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巨星之路_第290章 为新电影颠覆形象(4000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 为新电影颠覆形象(4000字大章) (第2/2页)

要给我一点学习时间,报个培训班什么的,我在短时间内保证学会拍电影!”赵诚用信心十足的语气说道。

    方伟刚有些无奈地看着他。

    因为已经料到了赵诚会这样说。

    合作这么久了,方伟刚哪能不知道赵诚的性格怎么样。

    只不过,他家这艺人也太不按明星发展的套路来走了。

    正常来讲,一个明星,有了一部低成本高票房的电影傍身后,应该抓住时机,疯狂接广告、代言和商演等活动捞金才对。

    赵诚倒好,庆功宴过后,立刻埋头开始‘转行之路’,完美错开赚大钱的机会。

    方伟刚真的十分怀疑,那些隔空给赵诚献富贵竹的人,会不会做啥啥亏。

    假如,赵诚跟另外一个经纪公司合作,在这个时候,提出要跑去不见人的培训班,学习怎么当一个导演。

    估计会遭到全公司的强烈反对,甚至是闹出大矛盾都说不准。

    方伟刚摇了摇头,也就自己能受得了赵诚这种赔钱货艺人了。

    “好吧,你先去学一段时间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你的名字》在华夏的上映工作,也准备得差不多了,等过审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定档和宣传。”

    “只不过,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方伟刚顿了顿。

    赵诚点头,表示自己认真听着。

    “你应该能看得出来,这剧本的男主角人设,跟你的形象是相当的不符合。”方伟刚也同样认真地说道。

    方伟刚一点儿都没有讲错。

    《夏洛特烦恼》的男主角,在没穿越之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

    没有正经工作,还死要面子到不行,更不懂得疼爱无条件对自己好的老婆。

    反正整个人都很没担当,完全没有一个三十而立的男人样子。

    以上这些,赵诚用演技给演出来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但关键是赵诚的整体形象:帅、气质、八块腹肌,根本就不像是一个loser的样子,反倒像个很有涵养的富二代。

    虽说,演技在表演里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可形象差得太远了,也会让观众有种出戏的感觉。

    再回头看赵诚以前饰演的电影角色。

    《忘乡》是一个正气凛然的青年教师;《激战》是一个爱拼才会赢的努力拳击手;《同桌的你》更加是女生在学生时代最爱的那类型颜值男友。

    总之,没有一个是不帅的,每个角色在镜头里的样子,都跟赵诚现实的模样很相似。

    而且很凑巧的是,赵诚前段时间又获得了投资圣手的美名。

    现在哪怕是一个小学生,都知道赵诚能赚很多钱。

    “是也是......”赵诚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只是没考虑具体的解决方式。

    既然方伟刚现在提起了,他就顺便一道解决好了。

    思索了几分钟后,赵诚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说道:“我要为了这部电影,颠覆自己在观众脑海中的形象。”

    ---

    华夏国,二月初春。

    在华夏音乐学院的大门前,除了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外,几乎站满了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

    这群年轻人,都是来参加今年艺考的学生。

    他们似乎非常焦虑,一个个眉头紧皱,每隔一阵子就低头看看手表,或者轻声地打电话跟家里人汇报实时情况。

    艺考搞得像特务队面试一样。

    但,这十分情有可原。

    因为华夏国所有的艺术学院,除了要求学生高考成绩达标外,还会在每年二、三月的时候,另外开设校内考点,考核学生们的专业熟练程度。

    言下之意,即是学美术的得考绘画,学音乐的得考唱歌,学乐器的得考演奏。

    这就是‘艺考’的意思。

    成功通过了考核的学生,会收到学校颁发的“专业合格证”。

    艺考生只有凭借这张合格证,才能在填志愿时,选报心仪的艺术院校,否则即使高考分数达标了,也会被视为无效志愿。

    于是,艺考生除了要和普通高考生一样复习外,还得在百忙中抽空学习‘专业课’。

    然而,华夏音乐学院的流行音乐系,今年计划招收49名学生,报名的人足足有1697名!

    这一千多艺考生里,有天赋并且从小就有音乐基础的人,一抓一大把。

    超高淘汰率,就意味着费时费钱也不一定能得到回报。

    所以,站在这里排队的考生,无一不是付出了巨大努力和金钱的代价。

    在场的几千名少男少女,在此刻都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表情自然好不到哪儿去。

    于是,赵诚在这群人里显得格外奇怪。

    因为他完全没有任何表情,既不玩手机,也不跟人交流,而且还合着眼睛,双臂交叉抱在胸前。

    假如不是赵诚手里一直拿着考试资料,估计周围的人要以为他睡着了。

    现场有个脖子挂着相机、头戴黑色鸭舌帽的年轻女人,她颇为惊奇地盯着赵诚看。

    相机女人是《首都日报》的实习摄影记者,这几天接到任务,负责到各大艺术院校拍摄有价值的现场图。

    华夏音乐学院是她来的最后一站。

    在此之前,相机女人已经去过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了。

    表演类学生的外形条件,要相对音乐类学生的出众些。

    这是相机女人在看到赵诚之前的判断。

    二月的天气还夹杂着刺骨的寒风。

    放眼望去,每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的。

    但同样是穿厚重的羽绒,其他学生都显得臃肿累赘,像个行走的大粽子。

    赵诚却凭着挺拔身形和轮廓分明的帅脸,在人堆里脱颖而出。

    而他闭着眼,更是散发出一种气宇轩昂的感觉,让很多路过的女孩子,都不由自主地将目光停留在他身上。

    作为摄影师的相机女人,哪怕已经拍够了华夏音乐学院的现场图,也还是潜意识举起了手中的相机,以赵诚为中心,咔嚓地拍了一张照。

    作为摄影师的相机女人,哪怕已经拍够了华夏音乐学院的现场图,也还是潜意识举起了手中的相机,以赵诚为中心,咔嚓地拍了一张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