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 生变故山庄囚圣女 (第2/2页)
如此了。” 半晌,二人到达庄门请人通禀,不多时彭莹玉等人便出来迎接。 倪文俊见刘玥儿和道衍如此年轻,嗤笑道:“这明教莫不是没人了,怎么派了两个娃娃前来。” 知道这是对方故意试探,刘玥儿冷笑一声,“以貌取人,看来这南方的白莲教也不过如此,我们走。”说罢带着道衍佯装要走。 彭莹玉使了个眼色,徐寿辉拦住二人,施了一礼,“这位便是明教圣女吧?我兄弟是个粗人,口无遮拦,还请见谅。” 刘玥儿眼睛一瞥,“你是?” “在下罗田人士徐寿辉。” 刘玥儿听他说完,走到彭莹玉面前,恭敬道:“晚辈见过彭祖师。” 彭莹玉面露微笑,回礼问道:“韩教主可一切安好?” “教中事务庞杂,许多要事还需教主亲自决断,无法脱身,所以此次特命我代他前来拜访彭祖师。” “好好好,进来慢慢说。” 见彭莹玉面和蔼睿智,徐寿辉彬彬有礼,道衍稍感安心,跟着众人进了山庄。 多云山庄在徐寿辉和倪文俊的苦心经营之下,人丁兴旺,风景秀美,刘玥儿见了不禁感叹,“难怪彭祖师久不出世,原来是隐居在这世外桃源之中。” “我也是受人之邀才来到此地。”彭莹玉微笑着解释。 刘玥儿回过神来发现并肩行走的已不是彭莹玉,他不知何时已经悄然间让了半个身位,将徐寿辉让在前方。 刘玥儿心中暗惊,父亲与杜遵道信中从未提及这人,此刻看来,这一群人竟是尊其为首!看来这里的情况不像信中说的那么简单。 待进屋落座,果然是徐寿辉坐了首位,彭莹玉为刘玥儿依次介绍了众人。 道衍也是满腹疑惑,杜遵道的来信他看过,信中着重讲述了这个被称为“彭祖师”的白莲教首及过往事迹,从未提及徐寿辉和倪文俊。 “圣女这次前来,可是为了筹谋大事?”徐寿辉粲然一笑,温和问道。 刘玥儿没想到对方开门见山,犹豫间看了彭莹玉一眼,后者解释道:“我已年迈昏聩,精力已经不够用了,教中大事现都由寿辉主导。” “彭祖说笑的,圣女不要当真,教中要事都靠他老人家运筹帷幄,我只不过代其奔走效力而已。”徐寿辉面色平静如水道。 刘玥儿心想,原来这彭祖师竟然已经甘愿辅佐了别人,南方的白莲教已经一切以徐寿辉马首是瞻,看来事情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此刻也只能尽力施为。 “此次前来的确是为了谋划大计,请问徐教主有何良策?” “你到此之前,我等与彭祖师已商酌多日,事到如今无非是厉兵秣马,待时机成熟,反了便是。”徐寿辉言简意赅仿若成竹在胸。 “甚是,我们不谋而同”但刘玥儿仍然试探问道,“如果南北教合一,如此一来兵合一处岂不是抗元力量又壮大了几分。” 徐寿辉听到此处哈哈笑道:“你们既然有如此想法,那我也开诚布公,直言不讳了。敢问圣女,南北教如何合一,是由韩教主统领,还是由我们管辖?” 刘玥儿闻言一怔,没想到这徐寿辉如此直接。 徐寿辉接着道:“当下虽然时局动荡,但元贼仍然不可小觑。依我看,南北合并倒不如各自雄踞两地,待时机一到同时举事,这样元兵四顾不暇,你我南北呼应岂不更好?” 徐寿辉言之凿凿,说的滴水不漏,虽然刘玥儿久历江湖,可毕竟资历尚浅,哪里是徐寿辉的对手,一时无言以对。 玥儿思忖片刻,仍觉得有负父亲和韩伯父的重托,又不甘心地劝道:“韩教主在北方经营多年,人心所向,一呼百应,其父子二人皆为当世将帅之才,如若你们归于我北方,到那时兵多将广,举南北之力,倾所有雄兵才能与元军一决雌雄,否则难免被各个击破。” 出于意料的是徐寿辉并没有马上辩驳,反倒是沉默起来。 彭莹玉接话道:“圣女,蒙古铁骑曾经俾睨天下,纵横四海,驱除他们绝无可能一蹴而就,兴复汉室也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谓欲速则不达,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在旁的倪文俊狡黠一笑,“早就听闻明教圣女大名,号称‘明王的使者’。南北合一之事暂且不论,我倒觉得若是圣女留在我们白莲教,才是好事一桩。所以既然远道赶来,便在此安心住下吧。” 道衍二人闻言皆是一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