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家_第四十七章 宴毕(大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宴毕(大修) (第2/2页)


    陈汤谦逊一笑,答道:“岂不闻兵不厌诈。”

    黄晨益突然昂首大笑。“如若我死,不但能拉上赵相相陪,还能为荆国带回一件国器,划算,划算!”言语之间,已有死志。

    卫平闻言面色大变,但陈汤脸上依旧平静无波,他淡笑答道:“荆国有律,非战之时,若一军主帅身亡,亲卫短兵全员处死,为主将殉葬。”卫平闻言瞧看左右,果然一众刀斧手踟躇不已,不敢上前。

    陈汤又道:“更何况,我赵国大军就在营外,有卫都将军坐镇军中。倘若我等一死,荆军群龙无首、乱成一团,而我赵军复仇心切、上下一心,令尹大人,你且说说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黄晨益死死盯住陈汤。“你想要怎样?”

    陈汤一笑,对黄晨益说道:“令尹何不让勇士退下,再做商议。”

    黄晨益一脸寒霜,他挥挥手示意一众士卒都退下。见所有甲士都退出帐篷后,陈汤点头示意,卫平这才把手缓缓放下,但依旧按剑立在黄晨益身后。

    黄晨益看都不曾看卫平一眼,就这么死死盯住陈汤,他冷哼一声:“现在赵相可满意了?”

    陈汤歉声说道:“令尹可是怪我以死相逼?汤也是为我赵、荆、郑三国邦交,情急之下方才如此。况且,就算我赵军为令尹让出道路,令尹此行北上,也怕是无所收获。”

    黄晨益闻言嗤之以鼻,说道:“郑国国君暴毙,国内空虚,列国来攻,谁先入郑谁得利,怎会毫无所获?”黄晨益堂而皇之说出这番话,竟是连借口都懒得再扯了。

    陈汤一指北面说道:“那长HB岸的数万大军,便是郑军。”

    “赵相此言当真?”

    “汤此番前去祭拜,郑国新君胡已经即位,闻汤欲归赵,便派此军护送。”

    黄晨益面上无有表情,心里却权衡起来。此番本就是闻得郑国内乱才前来趁火打劫,但现在看来,郑国似已经拥立新君,做好万全准备,派出郑军前来迎战。如若只有郑军,那便一战,可边上还有赵军虎视眈眈,赵相也不肯妥协,这就难办了。

    这时,黄晨益突然想起刚才赵相言及新君名为胡,顿时茅塞顿开,终于知道赵国为何如此了。他横了吴相范明一眼,想起吴国也有一位郑国公子名申,心里不由冷笑:看来吴国隐瞒了不少东西,只是有些奇怪,为何身在吴国的间者没有传书汇报此事?

    想毕,他摆上一副绚灿的笑容,恭贺陈汤道:“那便要恭喜赵相,以后郑国便为赵国附庸了,只是今日赵国救了郑国,希望日后不要反受其害才好!”

    陈汤一笑:“郑国与我赵、荆两国甚是和睦,令尹何出此言?依汤看来,我赵、荆之大患不在东面,而在西面。”

    “西面?”黄晨益冷笑一声。“那可不是我荆国之患,而是你赵国之敌。”

    “绝非如此。”陈汤瑶瑶头缓缓说道:“诚然,汉国屡次东出镇川关犯我西境,是我赵国之敌。可荆王的心腹大患也在这汉国!”

    见黄晨益不以为然,陈汤说道:“令尹大人可还记得当年的项氏之变?”

    项氏之变是荆国的一个禁忌,荆人闻之色变,在荆地,任何人都不能提及,如今突然被陈汤一口道出,黄晨益不由微眯起眼:“陈年旧事,赵相莫要再说。”

    陈汤疾声说道:“可汤听闻,项氏遗孤此刻就在汉国。”

    黄晨益也拔高音量。“区区一人,我荆国有何惧哉!”

    “如若此人在汉国出任要职,被拜为中军将呢?”汉国是一个武人主政的国家,推行军政合一,非军功不能拜卿。中军将一职,出将便是三军最高统帅,入朝又是百官之首,所谓将相合一,便是如此,权力极大。

    “什么?!”仇敌在邻国出任要职,黄晨益闻此言,如何不惊?“果真如此?!”

    陈汤点头:“就在上月,项兴已被汉君拜为中军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