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天葬_第二百七十六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1/1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咦,不对!”半空中,一道紫色流光停了下来,悬空而停,上面有一道身穿青衫,模样清癯的年轻男子立于其上,他眉头紧皱,眉宇间隐隐有一股阴郁之气流转。

    宋朝从乾坤袋中,取出一块古旧铜牌,左手打出一股淡黄色的气流,缓缓流转悬浮于铜牌之上,久久不息,这让他双目微眯起来,转头望向天际,喃喃自语起来:“青桐子与云川的气息消失了!”

    宋朝看向手中的铜牌,拇指轻轻摩挲,心中神思万千,他借助这悬空铜印,凭借铜印间本源的气息,就算那二人动用禁器匿于虚空,他也不可能完全感受他们的气息!

    可现在那二人的气息却完全消失了,就连本源相通的悬空铜印,他也感受不到。

    “难道有人能在青桐子与云川二人,传出求援前,就把他们二人斩杀,不可能,那几位中并没有人来此地,至于入暗渊的其他人,不可能有人在两位半步凝气十二层修士,无法传出任何信息前,就把他们斩杀,以知凝气十二层的修士不过寥寥数人,除非是这暗中还有几位半步凝气十三层的修士。”宋朝面色逐渐凝重起来,他心神一动感受着自己宝器的气息,面色逐渐阴沉起来,那人距他越来越远,怕是再过些许时间,当其距离雷鼓足够远时,就算那人依旧没有办法遮掩那雷鼓的气息,他也无法再感受到。

    到那时,那人炼化雷鼓,又控制雷鼓,再次相见,便有可能是就真是自己杀自己了。

    宋朝面色苦涩,追,还是不追,他还在权衡利弊,青桐子与云川的气息全无,极有可能被人斩杀,若是他这般明目张胆的追去,很有可能会被人半途狙杀。

    良久之后,最终宋朝思虑再三,还是打消了继续追下去的想法。

    夺他宝器之人心思缜密,出手步步为营,二人斗法时,自身的出手进退,皆在那人的算计之中,就算现在,他也不清楚,这时追去,是否还在那人的算计中,这一路上,又不知下了多少套子。

    更况且这石像林暗中,还有可能存在未知的危险,他要是现在追去,可能,有性命之忧。

    宋朝的脸上布上一层阴霾,他驭起脚下的飞行宝器,全力向着三人分离的地方快速飞去。

    数个时辰过后,在数个类似佛门拈花石像地周围,有一道人影出现在周围,正是宋朝,他面无表情,左手持着悬空铜印,右手指尖弥漫出两缕滢辉,在铜印的三寸左右,勾画出数个隐晦的符文。

    待那符文纹络印刻在铜印表面,宋朝鼻尖上泌出汗水,指掌更是微微轻颤,古旧的铜牌上面,弥漫起一股浓郁的佛光。

    那些佛光并未散开,而是聚拢起来,凝成一座倒山之状,悬浮在铜印的上方,“山顶”有着佛光煌煌,刺目异常,让人不可直视,其佛光之中,还有诵经之声传出。

    宋朝面色虔诚,对着铜印手捏异印,口中默念有词,叩拜下来,直到上飞出一道流光,他的面色才轻松起来,但依旧虔诚,显然他之修行事,自身并无太大的把握。

    流光飞出,铜印上面的倒山体消散,宋朝起身,收回铜印,御起飞行宝器,朝着流光飞去的方向追去,很快便消失不见。

    宋朝远去,他适才身处之地,虚空荡起一片水纹涟漪,有人传出诧异之声:“倒悬山,悬空寺并非为传言,原来真是存在!”

    同时有人一步踏出,走出虚空,看向那人消失的方向,想起秦笙,虽说那人的小心思,行事有些让人不喜,太过卑略,可说不得有时还能用上。

    “不过,青山宗倒还有一人于秦笙,仅于那五、六人之后,你说你敢叫那秦笙吗,化名也不找一好点的!”

    ……

    手捏莲花异印的石像面前,宋朝凌空而立。

    看向周围的惨烈模样,宋朝面色发白,他心中强忍恐惧,镇定下来,恢复正常,这周围并没有太大的战斗痕迹,只有几处几乎于无的同门二人施法残存下的灵气波动。

    这说明什么,这是很恐怖的事情,宋朝不敢多想,收起那二人的残尸,他正欲离去时,却发现那流光以然消散。

    他没有如临大敌,只有面如死灰。

    入暗渊的修士中,凝气十二层的修士,仅是被人知晓的都有七人。

    可能够真无敌的却只有三人,紫霄阁中一尘子,青山之外陈庆之,凝血盛白梅。

    三人中一尘子名声在外,早就被看做他们这一代中的第一人,真正的天下第一,而青山宗的陈庆之,最诡,本是一普通苦力管事,却不知如何入宗门,斩下第十二序列头衔,从战无败绩,就连同门的序列都被他斩杀一人,是为数不多以凝气修为,斩杀筑基修士之人。

    至于白梅,让人知道的,就只有她虽是以女子之辈,修为却不弱于同辈任何人。

    而且还有人相传她不属于当代的修士,是自斩一刀,不入筑基的修士,等待着完美筑基。

    若是此言为真的话,那无疑三人中最强之人便是白梅,当然此人既然可能不属于当代,那就说明,入暗渊的修行者定还有其他人如此。

    甚至就连,凝气十三层的修士都可能存在。

    能够轻易,斩杀两位修出佛门大神通,半步凝气十二层的修士,无论是属于哪一种人,都绝非他能相抗衡。

    若是他还拥有雷鼓,或许会拼命一搏,寻找生路,但现在识时务者为俊杰,才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说等待暗中之人现身,在寻找一个好的保命之机,而不是一开始就让暗中之人,狮子搏兔,动用全力。

    当然即便这般行事,活下来的可能性,依旧微乎其微,可想要或者总要试一试。

    寂寥无声。

    过去好一会儿,宋朝干脆收起飞行宝器,盘坐在石像面色,口中念起经文来。

    王道生算着时间差不多,才现身,出现在那人的身后,他想着要怎样,才能劝服,让眼前这人开口说出悬空寺与倒悬山。

    毕竟那二人识得他,说不得,眼前这人也会认得。

    他也在想着,眼前这人怎样的回答,才能让自己满意,不出手打死他,说出悬空寺与倒悬山,不过如此这般,自己也应该会打死他、闭口不言,舍生求死,自己心中不舒,这人还是会死,还是……

    那人转过身来,他故作镇定,开口道:“我向着怎样才能让,道友饶我一名,可我想来想去,却怎也想不到借口,可我又不想死……”

    “若是不想死,或许你应该说出悬空寺与倒悬山!”

    “我如果转身前,选择剜瞎自己的双眼,或许会说!”宋朝道。

    “那我应该说,聪明人!”

    “应该算是!”宋朝想了想,郑重的说道。

    王道生笑了笑,正要说些什么,只见眼前之人,从乾坤袋中取出一件金黄色的石锤,神色恭敬,至此他笑意更浓。

    宋朝见眼前之人没有收下,他又从乾坤袋中取出一张刻有雷纹的卷轴,更加恭敬道:“这是在下修习雷法,记下的心得!”

    那人哈哈一笑,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顺势收起卷轴和石锤,道:“上道!”

    宋朝心中大震,他入悬空寺前,曾是一名散修,所以有些黑话,他还是能够听懂的,当其抬头之时,那人已经离去,随后他拍了拍腰间的乾坤袋,神色寂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