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1章 天价黄瓜 (第1/1页)
黄瓜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最初被称为“胡瓜”。 杜宝《拾遗录》云: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瓜为黄瓜。 作为一种外来物种,黄瓜在华夏大地的普及是非常迅速的,几乎关中大地家家户户都有种植,盖因黄瓜既能当青菜煮,也能当水果吃,产量还大,又不费地力和人工。 张家在沣河北岸暖棚里种植的黄瓜生长的很顺利,当然,虽然瓜苗长的很好,但是最初的一批花却是没有一个顺利结果的,这可把马周急坏了。 拖了几天也没有见到改善,这事便到了张华手中。 “这是我的失误,忘记提醒你要给黄瓜授粉了。这花和人一样,也有雌雄之分,在平常室外种植的时候,由于有蜜蜂等昆虫的存在,这个授粉过程在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完成了,但是暖棚里就不行了。” “东家,这黄瓜结果还需要授粉?难道我们要去养蜜蜂吗?” “养蜜蜂这个主意不错,现在似乎还没有人去养殖呢,蜂蜜可是个好东西。” 马周:“……!?” “跟你开个玩笑,现在养蜜蜂,肯定是来不及了。其实没有蜜蜂这些昆虫也是可以完成授粉过程的,只需要一根小棍子不断的在雄花的花蕊和雌花之间cao作,将雄花的花粉沾到雌花上,这个授粉过程就完成了。” 这个不需要问多啦,前世张华自己参观所谓的有机农业农场的时候就亲眼见过。 说起来,这个时代的人对授粉可谓是一窍不通,其他勋贵人家即使花巨资模仿张家修建暖棚,也是没有办法种出黄瓜来的。 “就这么简单?” 马周没有想到困扰了自己好几天的问题,就被一根小棍子给解决了。 “当然,那你以为有多复杂?难不成还得请几个和尚道士在那作法吗?” “东家,我觉得这个cao作得保密,选取最信任的农户来给黄瓜授粉,这样我们的黄瓜生意在冬天就能永远独占,别人家想学也学不来。” 马周的眼光还是很厉害的,一下就发现了暖棚种植黄瓜最大的秘诀,一个可以坑死跟风者的秘诀。 人工授粉之后,不出所料的结出了黄瓜。 一根根翠绿的黄瓜挂满了枝头,让人看了就胃口大开,除了继续给几家送去之外,马周还专门安排人运了一批到名品阁销售。 …… 王金是西市有名的豪商chénléi的管家,这段时间,王金天天都被主子批,“你干什么吃的,有钱也买不到吃的,不是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吗,怎么买点青菜回来都那么困难?” chénléi是江南人士,虽然江南的冬天穿多少衣服都觉得冷,但是菘菜这些耐寒的蔬菜还是可以种活的。 再加上陈家有钱,所以从小到大,chénléi都是不缺锦衣美食。 可是自从今年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家族产业,一年四季常驻长安之后,原本chénléi以为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 毕竟,终于掌握了家族大权嘛。 可是,这冬天一来,chénléi立马就受不了了。 没有青菜吃啊! 作为长居江南的人士,实在没有办法适应天天羊rou,顿顿羊rou,除了羊rou就是鸡rou鹅rou各种rou,嘴里都长满了泡。 chénléi觉得自己的忍耐快要到极限了,再没有青菜吃,他觉得需要回老家才能熬过今年冬天。 “东家,这长安城东西两市我都走遍了,就没有卖青菜的。唯一打听到有青菜的就是内务府了,但是据说产量非常有限,宫里的贵人们都不够吃,根本买不到,我上次专门请高公公吃饭,提出愿意重金购买一点点青菜,他都说没有办法。” 王金也觉得很委屈,长安城的冬天没有青菜,这也不是陈家才这样的,各家勋贵也是没有的。 “我需要的不是你的解释,我要的是结果,你说长安城除了宫里,其他地方都没有青菜,为什么我听说房府和程府就有呢?” 不管是房家还是程家,都有自己的商铺或者藕断丝连的商家,对于一些不是什么保密内容的新奇信息,在特定的圈子里传播的其实是很快的。 “东家,我今天再去西市转一圈,看看能不能有收获。” “哼,要是一直没有结果,你也不要怪我不念旧情……” 带着东家留给自己的威胁,王金一脸郁闷的出了门,为了避免自己年老昏花错过了目标,王金把自家两个儿子都一起带了出门。 “爹,这冬天就是没有青菜的,以前老爷当家的时候也不是不知道,现在少爷上来这样子……会不会是故意的?” 王金的大儿子多少读了一些书,想的比自己父亲要多一些。 “都有吧。一朝天子一朝臣,东家有换人的想法也不奇怪,但是东家以前居住在江南,不习惯长安的冬天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王金叹了口气,往西市快步走去。 “爹,要不我们去名品阁看看,那里总是能够出现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东西,这黄瓜要是现在有卖,也绝对算是出乎意料的事情了。” 王金的小儿子平时总是跟着几个勋贵子弟后面跑腿,倒是有点见识。 “行,反正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就去名品阁看看吧。” 与此同时,名品阁那边今天一开门就吸引了路人不一样的眼光。 只见名品阁门口摆放了一排桌子,上面一溜小篮子,每个篮子里装着三五根黄瓜。 冬天里的黄瓜本来就稀奇,更加稀奇的是一贯钱两根的售价。 要知道,普通老百姓家里,一年的收入也不见得有几贯钱,基本上就可以说,平常老百姓一年的收入只能买几根黄瓜! 黄瓜大量上市的时候,一根黄瓜顶多也就是一两文钱,名品阁这售价一下就提高了几百倍,刚开始路过的行人还以为眼花看错了呢。 “这黄瓜卖的也太贵了吧。” “傻瓜才愿意买呢。” “这莫不是标错了价格?” “我倒是好奇谁会买这么贵的黄瓜!” “大冬天里居然有黄瓜卖,这倒是也稀奇了呢。” 眼看着名品阁门前越来越多的人,不过就是没有一个人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