下去。领头的护卫领命之后,自是加紧赶车。

    可即便他们处处小心,也抵不过人家蓄意为之。车队离在通海门还有不足两里地时遇到了伏击。

    沈行书撩开车帘看了一眼,才发现他们被一群身强力壮的流民给围住了。瞧那群人凶神恶煞的模样,说是流民倒不如说是山贼。

    沈昭正欲往外头看,被沈行书伸手给拦住了,担心她被吓着。

    因为没有主人家的吩咐,护卫也不好轻举妄动。只让领头的跟对方商议。但可这群流民却并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只听到一道低沉地声音喊道:“我等不欲与阁下为敌,只要将粮食留下便可。”

    领头的护卫听到这话,顿时怒眼相对,“好大的口气,竟是要将我们的粮食全部扣下。你是何人,难道以为有这资格取不成?”

    那人却并不理会他,反而强行往前走了几步,“阁下若是不回话,这粮食我可就强行取走了?”

    沈行书听到这话,立即下了车。

    朝着站在最前方的年轻人说道:“我见你这后生也非山贼野匪之辈,不曾欺压过往百姓,今日何苦做这等自毁前程之事?

    你可知,我这几车粮食运往城中,是为救济灾民之用。若是被你们取走,城中灾民如何生存?

    你们既为受灾民众,便该同他们一般接受官府赈济,而不是在此处要挟过往百姓。”

    拦截的流民并不曾想到这些粮食是用来救济灾民的,当即便十分惊讶,忍不住议论起来。

    领头的年轻人闻言便道:“我们便是受倭寇之乱而流落至此的灾民。既然这粮食是用来接济灾民的,阁下何不直接交于我们。免得麻烦。”

    沈行书被他这一番说词气笑了,“你倒是会强词夺理。这粮食便是送,也是我们主动送,而非你们强行夺取!

    再者,你们既是灾民,便该进城接受官府安抚。而不是聚集此处,行盗贼之事。”

    年轻人听到这话便冷笑一声,“阁下莫非说笑。如今城门早已闭关数日,我等皆是被弃于城外之人,如何进城?

    我见阁下气度不凡,才欲好言相劝。阁下若是再这般执迷不悟,可别怪我手中利器无眼,伤了贵体。”

    他这话刚落,四周的流民便又上前行了一步,持器而对。

    虽非刀剑之物,却有不少尖锐之器。还有用以耕作的铁器。想必是从四周村庄田庄夺取而得。

    可见这群流民并非临时起意。

    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