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_第七十回 借口实征伐三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回 借口实征伐三韩 (第3/3页)

这些都令公孙康欣喜若狂。俗话说得好,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公孙康吃喝都是人家的,自然也就非常尽心竭力的率领船队,同田辰所部进行协同训练。

    反正距离马韩非常近,所以,青州兵马需要做的就是能够在船上克服晕船的问题。

    就这样,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建安元年五月,青州牧田辰,突然上表朝廷,言马韩废汉郡,劫汉船,公然挑战大汉神威。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田辰决定跨海攻伐马韩,势要讨回公道。

    至于说朝廷同不同意,田辰才不去管呢。实际上,这就是个通知而已。

    不几日后,辽东太守公孙度,也向朝廷上表,言高句丽联合马韩,sao扰辽东边境,掠夺大汉人口物资。孰可忍,孰不可忍。因此,公孙度决定向高句丽用兵,要灭其yin威,震慑其胆。

    明眼人很简单的就能看出,这俩人是商量好的。

    汉廷已为曹cao实际控制,而其人又是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自然对于此事大加赞赏。天子更是兴奋异常,多少年了,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话语,已经很久无人再提。此番田辰和公孙度要征伐异族,自然是给天子长脸的。即便这个天子,已经是个傀儡了。

    于是朝廷公告天下,将此事明确的下发各州,以彰其功。

    河北霸主袁绍,得知此事后,不发一语。手下有人进言,可趁此机会攻伐青州,一雪前耻。却被袁绍严词拒绝。袁绍曰,“内为家事,外为国事。焉能相提并论?大汉之威严,岂容宵小践踏。青州牧为国征伐,乃大义也。吾虽与其不和,但亦同为汉臣,如何以私利而误国事。此事休得再提!”

    田辰闻听此言后,私下对郭嘉感叹道,“袁绍虽不才,却仍有汉臣风范,堪为吾辈表率也。”

    既然背后无人捅刀,事情就好办多了。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五月十六,青州牧、镇东将军、齐侯田辰,于东莱誓师出征,率领大将赵云、高览、徐盛,并共计一万五千兵马,以郭嘉为军师将军,乘上辽东太守公孙度之子公孙康所率领的三十艘大船,以及青州原有各式船只,共计百艘,跨海直击马韩所占据的乐浪郡。

    同日,辽东太守公孙度率兵三万,誓师东征,兵锋直指高句丽。

    三日后,青州大军在乐浪郡的长岑附近登陆,随即攻占长岑,以为落脚。大军休整三日后,田辰派高览所部为先锋,其余各军随后跟进,向占据乐浪的马韩发动了全面攻击。

    由于乐浪郡内多数都是汉人,因此,听闻朝廷大军来此解救他们,都是非常高兴。田辰大军所到之处,昭明,海溟,带方、含资、提奚等众多城池皆举城而降。乐浪郡的南部地区,尽归田辰掌握。五日后,田辰大军围乐浪郡郡治乐浪城(今朝鲜平壤),迫降之。于是,整个乐浪郡传檄而定。而被关押一个月之久的糜芳等人,终于被解救了出来。

    不过,对于田辰而言,攻取乐浪郡如此迅速,都在自己的意料之中。因为这里原本就是箕子朝鲜的统治中心。这里的人民,大多都是秦朝时期移民过来的国人,语言和风俗习惯等等,都与国人一致。而马韩虽然名义上叫做国家,实际上是部落联盟。他们的抵抗能力实在太弱了。

    平定乐浪郡之后,田辰继续率兵南下,直逼真番郡。真番郡太守乃齐国遗民,闻田辰乃齐国王室血脉,遂向田辰请降。短短不到一个月,朝鲜半岛上,西汉所设立的三郡中的两个,都已经回归了大汉版图。马韩势力被迫南迁至弁韩的势力范围,并与其结盟,共抗田辰。

    一个月后,建安元年七月中旬,田辰率大军急攻东濊所控制的临屯郡,逐东濊王北逃,过马訾水进入高句丽控制区域,请高句丽收留。而高句丽的王伯固,已经是有苦难言了。公孙度对高句丽的持续用兵,已经让他自顾不暇。现在又有田辰的大军夹击,让他十分害怕。不过,田辰大军却遵守了同公孙度的盟约,没有继续追击东濊王,过马訾水。这让伯固稍微安心了一些。

    自此,朝鲜半岛上的汉置三郡(其实是四郡,但后来玄菟郡移回到了鸭绿江以北),全部回归大汉版图。

    田辰命张纮担任三郡太守,治乐浪,并改乐浪城名为平壤,意为平壤定地。并留徐盛率军驻扎,维护四方。又命赵云为主将,高览和迫切想要报仇的糜芳为副将,统帅一万大军,以及三郡组成的义兵两万,共计三万兵马,南下弁韩、马韩,誓要灭之。

    建安元年八月十二,赵云并高览率军同弁韩、马韩联军决战,阵斩联军五千众。弁韩王迫于形势,诱杀马韩王,尽降其余部,并派人携马韩王首级,向赵云请降。

    赵云准之。并命弁韩王率领部众,向东共击辰韩。

    三韩之中,辰韩实力最强。弁韩王虽知不敌,却经不住赵云的兵威所迫,而只得应允。

    弁韩同辰韩大打出手,赵云则率部隐于一旁,待得弁韩势孤欲败之时,赵云所部猛然出击,同弁韩一道大破辰韩军,阵斩八千。辰韩王见大势已去,只得向赵云请降。

    赵云留高览、糜芳稳定三韩局面,自己押送弁韩与辰韩二王并马韩王的首级,回返平壤,向田辰复命。

    二王走后,三韩复叛。但在高览和糜芳的铁血镇压下,遭到彻底失败。高览命糜芳带人,将三韩叛贼首级近万,筑成京观,以震慑群夷。自此后,三韩之人闻高览之名而丧胆。

    田辰是九月中旬才知道这个消息的。不过,对于高览的做法,田辰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仅仅说了一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田辰将三韩之地重新定为一郡,名为南韩,并分批迁南韩的三韩遗民共计三十五万众往青州而去,同时从其余三郡迁大汉之民来填补真空。而实际上,这些三韩遗民到了青州后,为青州的发展做出了异常巨大的贡献。因为,自从踏上青州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为了————奴隶!

    田辰留徐盛统管三郡军事,而唯独留高览暂时镇守南韩,并行太守事。目的就是要用高览的铁腕来压制此处之人。不过,等这里的人都迁往青州之后,高览就没有必要继续留守了。作为战将,他应该在战场上,继续发挥作用。同时,糜芳也继续在三韩留守,暂时主管迁民之事。糜芳很高兴,简单而言,还是做生意。只不过,这次买卖的物品,就是人而已。

    十月初,赶在朝鲜半岛恐怖的寒冷气候到来之前,田辰率领赵云,并押运首批一万多三韩遗民(大部分都是所谓的王族),浩浩荡荡的往青州返回了。

    三日后,远远望着东莱郡码头上人山人海的情景,田辰不禁豪气干云。他回头对郭嘉和赵云道,“开疆扩土,封狼居胥。果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使吾辈留名啊。”

    赵云和郭嘉相视一眼,亦是心潮澎湃,诚如田辰所言,这次的征战,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们,也定会青史留名!

    此正是:吠犬安敢惹猛虎,蛮夷何必引君怒。身为汉家好儿郎,岂肯坐视宵小负!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