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105【够,够,不冷】 (第2/2页)
一副怎样的面貌,上次在客车上坐在蛇皮袋的老爷爷,那副皮肤黑黝黝皱巴巴、牙齿褐黄残缺不齐的枯朽形象,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农村里的老人往往是没有安享晚年这一说的,六七十的,甚至八十多的,仍然拖着一具佝偻身躯在田里cao劳,吃吃点剩菜,睡睡个把小时。如果哪天睡了很久都没起床,那多半就是死了。 这次是徐莹莹爷爷,下次轮到谁? 叶彩坐立不安,想给家里打个电话,可家里还没装电话,她只好去找小杨老师。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也许只是求个心安。 小杨老师带着她在校门口小商店打了个电话,十里湾桥头商店田叔叔接的,那边说等会儿,便去叫人了。 拿着话筒,小杨老师揉了揉叶彩的脑瓜子,目光柔和,叶彩紧紧攥着小杨老师的衣角。 电话那边传来苍老声音:“喂,嘉瑜啊?” 小杨老师应道:“哎,爸,是我。” 电话那头说:“怎么?有什么事啊?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小杨老师说:“不是,没什么困难,就是您孙女想跟您说说话。” 叶彩接过了话筒,嚅嗫的说:“爷……” “是彩啊?彩,哎呀,还知道跟爷爷打电话啦……” 那边一阵剧烈咳嗽。 小杨老师和叶彩都不知所措。 “哎呀我这……爷爷老了,爷爷老了。你在……干什么呀?没搞感冒吧?多穿点,前天下好大雨,这两天冷哪,啊,多穿点衣服,晚上睡觉把被子盖好,你那边被子够不够啊?不够我给你们拿两套过来。” 叶彩说:“够,够,不冷。” 电话那头絮絮叨叨的说,叶彩这边低眉顺眼的听。 末了,电话那头说:“没什么事我这边就挂啦……” 叶彩忙说:“有,有事!” ——“什么事啊?你讲嘛。” 叶彩说:“我……我编……我跳……嗯,我……我们,我们国庆节,有晚会,我……爷过来看吗?” ——“什么?” 叶彩说:“国庆节那天有晚会,我要上台表演的!” ——“噢……这好啊,这好。” “你来不来啊?” ——“诶……来,这怎么不来啊,来来来,到时候田里没什么事,我就过来看。” 叶彩捧着话筒,深呼吸,嘴角勾起一抹卑微而怯懦的满足微笑。 路上,小杨老师给她买了袋果丹皮作为奖励,问她怎么想起给爷爷打电话了,她没回答。 她攥紧小杨老师的衣角,期望小杨老师走得再慢些。 她还没习惯一米三个头的步伐。 …… …… 9月16日中午,旌州《侠客》杂志社收到了新一批稿件,经分拣后,一份来自洛水的稿件递交到内容编辑部“新武侠”小组。 小组共三名组员,审阅这份稿件的是刚进编辑部不久的周文斌。 审完一名老作者回寄的退修稿之后,周文斌取来搁在办公桌边架上的新稿件,进行第一步审阅,也就是初审。 编辑部事务堆积成山,由于是题材容纳性较广的“新武侠”,小组历来收到的低质量稿件远比其他小组多得多。今天的十多份稿件,只有一份文笔过硬、讲述身怀神功的小警察职业生涯的稿子过了初审,其他的不是跑题就是写的实在太臭,周文斌打算尽快审完这份稿件。 稿件比较厚,加上投稿声明等附页,足足有十多页。 稿件的题目叫《诛仙》。 这格局玩得有点弘大啊,周文斌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 一千字左右的楔子,行文风格中规中矩,故事内容就有点不伦不类了,看得周文斌直皱眉头,一种奇特的吸引力,让他没将稿件丢进垃圾篓。 开篇很有意思。 既没有讲什么官宦落难,也没说什么门派世仇,而是呈现给读者一个海难的大场面,在这场海难中,没有出现周文斌预想中的权贵大船,也没有趁乱袭击的水贼,反倒是出现了一头……应该是鲸鱼的怪物。 这是搞什么?这样子写,后面的情节怎么展开?世外高手的捕鱼生活? 怀着种种困惑,周文斌看到了颠覆他阅读视野的一幕幕。 鲸鱼驱赶着渔民,一帮脚踏法宝的神秘人士前来解难,不敌鲸鱼,转瞬间,又来了个高手,从乌云上召唤出一把金光大剑,击退了鲸鱼。 这…… 看着这段关于“金光大剑”外形、破坏力等方面的描写,周文斌坐立不安。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