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桃花簪 (第1/1页)
殷知渔将饧好的面放在案上,搓成粗细均匀长条,然后放入油盘内。 祁以歌现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盯着殷知渔,殷知渔突然扭过头来看着她。 “怎么了?”祁以歌摸摸脸疑惑地问道。 殷知渔无奈地叹了口气,“火快灭了,烧火。” “哦。”祁以歌努努嘴,蹲下往灶里放柴火。 殷知渔将弄好的面与之前切好的青菜下到开水锅内,待烫熟后捞入碗中。再放入各种调料,放入煮好的rou丁。一碗长寿面就出锅了。 殷知渔将煮好的面递给祁以歌,祁以歌小心翼翼地接过来。 这可是……殷知渔亲手做的面条啊。 祁以歌受宠若惊地把捧在手里盯着面条看了又看。 “面条不是用来看的,是用来吃的。”殷知渔又拿了筷子和勺子递给她。 祁以歌捧着碗,先低头喝了一小口汤。鲜美的汤汁,在唇齿间弥漫开来。祁以歌抬起头对着对面的殷知渔笑得烂漫,双眼也眯成了月牙。 殷知渔也不自觉地勾起了嘴角,“好喝么?” 祁以歌使劲地点了点头,“嗯,好喝。” 祁以歌觉得,这是她这辈子吃得最好吃的一碗面。她每吃一口,就开心一分。 正待她吃得认真时,空中飘来了殷知渔的声音。 “生辰快乐,小花猫。” 祁以歌做了个梦。 梦里有她,有殷知渔,还有一只小白狗和一只小花猫。他们开了一家小茶馆,他煮茶,她收钱。茶馆的生意一般,夏天来的人更多些。客人们都喜欢下午来喝茶,边喝茶边聊天,也不聊什么正事,随便话话家常。不认识的人一来二往也成了朋友,来了茶馆大家都在一起闲聊。 客人们聊的时候她也偶尔插上两句话,熟客一时忘了带钱可以赊账,要是很熟的话,祁以歌就请他这一杯茶了。客人们都走了,他们会一起算算今天的收益,殷知渔还是不怎么爱说话,但每天算完账,他都会轻声在耳边说一句“辛苦了。”,然后一起看黄昏,一起看月亮升起来。 冬天满地的积雪,她在雪地里呵手,他在一旁煮酒,岁月就这样轻声走过。 祁以歌早上醒来的时候,还错觉以为在那家茶馆里。她起床喝了一口茶,心里有些惆怅。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她又回想起昨夜的那碗长寿面,不自觉又笑容满面,他要是一直能停在那个温柔殷知渔就好了。 兰莺帮祁以歌梳洗后,祁以歌走到偏厅去吃早餐。她到偏厅的时候,殷知渔已经吃过离开了,但她发现桌上有一个精致的盒子,还有一张纸条。 “江南无所有,还赠一枝春。”(huan) 祁以歌忆起了那日的不告而别,忆起了她留下的那枝桃花。 祁以歌打开木盒,里面是一支粉色种的直闪石玉制成的玉簪,品像极好,圆润通透,质地细腻,状如凝脂。别出心裁地制成了桃枝的模样,枝头还雕刻了几朵玲珑剔透的粉玉桃花。 祁以歌拿出发簪插到了发髻上,“兰莺,好看吗?” 兰莺笑着说:“小姐本来就很好看,插上发簪就更加好看了。”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祁以歌收到了殷知渔的礼物,心里乐开了花,连带着多喝了几碗粥。 祁以歌吃完早膳就到庭院里练剑去了,碰巧正遇上锻炼身体的周有匪。 “哟,怎么今天起的这么早?”祁以歌上前拍了拍正在扎马步的周有匪的肩膀。 周有匪收势起身,“唉,以前的生活过得太腐败了,这两天熬夜起来都觉得有点吃力了。得赶紧补补,锻炼锻炼。” “你得了吧,你这算锻炼啊,你这就是换个地儿偷懒。” “你这么说可是你浅薄,我这可是著名的杨氏太极拳,你不懂就别乱说。”周有匪把下巴一杨,别过脸去不理祁以歌了。 祁以歌练了一个时辰的剑,回房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就和周有匪一起到偏厅吃午膳了。 难得今天殷知渔也在,自从到了这儿,他大多数是在北边厢房的饭厅和门客们一起用午膳,祁以歌只能在夜宵的时候乘机和他见面。 “今天不用和门客们一起吃饭吗?”祁以歌问道。 殷知渔吃了一口米饭,“今日是无妄岛的沐福节,说完重要的事都回去了。” “沐福节?那是什么节日啊?”祁以歌来了兴致。 兰莺解释道:“有点像四月的浴佛节,不过十里无妄岛的人,大多都信道教。沐福节一年一共有两次,一次在年尾,一次在六月。每到这一天,大家都带着家人聚集在道馆里,一起为接下来的半年祈福。大家会得到一条红绸,把愿望悄悄写到红绸上,再系到古树的树枝上。传说红绸系得越高,天神就越可能看到,好多未婚的男女都想在这一天求个好姻缘呢。 每年的沐福节都会热闹的不得了,小姐和岛主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呢?” 祁以歌兴奋地看着周有匪,“周骗子去不去?” 周有匪摸了摸下巴上想象中的胡须,“有热闹的地方就有我周有匪,吃了饭就去。” 祁以歌又扭过头看着殷知渔,“你要不要……也跟我们一起去啊?” 殷知渔吃完碗中的米饭,盛了一碗汤。 “好。” “那就这么说定咯,兰莺你去通知一下马夫,我们下午要去沐福节。”祁以歌说。 周有匪很快就吃完饭回房收拾去了,留下祁以歌与殷知渔两个人在桌上。两人吃完饭准备离开偏厅的时候,祁以歌红着脸对殷知渔说了声谢谢,殷知渔看着低着头的祁以歌,愣了愣,说道:“很好看。” 十里无妄岛的沐福节跟金陵的上元节一样热闹,大家都以家庭为单位,成群结队的往道馆走,大孙子扶着老人,夫妻们带着孩子,左手牵一个,右手还抱一个。 路上站满了人,马车走不动,于是三人只好下马车步行。 道馆离殷宅并不远,走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