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姚广孝_第七十七章 起战事师徒赴蕲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起战事师徒赴蕲州 (第1/2页)

    起先各地红巾军起义能够成功,除了凝聚民心和精密筹划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是驻守在各地的元军和将领都没有很好地进行应对。

    这一点可以说从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彭莹玉第一次在袁州带领周子旺和况普天发动武装起义时起便初见端倪。在至元四年再到至正八年(公元1348)方国珍啸聚海上,这十年时间里百姓动乱的例子也有很多,在统治者看来,对付他们的手段无外乎两种:一是整合军队,血腥镇压;二是许以官职利益,进行招安。

    这两种手段在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这个重要年份得以充分体现。以至正帝为首的政治集团在这十年里,逐渐失去当初的雄心壮志,皇帝的逃避和纵容使得元廷纲纪愈发松弛,官军毫无战力。

    在这样的时刻下,元廷镇压动乱的手段还是老样子,可揭竿而起的义军却已经今非昔比。招安是看起来一本万利的手段,不费一兵一卒,只要地方官员从自己的指甲缝中抠出一丁点利益让给作乱之人,便可以接触祸乱,并因此取得不小的功劳和政绩。

    将这个招数用得最好的莫过于达识帖睦迩,他在至正九年任湖广平章政事时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招谕沅州、靖州、柳州、桂阳等路暴乱的少数民族一事,做得的确十分漂亮。可也正因为招安的手段历来好用,在面对方国珍时,元廷在他身上才吃了大亏,毕竟此前元廷少有应对这种既有战力又肯投降的贼寇的经验。

    反观元廷在面对韩山童、刘福通、彭莹玉等真正有组织、有威胁的派系军队时,则会采用第一招,集结正规军队,血腥镇压。

    只可惜在对红巾军的初次镇压中,因为赫厮、秃赤、徐左丞等为首将帅的昏聩无能,酿成了阿速铁卫全军覆没的惨状。

    吸取了这些经验教训以后,元军上下虽然仍没有将红巾军放在眼里,但也知道他们比以往作乱的百姓都要难对付一些。为对付北方的刘福通,以脱脱为首的朝廷派出了御史大夫兼知枢密院事也先帖木儿、卫王宽彻哥、先锋巩卜班这样的豪华阵容,南方的徐寿辉则由威顺王宽彻普化着手应对。

    徐寿辉之所以能立即响应刘福通,原因大多在于彭莹玉倾尽全力的帮扶。可以说徐寿辉的嫡系只有倪文俊和邹普胜,而这个最支持他的邹普胜也是彭莹玉的徒弟,如此一来,徐寿辉势必难以服众。彭莹玉将多数得力弟子遣回原处,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徐寿辉只有获得了了足够的实力和名望后,才能驾驭得了他们。

    人心悬反覆,天道暂虚盈。

    素怀大义的徐寿辉突然被彭莹玉驾到这么高的一个位置上,心境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变化。他深知彭莹玉的门徒都很有能力,但是自己需要他们的同时,总会感受得到他们目光中的一丝质疑,随着这种感觉的逐渐放大,徐寿辉生出一种莫名的危机感。

    所以徐寿辉敲着自己的小算盘极力以倪文俊为先锋,邹普胜为军师,让他们二人旗开得胜,也让自己的心中稍有慰藉,告诉其他人也是告诉自己,我——徐寿辉才是真正的首脑。

    彭莹玉本就不在意这些名利,又看穿了徐寿辉的小心思,便索性以生病为由,将有着必胜把握的几场仗都放心地交给徐寿辉全权任命、负责。

    “师父,您老人家这病得装到什么时候啊?”况普天躺在一块大石头上枕着双手懒洋洋地问道。

    彭莹玉穿了身干净的素衣,盘膝坐在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双眼紧闭,两臂自然地放在腿上。由于他今天并没有拿着拂尘也没有握着念珠,所以很难分辨他现在的冥想之状究竟是在进行道家的观想还是佛家的禅定。

    况普天早就习惯了师父这番模样,待着实在无聊,彭莹玉又不搭理自己,便偷笑着走到其身后想要吓他一下。

    结果蹑手蹑脚地刚走到身边,彭莹玉便睁开了眼睛,满脸慈爱地吟吟笑道:“几十岁的人了,怎么还是儿时的心性。”

    况普天嘿嘿一笑,挠了挠头,再次问道:“师父,咱们什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