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三章 苟富贵不相忘 (第1/1页)
以李白的文学功底,理解起这古代的应用题来,那当然不在话下。 这道题的大体意思是:有一百个和尚分一百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三个,小和尚三人分一个,问大、小和尚各有几人? 翻译过来了,其实也不难吧? 充其量,也就是后世初中水平数学题,李白怎么可能不会呢? 李白微微一笑,装逼、得瑟道:“此题不难!本官至少有三种解法!” 李栋梁闻言,有些难以置信。 因为他自诩算学高手,就此题,也只会两种解法。 李白如此信誓旦旦的大言不惭,所以他还真有些不敢置信。 于是,带着点赌气情绪,拱手道:“学生拭目以待!” 李白之所以这般说,就是想趁机震慑他们一把,这样日后也好管理嘛! 适当的显露自己的实力,也是凝聚人心最好的方法嘛! 否则人心散,队伍不好带啊! 出于这种心理,李白装出一副高人风范,潇洒异常的提笔,在一张白纸上“唰唰唰”写下三种解题方法。 方法一,方程解法。 解:设大和尚有x人,则小和尚有(100-x)人。 根据题意列得方程:3x 1/3(100-x)=100 解方程得:x=25 大和尚25人 则小和尚:100-25=75人 方法二,鸡兔同笼法。 (1)假设100人全是大和尚,应吃馒头多少个? 3×100=300(个). (2)这样多吃了几个呢? 300-100=200(个). (3)为什么多吃了200个呢?这是因为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那么把小和尚当成大和尚时,每个小和尚多算了几个馒头? 3-1/3=8/3 (4)每个小和尚多算了8/3个馒头,一共多算了200个,所以小和尚有: 200÷8/3=75(人) 大和尚:100-75=25(人) 方法三,分组法。 由于大和尚一人分3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只馒头。我们可以把3个小和尚与1个大和尚编为一组,这样每组4个和尚刚好分4个馒头,那么100个和尚总共分为100÷(3 1)=25组,因为每组有1个大和尚,所以有25个大和尚;又因为每组有3个小和尚,所以有25×3=75个小和尚。 李栋梁看完之后佩服不以,他所不会的,正是那方程解法。 至此他才知道,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这个李翰林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学问真是高深莫测! 能跟着这样的人办差,又有什么好顾虑的呢? 折服了几人之后,李白以借调的方式,将几人带至皇城之内太府寺旁李隆基为秘阁选定的办公地点。 几人听说国子监依旧保留着他们的学籍,这就意味着进可攻退可守,丝毫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是热情高涨,纷纷摩拳擦掌准备着大干一场。 可是仅这几个人,当然还是不够。 李白又从翰林院典籍库调来了薛斌与两名机灵书吏,这新衙门之内的日常事务,及写写划划的事也少不了人。 毕竟都是用顺手了的人,知根知底好使唤。 有了好处,自然不能忘记兄弟。 李白知道孟浩一生科场蹉跎,始终与官场无缘,便令李光赞特意去请他过来协助。 至于王维、王昌龄嘛! 太原王氏家族子弟,根本就用不着他来cao心! 即使人家科举不第,那前途也是光明滴! 口信捎到就行了,来不来他们自己决定。 还有一人,那便是教坊司里同僚一场的那只官场老鸟周文,此人据说也是算学出身,只是不知道算学功底如何。 李白抱着侥幸心理,还是让仆固怀恩前去通知了一趟。 接下来,李白开始亲自给李栋梁与薛斌几人紧急培训。 内容自然就是阿拉伯数字的运用,以及会计学中简单的账表统计。 虽然他也就是个二把刀水平,但是勉强还能忽悠住人。 尚未到申时,周文这只老鸟就找上门来了。 “哈哈哈!李兄弟果然是个念旧情的人啊!苟富贵不相忘!好、好、好!” 李白见这货!这自来熟的把戏玩的越来越纯熟了。 便笑着打趣道:“唉!周大掌司谬赞了!只是不知阁下,舍得下你那个销金窟否?” 周文笑着,一屁股坐在李白身旁的独坐榻上,配合着他的打趣,夸张至极道:“李兄弟你是不知道啊!老哥哥我可是水深火热啊!离开那个地方我求之不得呀!” “岁数大了,顶不住啦?”李白继续调侃。 “那可不?没有耕坏的地,只有累死的牛!老喽!老喽!”周文继续配合。 他在教坊司待了那么些年,说话自然放的开,啥没见过啊? 两人又闲聊几句之后,言归正传。 “周掌司!圣上令我核查府库,你敢不敢来淌这趟浑水?” 周文升迁无望,如今遇到这么好的机会,自然是要奋力一博的。 大不了,提前致仕,回家养老呗! 风险往往与机遇并存的道理,人精似的他焉能不明白? “我都这把老骨头了,还有啥不敢干的?其实,从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你绝非池中之物!果然嘛!这才多久?从不入流到状元郎,再到这陛下钦差,简直就是风生水起啊!以后老哥哥我就跟你混了!你可别嫌我老不跟我玩噢!” 这老货!没聊两句又开始没正形了! 听听!这都什么话?不了解内情之人猛地一看之下,还以为他要搞基呢? 李白只能摇头苦笑。 末了正色说道:“既然你愿意来,那就来吧!不过丑话说前头啊!办砸了差事,丢官罢职,可别埋怨我!” 李白这也是怕这老货,干工作时也没正形,故此吓唬吓唬。 “嘿嘿!你就放心吧!教坊司的鸡头,咱老周都能当好!何况查账乎?这专业对口的事,老周出马一个顶俩!” 李白彻底无语,他内心之中已经有点后悔找这老货来此了。 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是收不回来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次日一早,孟浩、王维、王昌龄联袂而至。 这几位大神,竟然都是心甘情愿前来这秘阁做书吏的。 李白,还真有点受宠若惊的赶脚。 这不是妥妥的大才小用吗?有木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