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商海沉浮_第一章 重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重生 (第2/2页)

也冷却了不少,因为德妃的态度很明确,不接受任何一方的橄榄枝。一切的一切都在皇帝眼中。

    在德妃去了皇后寝殿的第二天皇上便去了德妃的住所,屏退周围的人,并未让人通报,走进寝殿时,看到德妃自己一个人和自己手谈,灯光下让他觉得,其实即是她想要一个孩子寄养在膝下也没什么。

    走到德妃前,拿起另一方的棋子与她下起来,她也只是抬头一笑时,皇帝觉得,这便是书上的于我心有戚戚焉。

    皇帝问她,“有没有想养在膝下的孩子?我让他们拟个章程。”

    “父母之恩不敢忘,断不能过继。”

    “我听说你昨日去了皇后的寝殿?”

    “是的,去了。”

    “现在前朝后宫只有你这一处清净之地,都在吵着太子的事情。”说完还看了德妃一眼。接着说道“若是你你觉得谁比较好呢?”

    “臣妾不敢。”

    “无妨,你并未牵扯其中,朕知道,朕只是想听听你怎么想。恕你无罪,畅所欲言。”

    “谁是您选中的新君,谁就是天下之主,除您之外,并无人该对此妄言。”

    第二天,无数立嗣各方势力的大臣都被落狱。

    就这样皇帝每隔几天便要去德妃宫中,是唯一一个年长后还能受宠的妃子。

    这样一只持续到新皇登基。

    新皇登基后,后妃全部晋升太妃,因德妃在立储时有意无意的出力和皇后也就是太后关系也还是维系的很好。

    所以德妃的待遇与做妃子时并无差别。这样的结果还是相当宽厚的,并在新皇选秀时,特意在月影的族中挑选出一位看似和月影相像的,以盼望她能如月影般侍奉自己的儿子,毕竟女人都不喜欢搅弄风云的狐媚子。也是以常在入宫,但多了一个封号静常在,也没有漫长的等待很快便侍寝,静常在侍寝后便很快来拜见了月影,月影虽然一生谨言慎行,可能在后宫活下来的女人,又有哪一个是等闲之辈呢,更何况是一个爬到妃位的女人。看着极其恭敬有礼的小辈,却想更多的知道如何获得帝宠,心里为族人默默担心,这样的性子如何在宫中活得长久。。。

    为了族人不免劝她如自己一般,先韬光养晦,不要漏其锋芒,但看她虽恭敬应着却未上心的样子,也便乏了。

    那以后静常在便也不爱来了。可月影却听小宫女常常说起过静常在升为了静嫔娘娘,舞姿翩翩若蝴蝶飞舞,诗词歌赋也无一不精与皇帝琴瑟和鸣恩爱至极;小宫女羡慕的描述着,但却未发现月影轻轻叹息,终究是年轻啊,这宫中容不下肆意飞扬惊才绝艳,容得下的只有规矩啊。果不其然在怀上龙种后不小心落了红,失了宠。

    一个雨夜里静嫔却再一次又来了月影的寝殿,她跪在下首,恳求月影的指点,看着她倔强的面庞,月影不禁在想。

    一生压抑着自己,从未有一天为自己活过。。真想重来一次,肆意的活一天也好啊。。想想族人,想想自己的遗憾,便将自己的故事全都告诉了静嫔,这一次她听的那样认真。

    雨停了,静嫔离开了。说完故事的月影觉得前所未有的轻快,这恐怕便是回光返照吧。

    雨后太阳升起温暖的阳光照在已经苍老的面庞上,闻着泥土与青草的味道,想着过身后,灵魂总该是自由了吧;却缓缓走回寝殿榻上,半倚在榻上的闭上眼等待最后的时光结束,也算是一生的落幕了吧。

    可笑的是虽然知道自己已经快油尽灯枯时,一只在后悔这一生没有一天为自己而活。

    再一睁开眼睛,在自己居然醒来了,难道不是已经归西了吗?看着屋里突然发现,这不是自己小的时候养在祖母院子里时的房间吗?熟悉的李mama关切的看着我“小姐您好点了吗?”么么说完,便吩咐祖母房中的指来伺候月影的大丫鬟兰儿去通知祖母我已经烧退醒来了。

    难道!佛祖听到了她的呼唤,给了她又一次重来的机会?!

    就在这时兰儿搀扶着祖母走过来了,祖母关切的看着,心疼的搂了月影一下,这一搂,月影的眼泪却控制不住掉下来;祖母过身的早,在月影7岁便离世了,但这并不影响祖母与月影的感情,几十年未见的祖母,重生一次的机会,都让她悲喜交加。

    祖母轻轻拍着月影的背,用她江南女子特有的吴侬软语哄着月影“囡囡乖,不哭了”

    哭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问祖母“祖母我这是怎么了?”

    “我的囡囡这是病糊涂了啊,你拿着扇子去捞小鱼,捞着捞着掉到塘里去了,你父亲母亲都急坏了”

    一听到这件事回忆如潮水般涌来,瞬间就想起来了,4岁那年家中女学快要开课前自己淘气在锦鲤的鱼塘边玩耍,却不小心滑下去。发了一场烧,耽误了几天的女学,跟不上大家的进度,后来母亲和祖母轮番陪着紧赶慢赶才将进度赶上。

    此刻月影身子发虚,声音也没什么底气,老太太边让月影快些休息,养好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乖巧的应下,想趁着此时也好平复一下心情,整理一下思绪。

    梦断香消四十年,深宫何处是归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