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忤钦差定计除海患 (第1/2页)
张必先传回的消息无误,不过月余,徐寿辉等人果然起事,多云山庄的牌匾已被摘下,换上了古朴厚重的“天堂寨”三字大匾。 彭莹玉利用自己在白莲教和弥勒教等组织中的威望,迅速帮徐寿辉集结了近万人的部队,由倪文俊率领一举攻占了大别山脚下的罗田县。 由于是响应刘福通的号召,所以徐寿辉所部也系红巾,区别在于,白莲教和弥勒教更加信奉弥勒佛。在彭莹玉的倡导下,每名义军在胸前背后的衣服上都写上一个大大的“佛”字,作战时不喊冲锋,而是喊着“阿弥陀佛”,以此祈求佛祖保佑,刀枪不入。战死者则称其为往生极乐,受伤者则被视为对佛祖心生不敬,因此虽然作战毫无章法可言,但却士气高涨,勇猛异常。 这支红巾军由倪文俊统领着到了罗田县以后,驻守的元兵见了还以为是一群和尚,不知该杀还是该拦,等到“阿弥陀佛”的喊叫声越来越大,大队人马挥舞着各式武器一拥而入的时候再抵抗已经晚了。 红巾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轻松占领了罗田县,彭莹玉便向徐寿辉提出了多线作战的想法,留下主力继续进攻蕲州,其他人则分兵四处进攻。 蕲州路治下有蕲春、蕲水、广济、黄梅、罗田五县。蕲州是威顺王宽彻普化负责监管的地盘,罗田县突然生乱,宽彻普化无比震惊,不知所措。 宽彻普化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孙,镇南王脱欢之子,泰定三年受封威顺王,赐予金印,镇守湖广行省的大部分地区,拨付怯薛丹(担任怯薛的人员称怯薛歹,复数被称作怯薛丹)五百人给他,又私自募集人员扩张至一千人作为亲卫。 因其地位的高贵,湖广行省要给他供给钱粮衣装,每年支米三万石、钱三万二千锭,还要供给其王子诸妃膳食。有此殊荣,他镇守湖广以后却仍不知足,纵容怯薛官员肆意侵占民利,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早年间伯颜cao控朝局时排除异己,曾假传圣旨将他召入京师,罢黜官职,到脱脱为相时,为了拉拢权贵支持自己,便昭雪其冤,恢复了他的官职,继续镇守湖广。得到脱脱的庇护后,宽彻普化行事愈发肆无忌惮,倚仗宗亲的势力,恣意横行,湖北廉访司的官员曾多次向朝廷上奏他的罪责,脱脱为了巩固自己在贵族勋贵中的地位,就将这些奏章都替他挡了下来,不予上报至正帝。 宽彻普化生有六子,分别名为别帖木儿、答帖木儿、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和尚。此时在他身边的只有大儿子别帖木儿和二儿子答帖木儿。 见父亲满面愁容,别帖木儿出言道:“父王,这些年汉人百姓总是不消停,四处生乱,现在居然都敢到我们眼皮下面撒野了,这次必须给他们些教训。” 老二答帖木儿摆摆手道:“大哥,不过一群贼人而已,哪里入得了父亲的法眼?父亲不过是担心生乱的消息传到大都的皇帝耳中罢了。” 宽彻普化看着两个精神焕发的儿子,嘴上虽然不说,但心却想着儿子们倒是学会替自己分忧了,颇感欣慰,于是答道:“你们说的都不错,这些汉人嚣张的气焰必须尽快扑灭,更不能因为此事再让地方和朝廷的官员借机诽谤我们。吩咐下去,集结人马,准备镇压反贼。” “是,父王。”两兄弟领命而去,想在此战中立些功劳,方便日后加官进爵。 蕲州已经起义,一路饮酒作乐的达识帖睦迩终于到了浙东。 朝廷钦差到来,地方上的官员尽皆聚在一处迎接,达识帖睦迩背着手扫视了一圈,脸上却浮现出一抹冷意,沉声询问身边的官员道:“泰不华呢?” “泰不华大人他……” 一旁的官员心里知道泰不华是赌气故意不来,又不敢向达识帖睦迩如实回答,楞在原地半晌也没有想出个理由回话。 达识帖睦迩对泰不华早有耳闻,知道他不喜逢迎上级,可自己此行前来是帮助他平定祸乱,他倒装起了清高,让自己颜面扫地。 “好你个泰不华!”达识帖睦迩袖袍一甩,气愤而去,留在不知所措的一众官员。 台州军营。 泰不华的亲随知道自己大人的脾气,劝道:“大人,那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