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演义_普提子授神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普提子授神权 (第2/2页)

死“九窍不畅”,就是指人死之后,此九孔都不通畅了。因为北斗九星与人身上的九窍对应,人们便说“北斗注死”。《三国演义》里面赵颜借寿一段管辂说的明白:“北斗注死,南斗注生。今已添注寿算,子复何忧?”

    北斗九座星辰都有名字,依次为:天枢星、天璇星、天玑星、天权星、玉衡星、闓阳星、摇光星,洞明星、隐元星。这些名字在现今天文书中仍然沿用,另一组旧名字则只见于古书:阳明星,天之太尉,司政主非;**星,天之上宰,主禄位;真人星,天之司空,主神仙;玄冥星,天之游击,主伐逆;丹元星,天之斗君,主命籙籍;北极星,天之太常,主升进;天关星,天之上帝,主天地机运;辅星,天尊玉帝之星;弼星,太常真星。

    北斗九星中的两个隐星:辅星和弼星,在相书、风水、运术等等命理的解释中,都是大富大利,上上之相。因为是隐星,按照科学的词汇说就是rou眼看不到,所以如果真有人能够看到,则是碰上大时运了,今后也定然大吉大贵。《云笈七签·卷二十四·日月星辰部二》记载:“右九皇君、九夫人内姓隐讳,知之延寿千年。常夕夕观之,想见皇君夫人形象威光,忆其姓讳,谛存在心,得见第八、第九星,延寿无穷。”

    九皇星君

    在中国传统道教文化中,北斗九星分别对应九皇。道教九皇信仰渊源于中国先民对北斗的崇拜,九皇信仰的渊源和形成发展历程,一方面反映了道教思想来源的一大特色,即对古代先民星宿崇拜的汲纳,另一方面,亦折射了唐宋之后道释的融合。

    南方生“南极仙翁”其实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寿星。南极仙翁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又称南极真君、长生大帝,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或“老人星”。传说经常供奉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位仙神其实是道教追求长生的一种信仰。

    来历

    南极仙翁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之神,为福禄寿三星之一,又称南极老人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长安附近杜县建寿星祠。后寿星演变成仙人名称。《观相玩占》:“老人一星弧矢南,一曰南极老人,主寿考,一曰寿星。”明朝小说《西游记》写寿星“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通言》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神话故事。画像中寿星为白须老翁,持杖,额部隆起。常衬以鹿、鹤、仙桃等,象征长寿。

    对于南极仙翁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元始天王长子之说。据道经《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序》载:“昔太空未成,元炁未生,元始天王为昊莽溟律大梵之祖,凝神结胎,名曰混沌。混沌既拆,乃有天地。中外之炁,方名混虚。元始天王,运化开图,金容赫日,玉相如天,陶育妙精,分辟乾坤。乃自玉京上山下游。遇万炁祖母太玄玉极元景自然九天上玄玉清神母,行上清大洞雌雄三一混化之道,生子八人,长曰南极长生大帝。亦号九龙扶桑日宫大帝。亦号高上神霄玉清王。一身三名,其圣一也。”这位真王,凝神金阙,思念世间一切众生三灾八难,一切众苦九幽泉酆,一切罪魂受报缘对。又因牿劫相求,无量众苦,不舍昼夜,生死往来,如旋车轮。故真王以神通力,悯三界一切众生,即诣玉清天中元始上帝,金阀之下,礼请殷勤,乞问紫微上宫紫玉琼蕊之笈,于九霄宝箓之内,请《神霄真王秘法》一部三卷……元始上帝即敕太皇万福真君以《高上神霄玉清真长生护命秘法》传付下世。其二为元始天王第九子之说。据道经《高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元始天王“第九子位为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专制九霄三十六天,三十六天尊统领”。同时,《高上神雷玉清真王紫书大法》卷一《元始八子封职》中对南极长生大帝的神职亦有记载,谓南极长生大帝任高上神雷玉清王,职太阳九炁玉贤君、玉清保仙王,讳棍洞,字曜华。同卷《八帝封号官职位》中亦称:“第一子任神霄玉清天王,绰霄太平应化道主大帝,遥领扶桑太阳九炁神君。

    星宿

    寿星也是一个星宿。又叫老人星,南极老人。十二星次之一。是天空中亮度仅次于天狼星的恒星,也是南极最亮的星。当14000年织女星成为北极星的时候,寿星也将成为南极星。寿星在夜空中能持续不断地发光,应了人寿长久的意愿,因此备受人们的欢迎。李隐曰:“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也。”

    由于道教养生观念的融入,也使寿星形象发生相应的改变,最突出的要数他硕大无比的脑门儿。山西永乐宫壁画中的寿星,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寿星形象。在永乐宫上千位神仙中,我们一眼就能将他认出,就是因为他那超级的大脑门儿。

    寿星的大脑门儿,也与古代养生术所营造的长寿意象紧密相关。比如丹顶鹤的头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寿桃是王母娘娘蟠桃会上特供的长寿仙果。传说是3000年一开花,3000年一结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长生不老。或许就是因为这种种长寿意象融合叠加,最终造就了寿星的大脑门儿。

    寿星,又称南极仙翁。寿星也是由一颗星辰转化而来的,它在天文学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于南半天球南纬50度左右,在中国北方地区其实很难看到。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秦朝统一天下时就开始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供奉寿星。

    东、西、南、北皆有星宿普照,而中央从未有星宿普照,只也是太微星君近来要办的大事,起初太微星君想把中央星宿之神君位留给“普提子”然而普提子又为非作歹,跟着蚩尤为恶。

    近日太微星君千里普民,看到了普提子有回归正途的想法,故而用“千里传音”之法把他召唤回天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