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 曹孟德济南遭困 袁本初仗义相助(二) (第1/2页)
“我正欲前往博阳(济南国治所,今山东章丘附近),相请不如偶遇,能与曹孟德同行,岂有错过之理。”张邈笑着说道。 二人骑在马上一路有说有笑,两名小吏与亲信紧随其后。等到达博阳已是傍晚时分。入城后,曹cao见天色已晚便邀请张邈与他共同前往官署,张邈再三推辞奈何曹cao盛情难却,最终便答应下来。一行人穿过大街小巷,在两位小吏的指引下终于到达目的地。 众人翻身下马,一名亲信来到快步来到有些泛黄的门前大声喊道:“新任济南相曹大人已在门外,赶紧开门!” 亲信高声叫喊半天,始终都不见人出来开门。曹cao大感意外,堂堂一郡国的衙门,怎能如此安静?动乱时期,常有黄巾军袭击郡县衙门。难道衙门里面的人都被杀了?现场的气氛开始变得凝重起来。 为防敌人偷袭,曹cao一声令下,众人迅速围成一圈。然后曹cao对张邈说道:“孟卓,为防意外,你先离远点。一会若有黄巾贼寇从门内杀出,你赶紧离开此处去搬救兵。” 张邈有些不满地说道:“临阵退缩,岂是大丈夫所为。孟德未免太过小瞧于我。” 曹cao脸色微变,张邈说得如此坚决,他也不好再做劝说。为求稳妥,他把张邈带到了队伍的最中间。待一切准备就绪后,敲门的亲信来到曹cao面前请示道:“大人,就让小的翻进院墙去看看吧。” 曹cao答道:“去吧!若有任何异动,立即撤退!” “诺!” 亲信说完话就来到院墙外,只见他从身后的行囊中掏出一个巴掌大的铁钩,然后用腰间的绳子挂在了铁钩上面。他右手挥动绳子数下,铁钩开始随着他的动作快速旋转起来。接下来就听到“嗖”的一声,铁钩飞过院墙,一下子就卡在了对面。亲信用力地拽了拽绳子,确定铁钩已经抓牢后。双手拉着绳子,连蹬数步便越过院墙。 “好身手!”张邈不由得称赞道。 曹cao压低身子,小声说道:“小心暗箭,大家随时准备后退。”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官署内依旧悄然无声。张邈只觉得自己的心脏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了。而身边的曹cao却像一尊石像,坚如磐石地站在自己身边。 又过了一会,官署的大门突然打开,亲信从院内飞奔到曹cao身边说道:“大人……全部都探查过了,衙门里面一个人都没有!” 曹cao急忙问道:“除了没有人外,还有什么异常?” “属下特别查探了灶台,至少已有三天没生过火了。” “里面可有血迹或是打斗的痕迹?” 亲信回答道:“既无血迹,屋内陈设也都完好无损。” “这就怪了。”曹cao说完便陷入了沉思,若官署内的人因为战乱而逃,屋内陈设绝不会完好无损。倘若有黄巾贼杀了里面的人并占领县衙。城内绝不会如此安静,而且里面也没有血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曹cao突然联想到今天下午遇到的事情,他下令道:“把那两人给我带过来!” 两名小吏很快被押到了曹cao面前,看着瑟瑟发抖的二人,曹cao恐吓道:“官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敢有一句虚词,本官现在就将你们二人正法。” 二人之中,年轻的那个已经吓地尿了裤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年长的那个“扑通”一声跪在了曹cao面前,断断续续地说道:“大人……大人……我们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嗯?”曹cao极为不满的哼了一声,立即就有人把刀架在了年长小吏的脖子上。 “大人……大人……小人说得都是实情,平日里小人都在下面的县中,只有领取薪俸或是有公事的时候才会来官署。大人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到下面的村子里去查证啊。” 曹cao仔细看着小吏的表请,他的言语虽不连贯,但语气却无不妥之处。曹cao思考了片刻说道:“起来说话。” “谢…..谢大人!”年长的小吏站起身在曹cao面前垂首而立。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姓李名丰。”接着李丰指着自己的同伴说道:“他是我弟弟李收。” “丰收…..好名字”曹cao点头追问道:“李丰、李收我问你们,最近这些日子你们可曾碰到过什么特别的事情?” 二人对视一眼,均茫然地摇了摇头。曹cao见状大失所望,刚想开口要二人离开,李收却突然说道:“回大人,三天前倒是出了点事情。” “什么事情?” “也不是什么大事。”李收回答道:“本来今天是我们兄弟二人领薪俸的日子,可是几天前长史却突然派人告诉我们说,这几个月的薪俸都不发了。他还叫我们不要来衙门讨要,说是等战事结束一并发放。可一家老小都指着这点钱过日子,所以我们就只好去收景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